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ings1300

【原创】平越事记 25.2.28

  [复制链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2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4 21:29 编辑

买卖

布特大概不知道,他在辽东那一摊儿未来在大家眼里有多吃香。

虽然他自旅大地区登陆之后打了几场漂亮仗,但这几仗之后受限于兵力和补给,他的攻击势头已然是强弩之末。为了避免步明军萨尔浒之战孤军深入的后尘,布特不得已跟后金和关宁军对峙了起来,三方就这么在很长的时间里维持着脆弱的和平。

俗话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前线的枪炮声刚停下没多久,就有行脚的商人开始在三方之间做起了买卖:不管是大明的将军还是后金的章京,虽然都是瞪眼要杀人的魔头,但通常不会为难这些买卖人——或者说实际上他们对这些商人十分的客气,甚至还会沿路派兵护送。这不奇怪:不管是关宁军也好还是后金也罢,这些人手里有大把的银子却十分缺粮、布、茶、盐、烟、酒等等等等。截杀商旅虽然能发财,但这实属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能当上军头的哪个不是人精,这么简单的账自然算得清楚。

布特当然知道如果就这么放着不管似乎有资敌的嫌疑,但他也确实是有难处:目前临高方面批给他的钱粮至多能让他手里这些人再支应个半年左右,如果不想办法,他就算不被后金或者是关宁军赶下海,明年开春了日子也会很不好过。

临高山高水远更不用问元老院里屁大点事都要扯皮个半天自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他特地跑了一趟黄县,见了在那里的鹿岛主一面。

“老哥,咱们山东站能不能再给我一批粮食,不然……”两人见面之后还来不及寒暄,布特张嘴就这么有话直说了。

“粮食么……也不是不能再从牙缝里给你抠点出来……”鹿岛主点了点头,布特知道他接下来就要说最关键的“但是”了。

“咱们这些做事的人,难啊!”鹿岛主叹了口气,“你看啊,大家伙都知道要在自己的地盘上搞工业才是正路子,可是这搞工业他需要银子不是?确实,咱们山东站字面意义上守着个金山——可挖出来的金子、银子,不归咱们山东站呀!我要是有钱,也搞一个化肥厂、机械厂什么的,有了肥料和农机,你老弟要那点粮食又有什么为难的?”

听鹿岛主这么说,布特先是在心里算了算手头还有多少钱,然后咬了咬牙:“钱的事情好说,我可以从你这里买粮食。”

“呵呵呵,”鹿岛主笑着摆了摆手,“老弟你路走窄了不是?”

“哦?那就麻烦老兄你给我指条明路,兄弟我洗耳恭听。”

鹿岛主眯着眼睛看了布特好一会儿才转头吩咐他那个忙着端茶送水的秘书:“去通知厨房,准备几个拿手的菜,今儿我要请布特首长吃饭。”

等秘书离开之后,鹿岛主起身在办公室里背着手踱起了方步,就在布特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突然转身看向布特:“给我个准信儿,你的粮食还能撑多久?”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布特相当坦诚,“过冬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明年开春了可能会有困难。”

“嗯……”鹿岛主点了点头,“我估摸着也差不多是这样。这样吧!我可以给你一批粮食。”

“价钱方面……”布特已经做好了挨宰的准备。

鹿岛主神秘的笑了笑:“我不多要你的:外面德隆卖多少,我就要你多少,怎么样?”

布特想了想,无奈的笑了笑:“我现在可是两手空空啊!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我实在是想不通你到底看上我什么了。”

“嗯,果然是聪明人。”鹿岛主点了点头,“跟聪明人说话有一点好处就是不用兜圈子。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可以给你供应粮食、给你供应盐、给你供应海产品,这些东西我都可以给你个保本的价——就算是让你先赊着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呢……我也不能白忙活,你看煤、砖、石料、水泥这些物资,我是不是可以涨一涨……”

见布特一听这话变了脸色,鹿岛主继续说道:“你等我把话说完。”

“广宁军和后金那可是穷得只剩银子了,这事谁都知道。我呢,也不是没动跟他们做生意的心思,毕竟几天一个来回就能到手几倍十几倍的利润。”接着鹿岛主苦笑了起来,“可是啊,这么赚钱的买卖就跟黄金一样,让元老院里的大人物盯上咯!我们这些年蚂蚁搬家似的也做了些所谓的走私生意,但利润大头都让临高、都让广州要走咯……谁让咱们势单力薄,也没人在临高替咱们撑腰呢?”

“是啊,谁说不是呢……”布特点了点头——其实他这段时间也多少做过一些走私生意,但他也怕契卡的人查账的时候给他扣个资敌的罪过,因此跟山东站一样利润大头还是得上交。

然后布特突然就明白鹿岛主的打算了,他冷笑了一声一边摸着自己的脖子一边摇了摇头:“我当鹿岛主看上什么了,原来鹿岛主看上兄弟我的脑袋了?!”

“脑袋?澳宋还有杀元老的刀么?”鹿岛主提醒布特,“你还记得李洛由么?”

见布特点了点头,鹿岛主继续说道:“咱们澳宋也是有意思,一样的买卖李洛由这样的人做得,你我却做不得——不过也是啊,人家有门路嘛!”

接着鹿岛主话锋一转:“这门路不光是元老院里有人撑腰,还得跟关宁军和后金那边有交情,这些年我也不是没想过扶持个张洛由、王洛由,但毕竟隔着大海鞭长莫及啊!可你老弟不一样,你现在可是占住了几个城池,是那边的坐地户了——更何况,你最近也让那边的土著见识了你的本事,买卖好谈呀……那话怎么说来着?不打不相识不是?”

“既然元老做生意利润要上交,那咱们干脆就把这生意让别人去做。关税虽然是要上缴的,但是所得税营业税什么的不还是在咱们手里?”接着鹿岛主两手一摊,“总之,我供货、你卖货,再通过税收刮点油出来,这样你能在辽东站稳脚跟,我有钱在胶东搞点工业——这事不管谁来也挑不出理来。哼!咱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来点钱,都便宜了那帮在临高、广州吃香喝辣的家伙,老子不服!”

“痛快!以前我最愁跟东北做生意要怎么收税:渤海海面上咱们说了算,现在你老弟又在那边打下来一块地盘,这税还是个事么?”

