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23-5-11 13:27 编辑
第二节 江清月与徐婉南相比张允幂,另一个在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当县长的女元老江清月好很多,不像张允幂那样缺乏主见,不会总往杭州跑。因为她已经三十多岁,年龄、心智远比张允幂成熟,并且在杭州站工作多年,经常离开凤凰山庄的“后宅”对江南进行“社会考察”。 当然,江清月元老也曾年少无知过,也曾有过“恋爱大过天”的青葱岁月,在跟土著的婚恋方面,江清月比张允幂走得更远,伤得更重。 1631年,当时24岁的江清月来到杭州站没多久,就以赵引弓表妹的身份跟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僵勾搭上了,没几个月就被冒辟僵搞大了肚子。当时杭州的元老比广州还要少很多,全都工作繁忙,江清月又不是未成年少女,他们根本管不住江清月。 怀孕后,江清月就考虑敲定婚事,让冒辟僵当“赘婿”。她甚至想好了,如果这次生的是女儿,就取名叫冒浣莲。 然而让江清月没想到的是,怀孕和“成亲”的事她刚跟冒辟僵提了个开头,连让冒辟僵当“赘婿”的事都没来得及说,冒辟僵就表示他“愿意负责”,看在江清月是“赵秀才表妹”的份上,愿意以“贵妾”的地位安置江清月,还让江清月跟他回老家拜见自己的“正妻”苏元芳。 江清月懵了,没想到冒辟僵连“正妻”的地位都没想过给她,“贵妾”的地位还是看在赵引弓的份上,不用说这时候想让冒辟僵当“赘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江清月更没想到,此时只有20多岁、实际年龄比她还要小三四岁的冒辟僵,居然早就结婚了,而且正妻还不是她一直以为的董小宛。 通过看《七剑下天山》等小说和野史去了解“历史”的江清月,只知道多年后冒辟僵将会跟董小宛发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以为冒辟僵与董小宛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根本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冒辟僵是一位“风流才子”,19岁就娶了从小定了娃娃亲、门当户对的正妻苏元芳,一生仅董小宛等正式的妻妾就有七人,还有陈圆圆等多个女性连给冒辟僵当妾都没机会,甚至有人写文章说冒辟僵是“明末最有艳福的文人,秦淮八艳有一半都跟过他”。 面对冒辟僵的“海王”操作,江清月的“才子佳人”梦醒了,就此跟冒辟僵分了手。 至于肚里的孩子,江清月决定自己独自生下来养大,如果是女儿就取名叫江小猫。(注1)
这个结局也算是让杭州站的男元老们松了一口气,毕竟很多男元老对女元老跟土著婚恋是非常反感的,传到临高铁定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会有男元老把责任扣到杭州站的男元老身上,怪他们没“管好”或“保护好”江清月。 虽然江清月的“借种”同样让很多男元老感到不爽,但相比江清月嫁给冒辟僵,还是好上了那么一丁点。 1638年—1643年,元老院在浙江共有三个女县长。三位女县长中除了张允幂、江清月这两位女元老,还有一个芳草地毕业的女归化民徐婉南,出任宁波府定海县的县长。 与两位“空降”的女元老不同,这位女县长是个又美又飒的“军转干部”。
当年芳草地毕业的女学生,大多是进入中央各部门或地方政府担任文职,她偏偏要求“参军报国”,而且拒绝进入部队机关、军医院等后方单位,要求去一线作战部队,想要成为类似萨琳娜的“女将”。 对于一个正值妙龄的美丽少女,很多元老都是有“优待”之心的,就一路绿灯让她参军了。 为了从军,徐婉南还剪去长发,剃了寸头,将自己打扮得雌雄莫辨。
江南攻略开始后,徐婉南再次要求上前线。最后在布特的推荐下,她进入了筹备中的海岸警备队浙江警备区种子部队,当了一名中队长。 当元老院派兵进攻浙江时,伏波军负责进攻省城杭州和绍兴府、宁波府等府城,国民军与海岸警备队则负责占领县城、守备后方并维持伏波军的后勤补给线。 从舟山到杭州的海上后勤补给线,当仁不让得由海岸警备队负责维护,为此必须打下并占领沿海的明军卫所。于是,在海军的支援下,海岸警备队陆续攻占了南至昌国卫、北至临山卫的所有浙东沿海明军卫所。
在2艘901炮舰的炮火支援下,徐婉南也带着一个中队的海警进攻定海卫。 开战后不久,站在定海卫城墙上指挥抵抗的定海卫指挥使,就被901炮舰上火炮发射的榴弹来了一个覆盖性射击,与身边的亲卫一起直接就被轰成了一堆碎肉。 这把幸存的卫所兵吓懵了,加上明朝江南卫所兵早在80多年前就腐朽到连几十个“倭寇”都打不过,就迅速丧失了抵抗意志,很快在一个千户的带领下投降了。 随后,海警中队与定海卫被改编为定海海防所,徐婉南被任命为海防所的所长,那个带头投降的千户被任命为副所长。 因为元老院文职干部的缺乏,加上很多人也不想让一个女孩子总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久之后徐婉南被下令“转业”,转而出任定海县的县长。