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7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到的约瑟 于 2021-10-27 11:08 编辑
百年代差
“那么不用机械总厂那些金手指的现代机器,仅我们现在厂里的设备能生产穿越带来的锅驼机吗?我们厂里的生产设备都是复刻货没有现代货。嗯……或者让机械厂少量复刻一些专用设备,比如你生产康沃尔蒸汽机的立式镗床,我们能复刻吗?那些穿越带来的锅驼机也只不过是50年代的技术水平。”
“50年代的技术水平就是低水平的代名词吗?”这让周比利又感到了不愉快,因为他的噩梦——“石动厂”用“只不过50年代的技术水平”不知蛊惑了多少元老!“我们现在是1850年代技术水平,和1950年前后相差100年,先搞清楚差别在哪里,再评估这样的技术差别临高是否能复刻。而且最后,我们的蒸汽机造出来是希望批量生产推广应用的,技术上能生产了,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和使用的经济性。
元老院选择蒸汽机“山寨”之前,以上三点不能忽视。
那两台锅驼机是土共50年代进口的洋小姐,对咱元老院这种1850年代技术水平的穷小子来说,又难又贵,他们俩我看难搞CP。”
“也许没你想的困难这么大吧?1950年代是战后恢复期,中国引进的捷克和苏联锅驼机,都是二战之前,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技术。我们知道,从19世纪末起,往复式蒸汽机就已经没落,此后兴起的是蒸汽轮机,因此30年代的技术,未必比19世纪末,甚至19世纪中期变化和进步很大。这台蒸汽机上所使用的技术,因此元老院所需要克服的,只是不到半个世纪,甚至可能只有20年左右的技术差距。”
“好啊,那我们就来掰扯掰扯1850年-1950年,这100年的科技发展在体现在哪里?我们元老院能hold住这百年的科技进步复刻出吗?
或者不能完全复刻所有技术,但元老最喜欢瓜代菜,搞克难版方案了。这也很好啊!咱们在临高爬科技树,欢瓜代菜,搞克难版其实是很有趣很吸引人的地方。但具体克难哪里,瓜代菜之后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你要用我们临高机械总厂自产的设备批量生产穿越带来的锅驼机对吗?这些锅驼机不过是1950年代的技术要求是吗?那咱们就看看这些锅驼机,这玩意:15个大气压,0.75公斤每小时马力的煤耗,吊打1849年出现的Corliss啊!
可是,成元老,你这么玩,可不讲武德啊!
他的额定工作气压为什么是15个大气压?蒸汽机工作压力高,能效高,这在理论界早就是公论了,那么为啥这些洋妞的CUP设计成20个大气压不更好吗?30个大气压不更棒?
实际上蒸汽机工作气压存在两个性能分割点:8个大气压和15个大气压*,前者是使用高标号铸铁的蒸汽机汽缸的设计上限,后者是使用普通钢材的蒸汽机汽缸的设计上限。突破上限的设计为了保障强度就要增加厚度,导致重量的增加,经济性就下降。
所以原时空,人家的设计是在保障经济性的前提下冲着材料的极限去的,目的是尽可能吃干榨尽便宜的碳钢材料的使用潜力。单这一点,我们的高压汽缸、阀门就都要从工艺相对容易的铸铁,变成高难度的铸钢了。
可能你会说,咱元老院跳一跳,这也不是做不到啊?
行啊,也许元老院能用钢铸造形制复杂的阀门,无非贵些。仅仅这样,我也不说你不讲武德了
但问题能这么简单吗?人家冲着极限设计的——0.75公斤每小时马力的煤耗,什么情况下获得的如此优异的经济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涨机也不过如此!而你的锅驼机才TMD只有2个缸,竟然跑出3个缸的成绩!你开了挂,还是另有黑科技?!
还真是黑科技!从1850年到1950年,整整100年啊,科技一日千里,更何况100年?我们带来的锅驼机工作蒸汽是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过热蒸汽!
重要的事说三遍!
那么,过热蒸汽,咱元老院准备好了吗?能点开了吗?
15个大气压过热蒸汽焓值在360°C最佳,而我们带来的锅驼机额定工作温度正好是330-380°C!看!又是极限设计的例子。
那么360°C这个工作温度对元老院意味着什么呢?
所有的锅炉铜管,换热器,阀门,凡是铜的或铸铁部件都别用了!
一般的碳钢超过300°C就也要考虑蠕变性了,看见了吧,人家旧时空的设计者是要将碳钢材料的性能榨取到极致!
锅炉换热器不能用铜材,只能用钢管,也就是说不呢用土著红铜工来干活了(参见本同人”参观车间(二)“),你仔细品一品,回头核算一下,这下锅炉成本要飞起来了!
也许,你会说用钢管就用钢管,钢还比铜便宜,成本怎么就飞起来了?铜能让红铜工涨接,你钢管能吗?不能涨接,你怎么接管子?原时空的锅驼机都是焊接,1950年代电焊接个钢管,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可咱元老院搞批量生产,大量的电焊接钢管,绝对是要了老命了!成本怎么不飞起来了?