总之,两位首长当天就把这事给定下来了:他们打算结束向东北走私的历史,转而光明正大的同盘踞在那里的各个势力开展贸易。计议已定之后,他们分别给杭州、金厦方面写了信联络,看看能不能拉大家一起上贼船,这样万一临高方面追究起来,也好落个法不责众。想来他们也不介意把自己手里的茶叶卖个好价钱:以往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走晋商的渠道,现在这么一搞就能把这帮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家伙踢开,省去中间商赚差价了。

当然,还有交州。

人这辈子,能力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要想发达还是看时运——前面提到的刘富贵可以说是个运气十分好的人。

他从山东出发到交州的一路上,虽然在东海海面上遭遇了海盗,过台湾海峡的时候遭遇了风浪,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全须全尾的在海防港下了船。由于他在遭遇海盗的时候参与了抵抗,因此除了他行李里面的十块钱和下船费十块钱之外,他还得到了缴获海盗船上的战利品的分红和赏金——这一下子他手里就有五十多块钱了: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所谓的下船费其实并不能在移民的口袋里焐几天:除了少部分手艺人,大部分移民下船之后都直接落户成为农民。当地的天地会、涂山都这些涉农企事业单位会跟他们对接,向他们提供临时住房、种子、农具、肥料和一年的口粮——当然,这些虽然打了折上折,但并不是免费的。兜兜转转一圈,这十块钱的下船费,你当初怎么拿的,后来就要怎么还回去:刘富贵也不例外。

只不过刘富贵的心思并不在种地上:刘富贵根据自己的见识,人这辈子要出头,只有两条路——要么念书要么做买卖。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念书的材料,因此一直琢磨找个做买卖的机会。

得益于发动机行动的影响,澳宋地面上不少的干部都是山东籍的,这让刘富贵在跟官面上打交道的时候有不少语言方面的优势:上岸安顿下来以后,不怎么费劲儿就打听明白了要支摊儿干买卖都需要什么手续——一来,大家都是老乡,大大小小的干部也愿意照应他些;二来,不光当时还是以后,作为贸易城市的交州也十分鼓励民间做生意;三来,自然也是最关键的,刘富贵手里毕竟有些本钱。

刘富贵他爹在老家的时候给地主做过粉条,刘富贵小时候去给爹帮忙的时候,学会了这门手艺,因此他打算干这个买卖。

在刘富贵这批人到之前,交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地多人少、旱地多水田少。随着一批批的移民到岸,天地会通常会指导他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些土豆、红薯、西红柿之类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作物——尤其是红薯,这玩意刘富贵在老家的时候就种过。产量之高可以说令人咋舌:以前种麦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总是要挨饿,现如今种红薯不仅不缺口粮,还能挤出来一些喂牲口。而交州由于水热土壤非常适合红薯生长,产量不仅比刘富贵在老家见过的要高,甚至比交州主管农业的元老吴洋估计的还要高。

旧时空有“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说法,但即便如此红薯最终还是逐渐淡出了旧时空人们的餐桌:这就不得不说一下红薯的缺点了——尽管这玩意营养还算丰富,吃起来的味道和口感也不能说差,但缺点就是吃多了胃胀、反酸,至于打嗝放屁就不说了。再加上交州气候湿热,导致红薯收获之后不像是更北边那么耐储存,因此经历过一次红薯收获季的移民们很少留红薯做口粮,基本上切片晾干之后就卖给大大小小的贩子,得了钱再去买些大米和其他的副食、日用品。

有这么多的红薯,刘富贵的粉条铺子自然就不用愁原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2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4 20:29 编辑


我的原则是一次最多更不超过4000字。

下一章再继续写远在辽东的布特首长是怎么间接的送刘富贵一场不大不小的富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9

回帖

975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975
发表于 2025-2-4 2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4 23: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粉条能当军粮吗?耐储耐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5 02:54 编辑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4 23:01
粉条能当军粮吗?耐储耐运

作为军粮,粉条烹制起来还是太麻烦了——你不能用五星澳宋今天的后勤保障标准去卡包括澳宋以及其他现实中存在和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治实体。

压缩饼干尽管味道有点糟糕,但确实是最好的保证伙食下限的军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72

回帖

2032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2032
发表于 2025-2-5 11:3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然后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72

回帖

2032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2032
发表于 2025-2-5 11:3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4 23:01
粉条能当军粮吗?耐储耐运

草地系列的原料不就是红薯淀粉嘛。伏波军和国民军早就吃够了。放在铁锹上烤成脆皮当零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碗粉条

从交州建制到现在已经有些日子了,海防市现如今已经算得上是初具规模:她现在拥有一东一西两个码头,西边的码头规模要小一些,这里主要跟摇着乌蓬小船的越南当地人做些生意。当地人发现澳宋收购粮食的价格要比他们的官家更高,因此甚至有太原府、河内府的农户和商贩,顺流而下前来出售新米。得了钱之后,本地人会在码头附近的市场上购买盐、各种副食、布匹等等——这个市场快速的繁荣了起来,隐隐有取代海吉岛市场的架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最近大家都在传:海吉岛上的区政府衙门要迁到海防来。

东边的码头——这就应该叫港口了——规模则要大得多:鸿基的煤、田独的铁矿砂、泉兰岛的石英砂、吉婆岛的石灰石在货场上堆积如山。交州主要的重工业企业比如钢铁、机械、水泥、建材、造船等等,基本上都集中在名为海港路的海防市主干道两侧。附近有着大片的新建居民区,交州特区第一批蓝领中产就生活在这里——当然人数并不多,只有几千人而已。

港口附近也有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有个挺响亮的名字叫“大润发”。不过这个市场跟越南当地人就没有太多交集了——在这里出售的各种货物,除了前来采办的海商和当地有钱人之外,就只有像是交州的蓝领工人这样富裕的阶层才能消费得起。

刘富贵的店铺就在这里:他的小店不在最好的地段上,也没有别家那么气派的招牌,只是挑了个幌子,上面写了个大大的“粉”字。刘富贵在老家的时候就习惯早睡早起,再加上他还兼做些早点生意,因此一大早就忙活上了。

天还不亮的时候,刘富贵店里就来了第一个主顾:这人中等身材约莫有三十上下的年纪,留着短发光着头没戴帽子,身上穿了一件素色的厚棉布长衫,脚上踩着一双藤底的人字拖,身后跟着一个随身伺候的丫鬟模样的女人。

刘富贵和他雇来帮忙的跑堂的这会儿正忙着备菜,并没有注意到店里来了客人,反倒是来人找了张桌子坐了一会,见没人来招呼主动说了句:“掌柜的恭喜发财呀!”

“这位爷您来啦!”刘富贵一看来人的装扮和派头,就知道那就算不是个干大买卖的,也起码是个局长什么的——八成是穿着便衣出来晨练遛弯的。

他让跑堂的继续忙活备菜的事,自己从灶上拎了一壶热水,拿了个细瓷茶碗,给这位等候多时的客人倒了一碗:“哎呦,客官您可起的够早的,这点儿码头上干活的可还都没下工呢!”

