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鲸游 于 2025-8-17 18:20 编辑
第38章 叶孟言
诸葛青云心态极好,微笑着听着这几位回忆完威水史,说:“咱们言归正传,且说说叶孟言是如何营救童贯吧。”
叶孟言带着十几个特侦队员在张三峰的小米行住下,然后迅速开展早期侦察。他们带上了最新研发的胶卷式黑白单反相机,配备了长焦镜头。胶卷是赛璐珞,镜头是早期的简单结构,对焦困难,成像质量很差,只能说勉强能用。根据侦察信息,结合之前的情报,叶孟言找出了关押童贯的地点,火速启动了营救计划。
凌晨一点,特侦队抵达了现场,发动了行动。这是离巡抚衙门不远的一处民宅,有三进院子,童贯就关押在中间的院子里。特侦队翻墙而入,干净利落地解决掉第一个院子的守卫,然后破门而入。
然而,在攻打第二个院子的时候,却发现守卫出奇地顽强,而且里面构筑了不少工事和陷阱,平添了不小的麻烦。仓促之间,叶孟言听得院子外面喊杀声大作,又从热成像望远镜看到几个人架着个胖子急急忙忙地往后院跑,急忙通知几个队员从屋顶过去拦截。
然而,后院如潮水般涌来一大群人,转瞬间就把胖子团团围着往后跑。特侦队员一连击倒好几个,马上缺口又被人填上了。
此时,敌人也在反击,箭头和铳子如雨点般袭来。虽然穿了轻便的胸甲,仍然陆续有队员挂彩。
叶孟言心想:坏了!这不会是个圈套吧?
来不及多想,他马上吹响了撤退哨。呼啸几声尖利的哨响,队员们火速后撤。他们向人群丢出好几个烟幕弹和催泪蛋以阻滞追兵,连打连撤。
特侦队火力全开,把追兵打得尸横遍地,直杀出一条血路来。
叶孟言没有回米行,他在撤退之时已经通过对讲机通知米行的队员撤退。这时他带着队员们直奔一段偏僻的城墙而去。这里是武昌的贫民窟,有许多低矮的棚户。
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撤退点,墙上几个驻守的明军已被解决。此时,接应的队员已经在城墙上守候,他们把几条绳梯垂下,墙下的队员就抓着绳梯往上爬。有两个队员受伤颇重,就用绳子绑着往上拉。到了城墙上边,队员们就顺着绳索快速绳降到了地面,消失在夜幕之中。
但是,事后官府追查起来,一直查到张三峰的米行。官府还没来得及传唤,龙神会就闻风而动,发动了上千会众冲击米行,把米行上下几十口人屠得一干二净,这个站点也就废了。
最后,叶孟言在城外接应的龙刚船帮协助下,分水陆两路撤到了九江的陈家寨子。伤员坐船,留一个卫生员看守,叶孟言和其他人骑快马。
在陈家寨会合后,叶孟言非常沮丧地发现,两名重伤员在船上虽然经过了基本的救护,但最终没有熬过来,不由得怒火中烧。
回到临高,叶孟言对本次报告作了总结,呈交元老院。他在报告中特别指出:
此次武昌之所以出事,关键是内部出了叛徒。据从城外难民营逃回的归化民干部讲述,事发前难民营进行了整修工程,当时管事的正是华中站收服的妖道廖药箱。
廖药箱本是河南归德府的一个不得志的童生,连考了二十多年都没得到一个功名,家境也渐渐败落了下去,原本尚有几亩地可以佃出去糊口,不料万历四十五年时,他的那几亩薄田也被当地缙绅看上,直接在衙门里捏造了个地契就把他的地给夺了。他是叫天天不应,一狠心就投奔了白莲教,之后凭着一些小聪明,逐渐混成了白莲教的小头目。后来在当地起事被朝廷缉捕,一路南逃到了湖广一带,偶然与华中站一行撞上,经过与张彪的一轮斗法,廖药箱落败被收服。
廖药箱年过半百,身材枯瘦,看上去还有点猥琐,却颇为心计,还有一副好身手,下手狠辣,做事十分得力。几年下来,虽然一直没有去临高归化,却越来越得到华中站重用。特别是在难民营中,他心狠手辣,又号称有法术,在藏污纳垢的难民中很镇得住场面。虽然职位不高,却比几个归化民干部说的话好使,成为了营中的几个主事之一。这次难民营翻修,也是由廖药箱请的当地木柜和搬运。
特侦队秘密对难民营废墟进行了勘查,检出火药残留。显然,爆炸就来自于办公区的仓库之中。正是廖药箱让人把翻修的物资放在此处,在其中混入了大量火药。并且,他事发后不知所踪,却带走了武昌城中住所的财物,并事先支走了德隆银行的存款,足见其早有预谋。
元老院因此对廖药箱发布了通缉令,视同苟二,永远通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