那么不焊接可以吗?用螺纹扣和法兰是一种瓜带菜的克难版,但管子和原来配套锅炉的几何尺寸就会大许多,具体大多少,我没干过也没去算,我也不肖去算!肯定原来的炉壳和架子就装不下了,整个机器的尺寸要重新设计。更要命的是管子和锅炉尺寸比原设计变大,蒸发量不变,热量散失增大,就不能保证原来的能效……典型的临高瓜带菜的克难版,傻大黑粗,功效却下降!!
看你的眼神还不服气是不是?觉得我是不是没计算,没数据就出结论,武断了是不是?好,例子就在你身边,那些“石动厂”的粉丝不是心心念念要造“石动厂”5马力、10马力的锅驼机吗?那些家伙就是电焊的,10马力的机器才1吨重。我们自产的墨子I型,都是一个铆钉一个铆钉铆接的,不消耗一度电,但是6马力就胖成4吨了。这就是100年的科技差距。我还要浪费时间用计算证明吗?
说到这里,可能你还会说,傻大黑粗,功效却下降,成本高,对元老院都不是问题!能用就好!先解决有没有!
好吧!当机器开动,达到360°C的工作温度,你会惊喜的发现:润滑油被顷刻烧干了!元老院辣鸡的润滑油目前都是植物动物油脂冒充的,根本不是这个温度下堪用的,巨额成本打造的傻大黑粗,你就忍心在没润滑的情况下,拼命做往复运动,干搓?你也不怕早泄?(特别是活塞杆和汽缸套往复摩擦的地方,会严重漏气!)
也许粗坯就喜欢干搓这个调调!
但360°C的水不除盐不加药不脱氧,那下次大姨妈来之前,主蒸汽管道管道就爆炸了呗!
澳宋重大科学技术专项——锅水处理有了重大技术突破?
不说了,太多问题了!
所有P系列农业锅驼机(“石动厂”产品的苏联原型产品),其实也是一回事,你真要硬复刻,也能瓜带菜。比如没焊接,整个锅炉除了SK系列管子要用法兰,尺寸放大,整个锅炉里外里也要都用铆接。好家伙800个铆钉!
P系列农业锅驼机元老院复刻的结果就是绝对无法保持原有的性能!那既然最后造出的产品和墨子I型性能差不离,我们复制“石动厂”产品的意义又何在呢?”
我可一句都没说啊!成默心中委屈道。
看着周比利连珠炮似的一口气发泄完,成默一愣一愣的。信息量有些大,他需要消化一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看来周元老是被“石动厂”的粉丝打榜,搞的快神经崩溃了!
八月刚到,活塞组向全车间提出了挑战计划:在年底,把第二年第一季度以前的生产任务全部完成!整个机工车间都震动起来,各个小组也都在设法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可能不落在活塞小组的后面。
从此,陆家宝见人又是有说有笑,完全恢复了往常的秉性。冼世荣发觉他曾有一段时间不怎么理会安小红,两人见面总是互相躲着,现在也一如过去,只是陆家宝比过去要更象个师傅些。
“这小子,吃了什么药啦,冷一阵热一阵!”冼世荣在肚子里琢磨来琢磨去总是琢磨不透。
有一天,这老头子又开始感到技痒,便走过去,在陆家宝的肩膀上一柏:“怎么样,比划比划!”
陆家宝不觉又拿出那种玩笑口吻来了:“我哪儿能跟师傅比?十个徒弟也顶不上一个师傅啊!”
“别扯闲篇!”冼世荣挽了挽袖口。“我今天一定要领教领教你那两下子!”
"好吧!”
陆家宝一面答应着,一面在两盘床子上各放三十个二代蒸汽机的新型活塞,两人同时动手干起来。
还不到下班时间,陆家宝的三十个活塞已经旋完了,就架着两只胳膊走到冼世荣跟前说:“师傅,我替你旋两个吧,大热天,怪累的!”
“躲远点!”冼世荣吼叫着,把陆家宝推开了,直气得脸红脖子粗,晕头转向,小胡子乱撅。
下班铃一响,冼世荣总算把活儿全部做出来了。但这老头子一回到家里,就腰酸背痛地躺在床上,咒骂自己活现眼,连晚饭也懒得往嘴里送。
他在床上翻了个身, 忽又想道;“陆家宝这小子,倒是吃了什么药啦?”不过想来想去还是想不通。
*8个大气压和15个大气压:除了文中从材料上的分析,还有一种说法是,单汽缸压降超过8个气压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冷凝和热量散失,造成经济性的急剧跌落。这是个19世纪的工程经验,作者并没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但从19世纪大量的多缸蒸汽机的实际设计来看,基本遵循着这条规则。很多三涨机,特别是早期型,工作气压依次是12、8、4个大气压,复涨机则按8,4或15,7分配工作气压,单涨机则基本没超过8个大气压的。然而20世纪初出现了单流蒸汽机,单缸压降突破了这个工程经验。但单流蒸汽机涌现的时代,钢制气缸的材料成本已经大大低于19世纪。
所以,作者综合考虑材料造成这种设计规则的影响因素更大,写入文中。此处的另一种解释,愿和有兴趣的元老共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