|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26 09: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课题(二)
在装配车间里,“两句半”和阿豪师徒俩也够紧张的,每敲几下就要仔细地看一遍。到下工时,眼也糊了,腰也酸了,人累得不行。累,对他们师徒来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等到一检査弧度时,两人就傻了眼,呆呆地对看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杨师傅心都愁枯了,手也发抖,好像自已刚在做学徒一样,拿首榔头不知怎么敲才好。愁虽愁,脸上却不露一点声色,只是比平常话更少了“两句半”现在是一句话也不想说了。
阿豪却闷不住,他在所有的故事里和报纸上都没听说过,不动脑筋的死啃可以解决课题。两次没做准,他便开了腔: “依我看,得想个新法子。这样敲下去,敲到三十晚还吃不下年夜饭哩! ”
“喏喏,你说过不瞎想新花样。怎么三天没到晚,就不耐烦啦!性急吃不上热豆腐,这课题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这不是瞎想,光靠榔头总不行,我看得改进点工具……”
“改工具!要么把榔头改成锤子。好啦,听师傅的话总不会跑瞎路。我们敲白铁的,从来不使唤机器,没啥好改的!”
阿豪心里不服,嘴却硬不起来,因为他自己也是虚的,不知道应该把工具改成个什么样子。好在他有股牛脾气,不管师傅高兴还是光火,老是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不停地在师傅耳边说着,像老和尚念经,“两句半”也不接他话,闷头挥舞手里的榔头,准备再来一次。
但“两句半”被阿豪说着说着,还是有些动摇了。吃饭的时候,饭厅里到处在谈论着课题,只觉得东也在试验,西也在尝试,就没听见谁打算靠牛劲儿穷磨。老杨师傅自己也开始怀疑起来:“要么阿豪那小子说对啦,新玩意大概得有新法门。”想虽这样想,“两句半”心里却老大不情愿。自己这一套手艺,吃尽苦辣学来的。几十年来,就靠这套手艺东荡西闯,被本家族长骂过,和朝奉吵过。虽然常常卷铺盖,可是到处总能混口饭吃。有些铜锡铺的朝奉,也不得不对自己开只眼闭只眼。这是为什么?还不是看上自己这点手艺。投髡以后,虽然临高天天在发展,新式样越来越多,工厂里规矩也越来越严:可自己怀着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事事也都凑合得过去,什么也没落在别人后面。自己的名声,全厂也算是叫得响的。这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凭了自己这点手艺。可是,凭这点手艺却偏偏解决不了弧度问题。他有心要把自己的方法坚持到底,又怕万一出了漏子交不出课题。要想听从阿豪的话改个工具,又怕把力气白花在水里。他一脚踏着两个船头,一时拿不定主意。
阿豪不管师傅怎样,牛虻似的死缠着:“要是我说的不对,你也好找技术员谈谈,人家有事总找周首长,可你只相信小榔头……”
老杨师傅火了,觉得徒弟有些不知趣:“你只晓得找首长,空着两只手老跑首长那里像什么样子。”
“还得买两个包包? ”阿豪虽被熊了,还是笑嘻嘻的,弄得老杨师傅有火也发不出来。
“工厂就是首长,首长就是工厂,厂里叫你们解决课题,你好意思再去麻烦首长? ”
“讨点启发嘛,又不要别的。”
老杨师傅嘴上不承认,心里倒相信了徒弟的话。决意先去找工会主席谈谈。一来因为工会大主席也是“厂级领导”,常在首长面前走动,想从他那里打听打听首长怎么个说法;二来因为工会主席和自己是老交情,以前都在广府就认识, 虽然这几年工会主席进步得很快,脱产当了干部,但在“两句半”看来,这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谁的底细谁都清楚,自己就是一个敲白铁的和茶楼说书的谈起话来用不着绕弯。
周大波和老杨师傅差不多岁数,可看样子却比 “两句半”年轻得多,人也活络,不像老杨师傅那样一头闷进件事情就拔不出来。他看见老杨师傅来找,很高兴,老远便喊起来:“嗨,怎么样?课题弄好啦? ”
“别谈了,总是你出的好主意!”