这位客人也不接刘富贵的茬儿,只是笑着问:“咱们这都有啥吃的?我这肚子可都打了鼓了!”

“嘿嘿,咱们是小本生意,比不了大饭庄,就是卖点粉条、卖点自己调的酱菜、酱汁,客官要是喝酒,咱们灶上还热的酒。”

“酒就算了,你就给我来碗粉条吧!我是大老远就闻见香味了,不知道你这粉条吃头如何?”

“这您放心,别的不敢说咱们家的粉论好吃那是一绝!”刘富贵回到了柜台后面,“您少坐片刻,这就给您做一碗儿。”

刘富贵的店门脸不大,屋里就摆了四张桌子,倒是门前临街的地方,码着一大堆马扎子——不用问,这地儿应该买卖不错,那堆马扎子明摆着的意思就是来晚了的客人就只能坐着马扎子在街上吃了。

其实做一份粉条还真不用多少功夫:刘富贵店面里面的柜台后面支了一口大锅,下面的煤球炉子腾腾的烧着火,锅里的水随时都开着。刘富贵拿起一个细藤条和竹片编的家什——这东西也有叫搂子的,也有叫捞子的:海防这地方出海的人多,大家忌讳说“漏”、“翻”、“沉”之类的话,所以一般管这东西叫捞子。

“客官吃宽粉还是细粉?”

“嗯……细粉吧!”

“好嘞!”刘富贵从柜台上的一个大木盆里抓了一把泡发好的细粉条丢到捞子里,接着问道,“客官您忌口么?”

“你就说还能加什么得了。”

“咱们这有鱼丸有虾丸有虾仁有自己发的豆芽还有咱们本地的海菜。”

澳宋的粮食产量比起周边的势力确实有提高,但并没有提高太多,主要是各种水产品丰富了澳宋治下人们的餐桌,在保证热量和营养的同时节省了不少主粮,让澳宋国库里的存粮的增长速度居然都跑赢了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这可是澳宋的独门绝技。

以海防为例:目前正在捕虾季的尾巴上,一条三五个人就能伺候的捕虾船,一天怎么也能捞个一两百斤虾,好的时候能捞四五百斤。土著如果捕了这么多的海产,也就只有一小部分能用来酿鱼露、虾酱,剩下的绝大部分既吃不完又来不及处理的就只能任其腐败。

对土著来说十分昂贵的燃料,对澳宋来说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土著来说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会腐败变质的水果、蔬菜、水产品,澳宋却可以在经过简单的加工之后,使得其保质期达到数月之久,可以在经过漫长的运输之后,送到广西前线士兵的行军锅和山东站归化民乃至于京城小康人家的餐桌上。这也不奇怪为什么澳宋的《首批禁止出口的工业设备及技术清单》中,大型食品保鲜和配套制冷设备赫然在列了——毕竟这是本时空目前澳宋的核心优势之一……好吧这个清单有多长,确实取决于元老院都在澳宋成功复现了哪个技术。

但姜醉此时此刻并没有这么多以小见大的脑力,昨晚他忙了一个通宵都快要饿扁了,这让他有些坐不住,因此干脆起身站到了刘富贵的对面——这样一来他就能把刘富贵这个兼做灶台的柜台一览无余了。他指着边上的虾还有茶鸡蛋对刘富贵说:“给我来俩虾,再给我来个蛋,不要花椒、不要胡椒、不要姜、不要薄荷……呃……你就给我弄点葱花、香菜和辣椒油得了。”

“那来点咱们本地的鱼肉松不?又香又甜一点都不腥气。”交州守着海运大动脉,因此这里你能用比广州和临高还要便宜的价格买到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香料,再加上物产算得上丰富,因此大大小小的饭店餐馆突出一个用料足。哪怕是姜醉在拒绝了绝大部分灶台上的香料之后,刘富贵还是在烫熟的粉条、虾仁和荷包蛋上,用个小勺变戏法一样撒了好几样香料面子上去。

然后他又用一个大铁勺,转身去身后炖着大骨头的锅里,舀了热气腾腾的一勺高汤,浇在装着粉条的大瓷碗里,最后又从面前最大的缸子㧟了一勺辣椒油,洒在了粉条上。

“客官您坐,我这就给您端过去。”最多也就是一两分钟,刘富贵就把一份粉条做好了。

姜醉看着刘富贵端上来的这碗在他眼里简直是香料炸弹的东西,有些不知道怎么下嘴:他一直是有点瞧不上土著和归化民吃饭的时候可劲儿造香料的吃法的——当然大家通常认为首长这不是口味清淡而是厉行节俭。但你看,一来店家还怪热情的,二来他不想在秘书面前丢了面子——来前马芸就告诉他了:这片儿的苍蝇馆子都是码头和矿上还有工地上的力工吃得多,口味重的很,他一准吃不惯。但姜醉非不信邪,顺着高汤的味儿就来了。

不过姜醉这人向来嘴硬。他从桌上竹筒里摸了一幅筷子,自言自语道:“嗨嗨!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有时候就是得换换口味——你看看,这做的多好?”

他一开始的想法是:不管自己吃不吃得惯,起码粉条上面那俩虾和荷包蛋总不会错吧?吃的时候再随便嗦两根粉条,至于吃剩下的就用“最近肠胃不舒服,胃口不好”搪塞过去好了。

但实际吃起来姜醉才发觉自己面前这碗粉条简直绝了:不管是虾肉还是鸡蛋又或者下面的粉条,入口嫩滑不说,风味上还兼顾了鲜、香、麻、辣,也不知道这家店是有意为之还是妙手偶得,各种香料混合起来就像是起了化学作用,瞬间激活了姜醉那经过了一个通宵已经有些麻木的味蕾——他甚至觉得这一碗粉的各种香气甚至带着微妙的层次感,端起碗来喝一口汤仔细咂摸一下还有那么点回甘?!

以姜醉平时的饭量来说,这么大的分量那是肯定吃不下的,但那天早上别说是粉条了,他连汤都喝了个干净:“哎呀,可把我撑着了——结账!”

“一共收您五分钱。”换到大明这差不多就是五个铜子儿,放在太平光景不能算是便宜,不过澳宋和大明的物价不能那么比——至少在澳宋来说,一顿早饭五分钱算是相当实惠了。(澳宋新币一元=十角=一千分)

姜醉是个兜里几乎从不带钱的人,还是马芸到柜台上替他结的账。他本意是随便对付吃点压一压低血糖,然后立刻回自己在涂山的住所休息——他的马车和特勤局的人还在路口等着他呢——但现在一碗热饭下肚,他精神头和心情都好了不少,因此从身上摸出香烟来抽起了饭后烟。

“还真别说,你家这个粉条确实是不赖!这一天能卖不少吧?”

