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xplo~sion 于 2025-11-5 15:36 编辑
盛京殿议——波澜微起
冬日的盛京,寒气凛冽。崇政殿内,兽金炭在巨大的铜盆中静静燃烧,驱散着关外的严寒,却驱不散殿内诸王贝勒眉宇间的锐气与盘算。 一份由晋商八大家秘密渠道送入的《奉天讨髡犁庭扫穴檄》抄本,被摆放在了皇太极的御案之上。文馆的汉臣巴克什正以清晰而平稳的声调,逐字逐句地诵读着这篇文采斐然、情绪激愤的讨伐文书。 “……兹有南海髡丑,凶狡无伦,本化外腥膻之余孽,效沐猴冠戴之丑态。髡发易服,弃冕旒而髡发短衣;僭称宋祚,假赵氏而窃号盗名……” “哼!”不等巴克什念完,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便按捺不住,发出一声满含鄙夷的冷哼,“南蛮子就是屁事多!打不过就开始骂街了?什么‘髡贼’,不过一群海贼罢了,也值得崇祯小儿下这等文书?我看他是被咱们打怕了,只好找些软柿子捏!” 礼亲王代善年纪较长,性格更为沉稳,他捻着颌下的短须,缓缓道:“阿济格,话不能这么说。南朝虽然腐朽,但能让崇祯如此大动干戈,甚至不惜调动北防的卢象升、左良玉部南下,这伙‘髡贼’……恐怕不简单。那黄骅前几次来,带来的甲胄、弓箭,还有那些玻璃器、药材,可不是寻常海寇能有的手笔。” 提到“黄骅”这个名字,殿内不少人的眼神都微微一动。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后金高层对“澳宋”并非一无所知,他们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元老院主动派来的贸易代表黄骅。黄骅此人,言语得体,见识不凡,带来的货物精美实用,更重要的是,他在看似不经意的交谈中,偶尔会透露出一些关于元老院强大武力的模糊信息,诸如“巨舰如山”、“火炮如雷”,这些都让在座的诸王贝勒心中存了一份忌惮和好奇。 皇太极端坐于上,面容沉静,目光扫过殿下众人,最终落在范文程身上:"范章京,尔素通经史,明得失,对此檄文有何见解?”
大罕见范文程应声出列,躬身行礼后,声音清晰而冷静地分析道:“汗王,诸位贝勒。臣细观此檄文,通篇皆是道德斥责,华夷之辩,文采斐然,然实为败军之兆也。此乃文人骂战之惯技,于判断其实力,价值有限。昔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今南朝但知空言华夷,而不知审时度势,此其弊一也。”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今檄文于髡贼之军制、火器、疆域等要害处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反汲汲于衣冠发式之辩,是舍本逐末,此其弊二也。” 他话锋一转,指向核心:“然而,此文亦非全无用处。它至少确凿无疑地表明了一点:南朝已将此‘髡贼’视为动摇国本之心腹大患,以至于需要调动卢象升、左良玉等北疆精锐南下平乱。正如《战国策》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臣以为,此实乃天赐我大金良机!” “哦?”皇太极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浓厚的兴趣,“详细说来。” "为今之计,当行三策。上策曰:'趁虚而入'。南朝北防空虚,我军正可借此良机,再次组织大军,破关入塞!可命睿亲王等整军经武,待开春破关,直取京畿。此番目标,当不仅仅是劫掠人口财货,更需深入京畿、山东腹地,大肆破坏,俘获丁口,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南朝元气,使其南北难以兼顾。昔曹操破袁绍,正在其内忧外患之际。今南朝南北受敌,正可效官渡故智。” 阿济格等人闻言,眼中顿时放出光来,跃跃欲试。 他稍作停顿,见皇太极颔首,遂继续奏对: “中策曰:'坐观成败'。”范文程继续道:‘’《史记》有言:'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令沿边诸部严加戒备,静观其变。 他稍作停顿,见皇太极颔首,遂继续奏对:“对于这伙‘髡贼’,我大金之策,当以‘驱虎吞狼,隔岸观火’为上。既不轻易与之结盟,亦不贸然为敌。当务之急,是利用好黄骅这条线。” “下策曰:'以贸探情'。黄骅此人,实为窥探髡贼之明镜。可借互市之名,详加查访。昔张骞通西域,乃知天下形势。今当效此法,既取犀甲利矢之实,又得敌情虚实之要。" 他详细阐述道:“黄骅乃‘髡贼’官方代表,其言谈举止,其所携货物,皆可窥探其虚实。下次黄骅再来,我方一可以贸探情,商讨扩大贸易,尤其是购买更多精良盔甲、弓箭乃至试探性地询问火器时,详加探问其与南朝战事进展、其军力部署、其治国理念;二可试探其对我国之观感,有无合作可能。至少,要确保其不与我大金为敌,方能使其在南边死死拖住乃至消耗南朝兵力;三可索要详图,可借口贸易需要,向其索要更精细的南方,特别是沿海舆图,以了解其控制范围与地理形势。” “此策,比贸然派遣细作南下,风险更小,收获可能更大。黄骅此人,便是我等了解这头‘南方猛虎’的最佳窗口。” 范文程最后总结道:"《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今南朝自毁长城,髡贼锋芒毕露,我大金正当蓄势待发。若能使二虎相争,我坐收渔利,则万世之业,指日可待矣。"
皇太极听罢,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范章京老成谋国,所言深合我意。南朝与‘髡贼’厮杀,既自乱阵脚,我大金岂能坐失良机?” “命睿亲王多尔衮、贝勒岳托等积极筹备,开春后择机再次破关入塞,目标直指京畿、山东,务要扬我军威,给南朝放血! 对‘髡贼’及此篇檄文,及南方战事,我朝不做任何公开评议,静观其变。 着内务府及文馆,下次黄骅来时,特命范文程总领与黄骅交涉事宜,亲自接洽,务必从其口中套取更多有用情报,探明髡贼虚实。贸易可适当让利,以换取其口风松动。 令沿海各旗,加强戒备,注意海上动向。这‘髡贼’既能跨海而来,其水师不可小觑。 令文馆将此次檄文与南朝动向详加记录,以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