“怎么,有困难? ”
“困难,简直要我的老命! ”
“怎么搞的,我的老师傅? ”
“怎么搞,还不是和以前一样。我算得当心啦!可总是敲不准。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你说这又有啥办法?”
“老衣服还要换季,你的老办法就不能改改吗?比如说,改个工具什么的?”
“这么说,你也跟阿豪穿一条裤子。”老杨师傅向工会主席靠近些,轻轻地说,“我们老弟兄,说错了也不怕谁见笑 阿豪一天到晚嚷着改工具。可这事谁做过?我没做过,我从前的师傅也没做过,我师傅的师傅也没做过!创造发明,那些都是周首长那样的神人才行的!至少也要是机工车间的那帮人,他们吃的机器饭,好弄。我一个敲白铁的也想不安分,万一弄不成,岂不是驼背跌跟头两头不着地吗? ”
工会主席笑着说:“老兄弟,你太把稳啦。”
“做事总归稳当点好。”
“稳得不敢动一步,也就坏啦!要是我们的首长当初也这样想:不改天换地建设澳宋,就这样守着几百年前赵宋的老做法,哪里来今天的局面,哪里来今天的你我呀?”
“哦哦……道理是……可……可那是首长们啊,天上的500罗汉下凡呀!”
“那咱们不说首长,就说要是顾大嫂!”工会主席缩起了头,压低了声音,学着女人扭捏的样子说:“不行呀,一直是这样做的,老师傅是这样做的,六年来都是这样做的。你看,道理还不是一样。”
老杨师傅一听,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是呀,自己还比不上顾大嫂这样的老娘们吗?心里被说服了几分。
“你这个机灵鬼,当了几年官,倒练出一张嘴,不过,道理当不了饭。就依你改个工具。可这个工具怎么改法? ”
“这就得问你啦,哦,你等等……”工会主席捧住头,“我以前跟着首长学修过自行车,自行车上的好些带弧度的铁皮,我瞧见过,都是用一种机器,原本就有凹凸形状,把铁皮放进去机器压成的,按这个法子,你试试?”
老杨师傅听了,一触动,心里透亮了一点,觉得事情有了个眉目,高兴地说:“嗳,这才像话,我这人就欢喜实际。”说着,招呼也与大主席不打一声,就笑嘻嘻地转出了门。
工会主席追出来:“帮你出了主意,怎么也不谢一声。当心噢,到时交不出课题,我可不卖交情,大会上照样点你的名。”
“两句半”哈哈地笑着:“你点,你点吧……”
“阿嚏……”顾大嫂打了个喷嚏,把自己打醒了!锻工车间角落里有一间小办公室,有工人做累了,便到小间里那里去喝口水,坐坐歇一歇,甚至打个小瞌睡。
顾大嫂感觉今天特别乏,这才坐下,竟然就睡着了。这岁数大了,精力果然不比从前了。还是年轻的时候精神好,再怎么白班连中班,再做个夜班,就象眼睛一眨,没有觉察,第二天只要睡个上午,下午便和小姐妹们相约去看“影子戏”了(电影)。
现在就顶了别人一个夜班,就不停地揉胳膊,打哈欠。
顾大嫂本不用翻班的。但是课题抢下来,小组里都在讨论怎么改进,怎么实验。顾大嫂不开会,到了这种时候她拎起小包就要走,有那种不识相的还喊呐:“哎哎,顾大嫂,你怎么不做课题的讨论开会? "
顾大嫂把头一扭:“你傻啦,我一字不识做什么课题,开什么会?你开你们的,回头我帮你们顶个夜班,好让你们多点时间做课题呗!”