“啊,还行吧!”现在还不到忙时候,因此刘富贵放下手头的活儿,跟姜醉搭起了话,“平时能卖个一百来碗,好时候能卖四五百碗。”

“那不是一早上就能卖两块多?好买卖啊!”

“当捎儿干的。”这句是胶东方言,当捎儿就是顺便的意思,“要不闲着也是闲着。”

“哦?意思是咱们家还有别的买卖?”姜醉是个爱聊天的人,两句话就进入状态了,“可以啊!”

“说来说去还是卖粉条,”刘富贵嘿嘿的笑了笑,“小买卖,没法跟您这样干大买卖的大老板比。”

看姜醉一脸的迷惑,刘富贵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不清楚了:“咱们家的粉条都是自己做的,咱们这店也卖早点,也卖干粉条。您要是吃得好,买几斤回去?”

“嗯,别说,确实比天地会的粉条味道好些。”接着姜醉自然而然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咱们家的粉条多少钱一斤啊?”

“一毛钱一斤,这是零卖,您要是要得多,一石(120斤)就只管您要11块钱——咱们家的粉条连伏波军都来买呢!”

刘富贵不知道的是:他报的这个价格,让交州的一大票干部——还包括一位“首长”——被姜醉抓到会议室里骂了个狗血淋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6 14:5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粉条吃着还是没有面条顶时候,粉条的热量是不是比面条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1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6 14:52
感觉粉条吃着还是没有面条顶时候,粉条的热量是不是比面条低啊

对,粉条是纯淀粉,面条还是有面筋——也就是蛋白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97

回帖

1257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57
发表于 2025-2-6 1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4 23:01
粉条能当军粮吗?耐储耐运

好碎,而且纯红薯粉条不容易煮烂,土豆粉条容易煮烂。
我们吊在高高的路灯上面,听元老讲那过去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6 17:5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宋有没有新能源补贴啊,磨粉这可是力气活,要是能补贴点钱买个啥原动机带动磨红薯或者烘干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14

回帖

794

积分

酱油元老

Rank: 4

积分
794

1637股灾纪念章

QQ
发表于 2025-2-6 18: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3-12-29 19:12
圣历九年春正月戊申,1636年2月8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二
澳宋的步兵都要进行防骑兵、反骑兵训练:对一般的 ...

“不准说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18: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6 18:51 编辑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6 17:56
澳宋有没有新能源补贴啊,磨粉这可是力气活,要是能补贴点钱买个啥原动机带动磨红薯或者烘干就好了 ...

按理来说:农业技术和治理水平更高,导致人口密集——这应该是好事吧?但在工业化初期则不见得。

由于人力成本过低了,导致机器生产甚至有时候成本比手工生产还高。

如果上面那个阶段成功跨过去了,你又要面对下面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你会发现突然出现了大量集中在核心城市的失业人口——怎么办?处理不好的话,可是要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哟……就对元老院的威胁来说,农民起义算个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9

回帖

975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975
发表于 2025-2-6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7 16:22 编辑

交州特区产业会议

自从姜醉收到了山东站和辽东站联名的信之后,这几天可以说是连轴转:如果布特真的像是信上说的要跟后金和关宁军做生意,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赚一笔。

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往那边卖什么好呢?一帮人关着门讨论了好几轮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有个大聪明突然开了窍:“哎?骑兵队那边不是有几个布特送来的鞑子么?问问他们呗?”

想法是好想法,但是结果却有些偏差:这几个满族战士当着首长们的面,确实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也许是提问的技巧有问题,其实也没问出什么有用的来。毕竟在座的这些元老也没几个有搞情报工作的经验:经济情报也是情报,有时候——比如眼下——比军事情报还重要。

“啧……那边居然缺柴烧?”几个满蒙战士离开之后,管工业口的陈家玉第一个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沉默,“不应该啊?那边不是到处都是原始森林么?”

姜醉多少懂点地理:“东北除了原始森林,还有沼泽和草原,草原上确实缺燃料,我听说牧民过冬的时候还要烧马粪——草料是牲畜过冬的口粮,那可烧不得。”

管林业的海林则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发表了观点:“就算是守着原始森林,也不是说就有柴烧了。你总得有最基本的工具吧?那边但凡有点铁都用来搓武器和盔甲了,就这很多士兵的箭头还是骨头的,有的马甚至连马蹄铁都没有。民间更是连把斧头都稀罕——木柴?你打算咋砍树?松木虽然是软木,但是却是最难劈的木头了,并且松木还有松油子,不说土著就连咱们用的灶,烧松木特别容易弄出火灾来……”

“行了,这个问题不需要继续讨论了。”要不是姜醉打断了正要进入状态的海林,还不知道这家伙要歪楼歪到哪里去,“山东站就有煤矿,再说了煤这东西是走量的,咱们没那么多船往辽东运煤。”

姜醉话刚说完,他的秘书就给他续了一杯香醇的咖啡。尽管海南文昌像是旧时空那样也种植了一些咖啡,但那都是旧时空的品种,远不如新时空产自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的咖啡香醇。旧时空的发生在香蕉上的事也曾经在咖啡上发生过,曾经有一场席卷全球的病害导致当时普遍种植的咖啡品种灭绝了,到穿越之前人们喝的其实是后来又发掘的新品种——风味远不如老品种,用姜醉的话说:如果你喝过新时空的咖啡,你就会觉得泡过旧时空咖啡的咖啡壶闻起来一股子尿壶味儿。

交州这些年花大价钱搞了自己的武装商船队。清一色H-500级的飞剪船,不管是坚固程度还是武备、速度哪怕是船员数量和素质都不是跑大明沿海航线的和谐轮能比的——毕竟他们要跟法国人、英国人、荷兰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印度人抢印度洋和红海、波斯湾海面上的生意,大部分时候用文的,需要的话也来武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了属于是。

目前这些船运回来的物资中,除了首长们喜欢的香料、咖啡、珠宝、象牙、马匹和硝石,还有另外一部分澳宋急需的大宗货物:比如黄麻和棉花。

先说黄麻:其实大明南方地区也有黄麻,但就质量和产量来说,不如印度黄麻。对澳宋来说,黄麻主要用来生产麻袋、绳索、家具和近海渔船的船帆。但对很多土著来说(比如越南土著)由于澳宋的麻布比棉布便宜的多,且十分透气,因此土著穷人家喜欢用澳宋产的细麻布做衣服——虽然穿起来确实不保暖且十分的不舒服,但比土麻布强多了。

海防市东港造船厂边上就有一个配套的黄麻厂,虽然规模不大,但称得上搞得有声有色。但姜醉对这个厂很不满意——这就得说另一样大宗货物:棉花了。

交州虽然打通了从印度进口棉花的商路,但到手的棉花只能乖乖送到广州:谁让你交州没有像样的纺织业呢?