海防所所长的职位,则另派“空降”干部接任。 这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女县长相比张允幂,可是“有主见”得多,不等杭州的文件发过来,就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当地经济、文化的政策与计划。 第一、将县学改为国民小学,内设图书馆,尝试推广简体字和现代教育。 第二、建立水车工厂与育种基地,尝试改善定海县的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 第三、发展造纸业。 第四、建设北仑港。 …… 以上项目需要花费几年时间去慢慢实现,但有一个项目,徐婉南不仅马上实现了,而且在三个月内就实现了盈利,那就是县办定海钟表厂。 这个项目的启动,其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有一天,徐婉南去还未更名为“国民小学”的县学视察,为县学的改造做前期调研工作。刚走进县学,就听见学校宿舍那边传来鬼哭狼嚎的惨叫声。走过去一看,意外发现海防所副所长在打儿子,原因是副所长的儿子“荒废学业”…… 那个投降的前明朝定海卫千户、后来的海防所副所长方澄,有一个名叫方平波的儿子,在方澄眼里可谓是“败家子”——让他练武他不肯练,送他去定海县学读书,童生的功名还没考上,先迷上了拆装“澳洲自鸣钟”。 这个“澳洲自鸣钟”其实是张岱去临高游览的副产品之一。当时张岱从临高采购了10个大小、款式各不相同的钟表,留了三个在家里自用,剩下的送给了亲朋好友。张岱有个朋友的儿子此时在定海县学读书,还是方平波的同窗兼室友。家里为了让他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就让他把这个自鸣钟带去了县学宿舍。 方平波在县学宿舍见到这个“澳洲自鸣钟”后,非常感兴趣,就向室友买下了这个自鸣钟,每天一下课就在宿舍里将这个“自鸣钟”反复拆了装、装了拆,并向县城的铁匠铺定制配件,向木匠铺定制外壳,尝试仿制“自鸣钟”。最后,居然真让他成功仿制出了一个比原型机大了好几倍的“自鸣钟”。 方澄去县学,一是听说县学要改造为“国民小学”,就去县学找留用的前明朝县学训导打听“教育改革”的细节,二是了解一下儿子的学习情况。 “教育改革”的事,因为还在“调研”阶段,具体措施还没下来,所以方澄也打听不到什么。而关于儿子的学业,两个留用的训导都是连声叹气,表示你儿子上课时心不在焉,背不出课文,作业经常迟交、漏交,看样子不是读书的料…… 方澄得知后大惊,去宿舍找儿子,却见儿子正洋洋得意的向同窗展示他仿制出来的“自鸣钟”…… 得知儿子“荒废学业”是因为整天在捣鼓“自鸣钟”,方澄大怒,骂方平波“玩物丧志”,马上请方平波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 “住手!”徐婉南一声大喝,阻止方澄继续打儿子。 方澄见到徐婉南,立马停手,行礼道:“属下见过县尊奶奶!” 徐婉南暂时不理方氏父子,盯着“自鸣钟”,仔细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又调试了一下,最后看向躺在地上、全身上下都浮肿了些许的方平波问道:“这个钟,是你一个人做出来的?” 方平波正因为疼痛而哭得泪流满面,点头道:“是。” 之后,方平波又在徐婉南的细细询问下,简略讲述了自己仿制自鸣钟的制作流程。 徐婉南听后,对方澄说道:“你儿子是个人才啊!” 方澄却误会这句话是反讽,红着脸说道:“犬子顽劣,让县尊奶奶见笑了。” 徐婉南道:“以后不要叫我县尊奶奶,叫县长就行了。我刚才不是说笑,是真觉得你儿子是人才,应该开班收徒……” 就这样,方平波在徐婉南的支持下,在县城办了一个“钟表技工学校”,招募了一批学徒。 之后,以这批学徒与定海县的铁匠、木匠为基础,徐婉南正式创立了“定海钟表厂”。 其实,定海钟表厂称为“定海钟表组装厂”更合适。为了节省成本、确保质量,钟表内部的各种零件,几乎全部是从临高的工厂定制的,只有个别零件和外壳是定海县的土著工匠制作的。 虽然是“组装厂”,但徐婉南引进了她在临高学到的“流水线”生产,组装一台钟表平均不到5分钟,日产100多台钟表,三个月生产了近万台钟表。 为了赶上钟表的组装速度,后来连钟表的外壳都是“流水化”制作。 一时间,9.9两白银/台的“自鸣钟”,19.9两白银/只的“袖珍怀表”,横扫了江南地区的钟表市场,不仅让江南其他城市的土著工匠彻底放弃了钟表制作,也让飘扬过海而来的西洋钟表彻底没了市场。(注2) 定海县,也在1638年成为澳宋统治下财政最富裕的县城。 注1:关于江清月在浙江山阴县当县长的情况,请参阅本人的临高同人《阿贵正传》。关于江清月跟冒辟僵的感情线,请参阅早期临高同人与江清月写的人物设定,当年江清月还曾在北朝论坛透露过,她差点就决定给女儿取名为冒浣莲,后来改为江小猫。 注2:明朝万历年间,西洋钟表就传入中国,并被中国本土工匠成功仿制,上海、南京在明末已经有国产钟表制作业。详情参阅《西洋钟表:经由明代“广交会”进入中国》《清朝前期西洋钟表的仿制与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