“说的也是,对对,你回去,你回去吧。”
那“不识字”三个字简直成了顾大嫂的“免死金牌”。
“我看顾大嫂作为组长作为操作能手,班组里的中级工,于情于理还是要参加讨论的嘛!”说这话的正是青年委员。顾大嫂现在觉得这个人真是阴魂不散,惹人厌了。
顾大嫂所在的锻工甲组的工人,进厂前基本都是不识字的农民或难民,即便在厂里工人职校扫盲了几年,文化水平也普遍不高。这次抢了“快速锻”的课题,抢的时候气壮山河,回来却都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宋一丁自高奋勇来参加锻工组课题,说是来帮着大家写写记记,其实还想着这是展现“知识就是力量”的机会,让大家见到知识的重要和作用,感化工人们,特别是他重点培养对象“顾大嫂”,引导她来职工学校上课。
“喂,宋老师你现在还想替我补习?”
“嗬!如果我晓得你在这里打瞌睡,我是决不会放你过门的!”宋一丁笑眯眯的说。
顾大嫂也哈哈地笑了:“我现在年纪大了,这个脑子不好用了,宋老师还是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你可以多教教我那个新来的徒弟叫家什么的?”
“叫家荣,林家荣。”旁边有人提醒。
“对了,林家荣,那小子我看挺机灵,将来没准能当个技术员什么的!至于我么,还是安分守已做做工吧,做得动便多做点,做不动便歇歇。我那两个儿子也不肯读书,老头儿还气呢,气什么呀,叫他们在家烧饭带妹妹,过几年有力气了,能抡的动榔头了,就招工进厂来做工,早点挣钱养活自己!”
一旁的几个工人也都赞成:“可不是,就算小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吧,那工资也多不到哪里!有这四年家里贴钱养着去芳草地读书,倒不如就早点进工厂赚钱更实惠!”
“就是,尤其是男仔,早点工作还能早点存老婆本。巧姐她家儿子就是没招工进厂,送去读芳草地,想搏个更好的出身,现在毕业了想娶房媳妇,才发现四年书读完彩礼钱不够!你们是不知道,现在临高彩礼的行情,真是贵的离谱哟!”
“巧姐也是鬼迷了心窍!祖上三代泥腿子地里刨食的,就没读书的命,想要当秀才,那是地主家才能供的起的。”
“听巧姐说,他儿子不娶媳妇了。被选派到广东当北上干部了。现在巧姐一家就指望首长分配了工作,再给他儿子分配个老婆了!”
“哈哈……首长真能包分配老婆吗?”
“能啊,首长自己不就分的女……”
“嘘……不说了……不说了。”
“对,对,我不识字,瞎说的,瞎说的!”
顾大嫂斜睨了一眼宋一丁,“喂,识字的,时间不早了,赶紧开课题会吧。唉,识字好是好,就是惹祸的根苗!”
对于“快速锻”,锻工组也不知应该怎么革新。想要这帮才摆脱文盲的工人能有理论创新,实在勉为其难了,又没有首长的“指点”,课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宋一丁就提议大家从实际工作中想想,有什么可以加快锻件打造的方法。
有人就想起了锻法兰件。原来按照厂里的标准工序,一个法兰圈三火才能锻成工件,现在实际干活有经验的工人一火就能锻成
“那是偷懒!”有人立即反对。
“别这么说,锻出来的法兰盘用到现在,也没见有什么问题。说明就是可以这么节省步骤么。”
也不知是何人首创,从何时开始,锻工们锻法兰时不完全按照标准工序了,这种锻造方法其实就是将原来工序里冲头在坯料上冲孔,然后经过热处理,继续将坯料带冲头在模子里焖成型这两步,节省成配料在模子上半挤压半翻边,然后直接上冲头连冲孔带焖成型一火就锻成型。
宋一丁觉得既然这种改进生产的法兰盘经得起实际检验,应该也是可以的。为了课题更正规像样子,宋一丁发挥了他的文采,为这种“快速锻”想了一个名字“翻边挤压一火锻成法”。
众人一听这名字,都说好!一听就有首长说话那种范!光听名字就觉得踏实!靠谱!黑科技!
“顾大嫂,你看,多识字,多学些文化,对做课题还是很有帮助的吧?”
“嘿嘿,还是算了,我做这一火锻的活,不用读四年芳草地。而你那些首长范的话,我这人笨,读四年芳草地估计也学不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