用后世澳宋轻工业部部长(归化民)温凌岩的著作《永恒的产业——澳宋纺织业发展史》开篇的第一段话来说: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产业时,会在脑海中出现缝纫机起伏的声音,会认为它普通、平凡、劳动密集——但不是。 这是一个超乎人类大脑想象的庞大产业,大到超越所有国家的疆域;也是一个非凡、伟大,而又寂寂无名的产业。人类文明的理想、奋进、泪水、暴力,在这个产业中纵横流淌,汇向历史深处……纺织品是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只要还有人存在就有对纺织品的需求,因此纺织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

姜醉本人则对纺织业有着更直接的看法:如果说第一日不落帝国帝国西班牙是一个建立在银矿上的帝国,那么第二日不落帝国英国就是一个建立在纺织机上的帝国,而后来美国的独立、内战以及崛起也与纺织业息息相关——当然,新时空不会有什么第二日不落帝国了,因为印度出口的棉花和棉布基本上被澳宋包圆,没英国人什么事了。至于美洲的棉花种植业,现在还不成气候——暂时不需要讨论。

因此,在他看来:至少在接下来一两代人的时间中,纺织业都将是澳宋最重要的产业,没有之一:澳宋的一切军事、外交、贸易活动——或者更直白一些,澳宋的霸权本身——都将围绕着这个产业展开。

交州不能跟广州比,人家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才有人才、要原料有原料——最气人的是原料里还有交州搞来的印度棉花:会开得姜醉头疼,而一想棉花的事姜醉就胃疼——他觉得照这么下去,自己早晚死在交州任上:气死的。

“你那产粉条么?”姜醉突然想起前几天早上吃的那碗粉条来了,他转头看向分管交州农业生产兼涂山县县长的吴洋。

“当然产,我们县上一季可以说是农业大丰收,红薯尤其多,咱们的淀粉厂可是加班加点的在生产——他们也搞了个粉条车间。”吴洋平时主要精力不在这个厂上面,因此知道一些情况但不多,“不过最近听他们反应说在咱们本地的销路似乎不太好,所以我们考虑能不能卖给本地土著一些,另外可以往辽东运一点。”

姜醉摇了摇头:“我看够呛,把地瓜粉做熟了可挺废柴的——咱们的归化民有便宜煤球烧,土著可不行。钱是赚不到了,不过确实可以给辽东方面运一点过去,就当攒人缘了。”

“嗯?你刚才说什么?”姜醉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是听漏了什么。

“我们考虑能不能卖给土著……”

“不是这句,再往前。”姜醉摆了摆手。

“最近他们感觉粉条销路不好。”吴洋笑了笑,“你看,粉条这东西买回去放着也不坏,我估计等到大家家里的吃完了还会买的。”

姜醉摇了摇头:“不对,你这个估计有问题。”

“第一,咱们的工人多数都是光棍,家里是不开火的;第二,我老家农村做一斤粉要用五六斤红薯,咱们的农民都是挨过饿,到了这边才刚吃饱的人,是绝舍不得弄粉条这种在他们看来又浪费又奢侈的食物的!真正买你的粉条的,就只有咱们的厂矿企业和部队的食堂!”姜醉瞪着眼睛问吴洋,“你们的粉条出厂价是多少?不要跟我说一吨是多少,就告诉我一斤是多少!”

“我要是没搞错,批发价应该是一毛二一斤。”吴洋心算了一下。

“哦?咱们地面上可是有人给我出了十一块钱一石的价。”

“是小作坊吧?”吴洋耸了耸肩,“粉条作坊几乎没有机器设备的成本,用工成本也比我们低多了:原料大家又都一样,所以能比我们做的还便宜是正常的。旧时空一般用加食用胶的法子降低成本,可现如今食用胶多贵啊!”

“是这样……”姜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说他们用工成本低——到底有多低,能跟我说说么?”

这就问到吴洋的知识盲区了,他只好看向他带过来的那几个归化民局长——糟糕的是:看表情这几个局长似乎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吴洋心里咯噔的一下,知道要坏菜了。

见半天没有人回应自己,姜醉回头示意自己的秘书过来:“还记得咱们那天早上吃饭那家店么?”

见马芸点头,姜醉继续说道:“好,你骑我那匹马去一趟那边,找到老板问一下:他一共雇了多少人、都是哪的人、开多少支、一天能出多少粉条——快去快回!”

“是!”

马芸转身正要出去,又被姜醉叫回来了:“说话记得要客气一点——哦,你让老板送一石粉条过来,会后给来的领导们都分一点,让大家也尝尝鲜:账算在我头上。”

姜醉他们开会的地方是海防市政府,和独孤求婚的司令部在一条街上——马芸去这一趟,来回可能得一个小时。一屋子的人自然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于是吴洋带来的这几个局长算是倒了霉了——那话怎么说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吴洋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再说他毕竟也是个元老,姜醉不能当着归化民干部的面让他太下不来台,所以就只冲着他手下那几个局长去了。从不懂替首长分忧开始说,一直说到干工作不扎实、对数字不敏感、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说到后来连脱离群众、不学无术的话都说出来了——帽子是一个比一个大:要不是马芸回来的快,这几位怕不是得让姜醉丢到哪个屯儿里去接受再教育了。当然真要这么干姜醉可不舍得:这些干部那都是交州自己好不容易培养选拔出来的——有几个还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哎!师门不幸呀!”看马芸回来了,姜醉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没忍住借着阴阳吴洋一句来缓和一下气氛,“老吴,我和卢主任在干部学校教他们的时候,可不这样啊?你那个县可很重要,你可得把他们用好了——怪我了,最近对他们放松要求了。”

虽然姜醉这一通下来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长脸的事,但毕竟没有指名道姓的说他,终归面子上还过得去。于是吴洋只是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也放松对我的要求啦!你平时也多来我们这转转嘛!”

其实吧,姜醉还是相当重视跟自己一起来交州创业的这些个元老的,要是懂技术的元老那就得说是敬重了。见吴洋讲话姿态这么低,他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好吧!刚才是我脾气太大了,我先自我批评,以后谈工作应当就事论事,注意方式方法。”这不是姜醉在说漂亮话,姜醉确实是迁怒于归化民干部了,“咱厂子产的粉条和土粉条一石有三块钱的差价,这里面就有不少腐败的空间——我最恨腐败,刚才一着急,话说的重了。”

“大家回去都查查自己手底下食堂的采购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为这件事就影响对民间的采购——能节省也是好事嘛!”姜醉觉得这事可以翻篇了,“好了,马秘书回来了,咱们听听她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6 23:3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5-2-6 18:43
按理来说:农业技术和治理水平更高,导致人口密集——这应该是好事吧?但在工业化初期则不见得。

由于人 ...

