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百仞城初建的回忆》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百仞城初建的回忆
作者ID北朝论坛
心慈手软谢列平百度贴吧
心慈手软谢列平同人重要信息地点
临高涉及方面
科技,城市规划,规划图转正状态
待转正发布帖北朝原帖
百仞城初建的回忆贴吧原帖
百仞城初建的回忆同人写作情况完结情况
完结首次发布
2017-05-28最近更新
2017-05-28字数统计 (千字)
1.5
祁峰回忆录
那是D日过去没多久的时候,为了早日开展工业建设,也为了改善元老生活生产条件的要求,执委会做出尽快把势力拓展出去的决定,于是轰轰烈烈的百仞城一期工程开始了。
百仞城一期的核心是水电站大坝工程,这也是建设选址的重要依据,文澜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地带,有比较多的平整土地能够用于建设。当时建筑口汇集了精兵强将,不但经过了临高角码头工程的锻炼,并且还率先组建了人员相对固定的施工队伍,同事之间经过了磨合,也建立相当的信任度。
百仞城地块的原始地形
当然困难也是有的,而且很大,主要是可用的能源储备不足以驱动大多数工程机械,而且要满足日后使用的建设规模太大,工期太短,相比之下,资源不足都似乎不是那么显眼了。最后建筑组内讨论的结果是尽量采用集约式的布局,更多的采用混合用地性质。因此最后我们认为一期工程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XXX公顷以内是合适的,其中位于文澜河西岸的重污染工业区4.76公顷,同时距离文澜河留出15米的防护绿地;位于文澜河东岸的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5.97公顷,再加上农庄0.4公顷的建设用地;总共是11.13公顷。刨去东岸的部分工业用地和农庄建设用地后只有2.98公顷,还不够一个500多人的自然村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只有区区53.6平方米。可见这只是受限于条件制约的权宜之计。因此在现有的生活区北侧,我们预留了4.8公顷的备用居住用地。
考虑到17世纪即便是我们也不可能在办公和生活中大量的应用机动车辆,因此我们在道路网的设计上摈弃了旧时空200米一个街区的常用手段,而是采用了60米一个街区人车混行的做法。道路宽度也仅仅采用主路10米、次路6米的宽度。这倒是和21世纪美国人提倡的思路不谋而合,真是有意思的事。
初期的百仞城土地利用规划图
这个方案中,文澜河东岸的主城区用地规模最大的并不是仅有500多人的居住区,而是占地面积几乎达到2公顷的市政设施用地,包括水电站、自来水处理、污水处理、临高电信等等,而想到这些除了供给工业部门使用外,仅仅服务于500多人的生活和办公,我就会有一种尽快扩大国民人口规模的紧迫感。一旦越来越多的人口纳入到我们的生活-生产体系中,我们的产能储备才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的力量也将越发的强大。
在这个规划方案敲定之后,很快就接到了扩大建设规模的指示——东门市场。我们在百仞城东侧护城河之外规划了2.79公顷的东门市一期用地,主要是包括市场区、行政管理部门及商馆。此外为了将来市场扩大的预留用地,我们在东面初步划定了4.64公顷的预留用地。毕竟在元老院的努力下,临高,或者说百仞城,肯定会成为一个商贸繁华的地方。
第二次扩大建设规模是在D日后的第一个年末,执委会下达了建设万人体育场的任务。选址我们考察了几个地方,有东门市二期外、有东门市北侧临河空地、也有南门外南海农庄东侧,最后选定了后者。(书里写在东门市外,但我就搞不明白了,南边那么多土地,干嘛全跑东边去建设)我们规划了一块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的场地,占地面积达到6公顷。然而这个场地其实就是为了举行阅兵和开大会用的,按1W人计算,人均占地6平方米。这个工程的重点在于主席台的建造,我不是学建筑的,就没怎么参与,只是听说大家对采用什么结构材料闹了很大矛盾。
第三次扩大建设规模是为了建学校的事情,相比起之前的窘迫,此隐隐已经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当然实质上是没有那么夸张,只是材料供应和机器使用上较之去年好些了而已。因此国民学校的规模一开始就划的很大,再没有之前的斤斤计较,很轻易的就划定了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50米的场地,占地规模达到4.39公顷。
此时百仞城已经明确发展出了内外城区,其总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了43.46公顷的规模,达到了一期工程的4倍左右。而随着投资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我隐隐有一种穿越集团开局顺利并逐渐走上快车道的感觉,似乎我们的事业已经离胜利的曙光不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