可是统治一个农业国有啥意思,我到和你想的相反,我认为元老院应该趁着对外转移矛盾代价还最小的时候大力发展会引发社会矛盾的产业,尤其是应该开始工业化启动,鉴于工业化是一定会启动的,把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大炸弹扔出去一来可以趁着现在打仗呢拼命搬人口去垦殖,让他们去入别人的关,比如说下南洋垦殖,要是能通过太平洋岛屿的航线接力把他们拉到美洲最好,总比为了避免马尔萨斯陷阱把人都杀了强吧。
而且代议制的发展和权力的下方和火器的铺开运用的同时的,武器自动化程度越高权力下方的越多,元老院既然选择了高于大刀长矛的军事装备,就不可能用封建贵族的方式去统治了,我觉得元老院不说走代议制起码地产投票是要走的,反正都是要走就坚定一点,现在说“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元老院就是投资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0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7 02:08 编辑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6 23:36
可是统治一个农业国有啥意思,我到和你想的相反,我认为元老院应该趁着对外转移矛盾代价还最小的时候大力 ...

我们长久以来的教育和宣传已经把“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正面事物”的观念像是思想钢印一样打在每个人身上了——以至于写个什么东西,开个金手指然后就万事大吉了。我不喜欢那种东西,才想自己写点东西的。

不过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搞工业困难很大,但不搞困难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7 21:0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5-2-7 00:11
我们长久以来的教育和宣传已经把“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正面事物”的观念像是思想钢印一样打在每个 ...

在“投共”或者说站在先进一方的方面,元老院是没有心理负担的,因为他们物理上的下知五百年,知道是未来是谁赢了谁会输。既然元老院没有选择当个普通封建主,那如果不想二世而亡就必须在每次变革中都站对队,对于开了天眼的他们来说这个诱惑太大了,没答案咱考0分就算了,现在有答案抄你忍住不抄剩下499人抄不抄?
也许在滚动的鸡蛋上跳舞很难,但是他们主观上开天眼了,客观上没办法阻止历史的进程,适应变革是唯一解。当然了本来先进生产力也不是什么都好,互联网这么先进,结果是对出租车/骑手的压榨效率更高了,不过本来元老院也不为人民服务,他们应该也没啥心理压力。
下面的是我自己的小心思,第一个灵感来自于美国最近搞得算力分封制度,美国人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并且依靠自己在半导体方面的绝对优势根据亲疏远近分配了每类国家的ai算力,保证自己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在未来的ai产业上有稳定的地位。第二个灵感来自于美国19世纪开始的粮食过剩,他们一开始对生产过剩很头疼,但是慢慢学会了利用多余点产品搞援助,以此来控制其他国家,结合以上两点我觉得对于元老院来说,稳定的国际秩序应该想美国搞的“算力礼乐制度”一样,学习周朝,元老院自己掌握先进制造业,小伙伴承接低端制造业,和一部分高端制造业,规划上应该让产业链遍布整个元老院小伙伴,并且地理上不得相连,用航路当做约束的链条,利用海军封锁让他们听话。相对于一个拥有国际市场的互经会,元老院通过担任发改委的角色分配利益,控制粮食让小弟们听话,而且因为只有元老院才是领头羊所以也能变相吸引世界上最大部分的投资,小弟们也因为承接了元老院点淘汰技术活动中等投资,其他人就吃土和被倾销就行了
这样搞的优势是给了元老院一个技术缓冲区,至少技术扩散不走黑市能让元老院看得见,而且因为产业链是分开给小弟的,所以说社会矛盾被分解在一个个小弟身上,不会出现一个小弟变色直接全盘GG,而且针对的对象也是小弟的政权,打造元老院社会矛盾的护城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2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7 21:03
在“投共”或者说站在先进一方的方面,元老院是没有心理负担的,因为他们物理上的下知五百年,知道是未来 ...

你讲的这些有一些我正打算写呢,有一些可能暂时不会涉及——慢慢来吧,等将来码的字够多了,说不定能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9

回帖

975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975
发表于 2025-2-7 22: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7 22:5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5-2-7 21:53
你讲的这些有一些我正打算写呢,有一些可能暂时不会涉及——慢慢来吧,等将来码的字够多了,说不定能接上 ...

是吗,那太荣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7 23:0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5-2-7 21:53
你讲的这些有一些我正打算写呢,有一些可能暂时不会涉及——慢慢来吧,等将来码的字够多了,说不定能接上 ...

希望元老院依靠这套类似朝贡体系/礼乐制度的东西代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主权国家生态位,彻底改写人类历史。想想都刺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7 23:0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1300 发表于 2025-2-7 21:53
你讲的这些有一些我正打算写呢,有一些可能暂时不会涉及——慢慢来吧,等将来码的字够多了,说不定能接上 ...

希望元老院依靠这套类似朝贡体系/礼乐制度的东西代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主权国家生态位,彻底改写人类历史。想想都刺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6: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7 23:00
希望元老院依靠这套类似朝贡体系/礼乐制度的东西代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主权国家生态位,彻底改写人类 ...

我自认为没有那个能力写好这么大的题材——之前说的那些只是给自己水流水账贴金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2

回帖

1万

积分

执委

临高的反革命坏分子

积分
10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7: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gs1300 于 2025-2-10 21:35 编辑

务虚会的成果

“也就是说,那个店用的是本地土著工人?”姜醉总结了一下马芸报告中他最感兴趣的部分,“主要是女工和童工……”

女工好解释:此时越南南北双方连年征战,相当大部分的成年男性劳动力都被征召到了前线,或战死或病死在了那里,因此至少越南北方是个女多男少的人口结构。也正是如此,在越南北方即使是农业生产这样的重体力劳动,女性不仅会参与其中甚至是她们在主要操持农事——因此当地妇女在农闲的时候跑到澳宋地盘上出卖劳动力补贴家用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至于童工:在海南取缔童工也不是完全是靠打孩子父母和雇佣童工老板的屁股,最终把这件事情办成了靠的还是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以及学校管学生的饭——要姜醉来说,最重要的是最后这个:你跟土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不见得能听得懂,他们甚至还会觉得给自己家孩子差事的老板是大善人,不过“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道理,他们都懂得很。

当然,由于土著大部分都是属于打零工,因此至少刘富贵那里是在用“计件制”以干活多少来给土著算工钱,这可以说是澳宋扫盲教育的成果之一:除了教识字,还会教识数、加减法和乘法口诀甚至是四则运算——像是刘富贵这样出身山东站的归化民,经历了完整的扫盲教育,干个小买卖不需要额外请个账房也能把账算清楚。

只不过土著在刘富贵那里拿得工钱就很少了:澳宋的工人一个月到手在一块五到两块钱之间,如果干到个领班就有两块五到三块一个月,至于海员、渔民、工程师,一个月五块十块都不算是多。而在刘富贵那里打工的土著,童工一个月大概挣个三毛五毛,女工能干的一个月也就是能挣到一块。

“他还用童工?”

“用得不多,主要是有些女工孩子还小留在家里不放心,所以就带着一起了,小孩力所能及的也能干点什么,所以他也给开点钱。”

“也就是说情有可原咯?”澳宋没有什么劳动稽查部门,类似的活儿统统归警察管——听姜醉这么一说,列席参加的几位肩膀上带花的警官就知道首长的意思是这种事至少目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啧……有点意思啊?”姜醉显得很兴奋,他看向其他几位元老,“大家怎么看?我是说雇佣一部分本地人这件事。”

“我觉得问题不大,我这边用了不少土著劳力,鸿基矿上也用了不少,土著还是很能干的:论吃苦耐劳没的说,机灵劲儿也是有的。”第一个说话的是海林,他从一开始就跟土著没少打交道,因此对本地人印象不错。

“我这儿嘛!涉军涉密的东西太多了,用人要政审起码要可靠——前段时间那事……”陈家玉指的是之前工人叛逃的事,这事只有几位元老知道细节,“暂时就不考虑土著了吧!”

“这种土作坊,简直就是在挖元老院的墙角!”吴洋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终于让姜醉意识到吴洋是有脾气的,“就不说机器和人工的成本了,我们不仅要纳税,利润的大头还要上缴,说白了公务员也好军队也好都是我们在养。这种小作坊,说不定税都不老老实实的交——你可最好不要说什么让我把粉条厂关掉、卖掉的话……这……这些都是元老院的财产,没商量!”

“元老院企业通常具有优势地位,因此当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姜醉点了点头,“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民间的厂子体量摆在那里,说白了就是搞点副食品。你呢?你那是在解决我们的粮食安全、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你手头的工作有多重要我是有数的:所以没人要把你的粉条厂怎么样——我怎么可能要求你把你手里的企业卖给民间呢?”

吴洋看起来是松了口气:如果这么说就没问题了

“现在送到我们这里的移民,出身沿海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出身内陆的越来越多,这样会导致移民的成本越来越高,移民的数量恐怕也会越来越少。”卢炫负责移民这条线,他指出一个非常务实的点,“这一年来,连海防带广宁,我们的在册人口已经增加到十几万人了。除了广宁的几个县城和附近村镇的3万多人之外,其他的十多万人都是移民。各位应该知道的是,这些人中男性占比超过了95%,咱们早晚要给这些人——尤其是咱们的产业工人——解决讨老婆的问题,不然是要出问题的。”

见大家都不反对,卢炫又补充了一点:“另外,咱们的产业工人是没有分到土地的,如果他们有了老婆,咱们得考虑给他们的老婆安排工作的问题:按照他们目前的工资,养活自己完全足够了,但是养活一家子则完全不够。”

卢炫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列席的元老和干部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了起来:在座的基本上都有老婆——不管是女仆补贴还是其他的收入——她们基本上都是有收入的。只有移民们基本上都打着光棍,大家一时想不明白,为什么添一两张嘴一个月两块左右的工资就养不了家了。

单良接上了卢炫的话:“我那边盐碱地、滩涂地多,所以种粮食不太行,只能先种些象草。我们那边的气候水土比较适合养马牛羊,当然现在主要是养些鸭子和大鹅——我在这里希望涂山方面可以增加作为饲料的鱼粉产量或者区里支持我们先安县也搞一个能加工鱼粉的水产加工厂……”

由于使用了更大、设计更合理的渔船、更好的网具,交州特区每年从大海中可以获得大量的鱼获,自然也能得到数目可观的鱼粉之类的副产品——是很好的饲料——这是交州可以在第一年就让肉蛋奶从首长特供变成普通人都能偶尔吃一顿的吃食的原因。

当然,单良跑题了,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跑题了,我想说的是:我们那边确实有移民娶了当地女人的。不过大家都知道,当地人可是很穷的,咱们的归化民娶一个当地女人,可不是只养老婆就行了,还得养活老婆一家人。怎么说呢?禁止人口买卖当然是好事——但在我们县因为前面的原因,大家都觉得还不如一锤子买卖,买个老婆来的干脆。”

“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有人小声酸溜溜的阴阳了单良一句,“能不能坚持原则?”

单良难得的没有发作:他知道一准是哪个元老在阴阳他——归化民不敢。

“我手底下一个干部娶了当地人,因为受不了老婆总是往娘家送钱,前段时间提出了离婚……你猜怎么着?按照咱们澳宋的法律,他辛辛苦苦挣出来的房子没了——来来来,你告诉我:你要是当领导的,底下人出了这种事,你怎么办,嗯?!”

“卢主任说的这个问题倒是应当重点关注一下,仔细想想临高的工人是农民进城做工,老家还是有地的,咱们的移民工人大部分下了船就进厂了。至于单良你说的问题:大部分归化民的房子都是分配的,房子的产权并不归个人,这个问题应该不是普遍现象吧?”姜醉皱着眉头问单良,“你说的案子哪个法官判的?”

“依我看这个人不适合做法官……我看咱们的扫盲工作队挺缺人手,就让他当个扫盲教员吧——普法工作也很重要!”当姜醉得到了一个名字之后,他宣布了这样一件事。

然后他看向马芸:“散会回去拟个报告,我签字以后发临高。”

即使在交州姜醉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他没有开除某个澳宋公务员的权力更不能干预司法,但是完全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辖区内某个公务员工作岗位的权力——他只需要向临高报告一下就可以,基本上办公厅都会批准。

单良明显对这个处理结果很满意,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

“举个手吧!”姜醉举起了右手,“我同意允许公私企业雇佣一部分居住在我们辖区外的土著劳动力。”

姜醉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坐着的几位元老:“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我们回到会议的主要议题上:辽东需要物资,需要同后金和关宁军贸易的货物,咱们目前手头有没有什么比较优势大一些的东西能运过去的?或者开发个什么新产品也行啊!”

陈家玉的重工业部门一方面有往临高供应生铁、粗钢的生产任务压着,另一方面实在是跟广州和山东站一比产品没有什么比较优势,所以他基本上一说到这个话题就开始修闭口禅——单良和海林的情况也差不多——因此压力主要是给在吴洋和卢炫这里。资深打灰佬狄思理则干脆没有来,继续盯着他的水利和道路工程——至于独孤求婚当然是忙着在练兵和布置防务。

先说话的是卢炫:“产自海南的棉布和咱们的麻布,因为质量好、花色多、颜色艳、价格优,因此很受土著欢迎——这对本地纺织业冲击还是挺大的,更别说去年本地木棉还收成特别好。”

同海南一样,越南北部产木棉。当地人采集木棉花,由妇女们纺成线织成布,是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现如今不管是木棉还是当地产的土棉布,价格都几乎比往年落了一半。我建议,咱们可以从土著手里收购土布和木棉:咱们辖区有一个被服厂,主要是给部队和工人们供应服装,咱们可以用这批土布和木棉,赶制一匹御寒衣物和被褥,依我看这些东西到了辽东是绝对不愁销路的。”

卢炫做事突出一个滴水不漏:“采购的事可以交给武玉甲去做,他现在积极性很高,只要我们能保证他的利润,事情通常都能办的很漂亮。”

“你估计能收购多少匹土布,多少石木棉?”姜醉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卢炫给了一个姜醉听起来特别提气的数字:“光武玉甲自己手里就有近万匹土布和几千石木棉——如果是整个越南北方,几万匹布、几万石木棉总是能搞到的。如果这个路子能打通,我们的主要问题不是原料不够,是被服厂吃不掉这么多原料。”

“有办法就好,经费、设备、人才的问题我去跑。”卢炫一边说,姜醉一边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可以去海南弄一批工业口改进的适用木棉短纤维的人力纺纱机和织布机来,然后雇佣本地妇女搞纺织厂。将来有条件了,再从广东那边挖点人、弄点设备过来——咱们自己把印度的棉花吃掉不是很好么?”

“如果这些妇女愿意,她们还可以把家里的地包给咱们种。”吴洋补充道,“还可以让她们的子女来我们这边读书,这样咱们就可以把学校办起来,到时候咱们就可以把留在海南的孩子们接过来了。”

吴洋最后这句话说的在座的元老和有子女的干部们都面有戚戚了起来——姜醉也是,他很久没有见自己的孩子们了。

“谁说不是呢?”姜醉一边说一边装作有些犯困,揉了揉自己的鼻梁顺势把在眼眶里打滚的眼泪偷偷抹了去,“不过今天先不讨论过于长远的话题的细节——老吴,你那边呢?”

“大家都知道,咱们在这边种了不少西红柿。这边水热条件比海南好多啦!去年又没有遭台风,所以西红柿的收成可是相当不错。可我现在最愁的是:西红柿比我预计的要多——太多了,简直是吃不完,丢了或者喂牲口又太可惜,可是存在冷库里又是纯纯的赔钱。”吴洋叹了口气,“这东西又不耐运输,海南、广东和台湾也种了不少,自然不缺这东西……”

“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就说说你的新路子吧。”姜醉笑着打断了吴洋。

“你不是说不要总是执着于高技术路线,只要能解决问题,土办法就是好办法么?”吴洋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得意,“我最近发现:咱们的渔民还有出海的水手,喜欢把西红柿蒸熟之后捣碎,装到玻璃瓶里再塞上软木塞,留着在海上吃。”

“哦?能行么?”姜醉也来了精神头,“高温消毒加密封保存?果然知识就是力量——这都能让他们琢磨出来?真是够聪明的!能坚持多久不坏?”

“据渔民说,坚持个五到七天没有问题。”接着吴洋说了一个在座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意料之外的事,“咱们往印度出口的货物里,最受欢迎的是冰块——如果是运冰块的船,这些土罐头坚持到加尔各答都不会变质。”

往返一趟加尔各答不比往返一趟辽东时间更短,如果单纯的运这种土罐头,加点冰块防止变质也并不会增加多少成本——也就是说吴洋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不管是对后金还是关宁军来说,除了粮食、盐、布匹之外茶也是硬通货——茶对他们来说可不是拿来消遣用的,茶是他们重要甚至唯一的维生素来源。换句话说:如果能把这些土罐头运到辽东,完全可以在天气不那么炎热的季节从福建的茶叶那里抢一部分利润出来——更别说还能顺带的卖玻璃瓶子。

“按照目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咱们未来每个月都能富余几十到上百吨的西红柿——只要雇几十个人,采用人工灌装的办法就可以解决掉这些额外的西红柿——问题是……工业口和林业口得能供应足够的玻璃瓶和木塞。”吴洋也来了精神,“如果通过对辽东的贸易赚到了钱,我们可以用这钱在我们县搞一个罐头厂,这样咱们就能吃上咱们自己产的番茄酱了。”

海林认为这种小事对他来说属于是“小菜一碟”,陈家玉则表示有些难处:“咱们的玻璃厂产能全开是能供应这么多玻璃瓶的,不过你得给我点时间慢慢增加产量:一个玻璃瓶子那也是有产业链的,不是说今天要扩产,明天产量就上来了。”

姜醉在海南的时候手里就有好几条跑线的船,因此他大致知道些海商的门道:“番茄罐头压仓,被服提供利润的大头,应该可以装满一条H500了——实在不行再装点粉条、鱼干之类的。依我看可以先这么搞一船,趁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大赚它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10 21:3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工不同酬....现在有土著发现了玻璃罐头,要是有一个土著工人/土著贵族在澳宋构建的他者身份里琢磨出了越南民族主义搞事情,啧啧啧,二元帝国的不平等可以用来压榨,但是也会导致毁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72

回帖

2032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2032
发表于 2025-2-14 02:4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然后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72

回帖

2032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2032
发表于 2025-2-14 02:4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少年 发表于 2025-2-10 21:31
同工不同酬....现在有土著发现了玻璃罐头,要是有一个土著工人/土著贵族在澳宋构建的他者身份里琢磨出了越 ...

越南不是自称小中华嘛。现在正统来了,接受来自中原的统治,对于古代越南不难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回帖

11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5-2-14 11: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琪齐 发表于 2025-2-14 02:45
越南不是自称小中华嘛。现在正统来了,接受来自中原的统治,对于古代越南不难接受 ...

针对当前越南政府来说,向澳宋低个头不会影响法统,但是越南又不是越南政权的越南,倒不是怕越南政府搞什么幺儿子。过去农民最直接的冲突是发生在和各地封建领主身上,现在随着澳宋的剥削能力提高,必然会让过去最多去个县城卖农产品的工人变成去城市里打工的工人,这些工人矛盾的对象现在变成了和澳宋的警察,工厂主,也就意味着澳宋不能像古代王权一样推锅给地方,而是必须自己面对这个问题。而这些工人出了村子,长了见识,如果不能接纳他们进入主流社会而是把他们当做“他者”他们自己是一定会抱团的,抱多了就要变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4-27 04:45 , Processed in 0.1064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