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李胜鹏回忆录》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李胜鹏回忆录作者ID北朝论坛
眉间尺同人重要信息地点
临高涉及方面
电力,海军内容关键字
回忆录,初代奋斗转正状态
待转正发布帖北朝原帖
【临高同人】李胜鹏回忆录(节选)同人写作情况完结情况
未完结首次发布
2012-4-7最近更新
2014-7-19字数统计 (千字)
5.7
首先报名
姓名:钱六石
性别:男
年龄:23
大致相貌和性格:长得一副忠厚老实的国字脸,典型的西北人,虽然瘦,但是经常参加马拉松和越野、长途骑行,所以身体素质不错。刚烈男,平时温和内向。
国籍:中国
家属:表弟,李胜鹏,孤儿,14岁,温和怯弱。
从事的职业和掌握的技能:发电厂建造行业,计划工程师,电气工程+工程管理双学位,现代状态下的发电厂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另外对车床,钻床,锯床等检修间设备比较熟。
希望从事职位或者行业:假设就是刚下船的时候,砍树被砸伤的那哥们吧,刚开始卧床,之后参与了工厂设备的安装,然后主要在企划院做计划,同时在大图书馆,芳草地和机械总厂帮忙。之后看情节发展吧。
简单的自我介绍:属于那种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的大学毕业生,计划万能的鼓吹者,动手能力很强。良好的人文素养,宅男,能说的天花乱坠到经常脱离实际。
政治取向:倾向于民族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皇汉论者。支持国家调控和引导的市场经济,主张土著参与治国。
是否可以领便当:钱六石可以,李胜鹏不可。
前言
李胜鹏(圣前14年-圣85年),尊敬的元老,教育家,音乐指挥艺术家,澳宋科学院院士,澳宋工程院院士。
在李先生退休后的十多年时光中,他向秘书和子女讲述了澳宋帝国从筚路蓝缕到辉煌现在的创业历程。在本书中,根据其口述的笔录以及李先生所提供的钱六石元老的日记,笔者将其整理出来,以纪念李先生和钱六石伯父。
在此,向伟大光荣正确的元老院致以崇高的敬意。
另外感谢在本书完成过程中提供巨大帮助的元老院出版社,大图书馆,国立临高大学,还有李先生的秘书周蕊小姐。
第一章 圣前的生活
(绝密)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1)
其实我更乐意把这部分称为我的童年,当然,D日的时候我,已经十四岁了,应该叫少年时光了。不过对于我来说那才是童年呵,那时候我像原野上的蒿草一样疯狂地长着。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人管我,虽然哥哥经常带我去芳草地听他或者别的元老讲课,有时候还会带我去机械厂和其他各种工厂,去看那些宏伟的钢铁巨兽们如何成批的制造出工业产品,哥哥经常会让我自己利用机床来动手做一些小物件,那段时间的确是段很快乐的日子。更多的时间哥哥会让我看书,做题,然后等晚上的时候他来检查作业。当他要出远门的时候,他会把这项工作托付给萨琳娜小姐,其实即使他在家的时候,他也会让我去找萨琳娜小姐。按照他的说法,萨琳娜小姐是500元老中唯一的一位无双国士,无论怎样把我托孤给她都是毫无问题的。事实上哥哥跟萨琳娜小姐并没有多少的接触,即使接触也会探讨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这些东西我那时候都不懂,都是萨琳娜小姐之后告诉我的。其实她当时她对我哥哥毫无征兆的塞给她一个小孩子很不理解,不过那段时间她确实比较清闲,所以很乐意去研究一个小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如何成长的过程。我不知道是确实萨琳娜小姐心地善良如我哥哥所说的国士无双还是纯属巧合,但是那段时间我在他俩的教育下学到和学会了很多东西,我现在仍然无比地感激他们俩。
奥宋帝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前两三年的过程我没什么印象了,大多数的了解还是事后大家的口口相传还有从我哥哥的日记里面得到的。
·············未完待续
······
奥宋帝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前两三年的过程我没什么印象了,大多数的了解还是事后大家的口口相传还有从我哥哥的日记里面得到的。我唯一记得就是刚到临高的第一天晚上,我再野营帐篷里看到头上缠着绷带还渗着血迹的哥哥,在我记忆里,他曾经这幅模样其实从小就出现过很多次,包括左右臂都打过石膏,还有一次是脚踝,至于脸上头上缠绷带更是家常便饭。不过现在我还是能回想起当年哥哥站在海滩上,他脑袋上缠着一圈厚厚的绷带,穿着PLA07版丛林作训服,傍晚的夕阳照在他脸上,经过汗渍的反射看起来熠熠生辉。哥哥拿着一把消防斧指着喧哗嘈杂的海面对我说:小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在很久的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我来到了临高,生活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及时从现在来看那时候的临高不是很现代,但是哥哥之前就曾带我在施工现场呆过,与那些相比,D日之后的临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直到很久之后哥哥带我去了趟临高县城,看到明国的老百姓们之后,我才意识到哥哥之前····
(绝密内容)
········
圣三年发动机行动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十七岁了,并且在哥哥和萨琳娜的教育下,已经学完了高中课程,那时候我不知道我需要从事什么行业,所以只是在各个工厂之间到处乱逛。哥哥那段时间在企划院为发动机行动制定具体计划,整天很忙,所以让我帮他处理些事物。
从现在来看,整个国企改革的步伐其实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哥哥在做计划的同时,不断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计划落实的重要性。而为了促使计划落实,首先要让各部门公司权责分明,其次是具体的奖惩措施。
钱六石日记摘选
“Apr 6, 圣3 晴
今天我在企划院上对国企改革的发言又被完全无视了。难道他们不知道按照他们这样的做法,最后发动机计划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了吗?
是的,从某方面来看确实我们在临高的进展快的不可思议,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压根就是***后国企发展的翻版,整个过程几乎完全一样,现在,我再工厂里已经看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那么多的质量问题仅仅是一个材料不合格就能糊弄的过去的吗?即使有所谓质量检查小组的存在,但是现在百仞和马袅数十家工厂,几万工人,一个质量检查小组顶个屁。在发生的各种质量事件中,各个部委,各个工厂,各个元老互相推诿,安装的骂运输的,运输的骂生产的,生产的骂原料的,原料回个大白眼然后把前几个都骂了。请问,这跟大明北京的崇祯朝廷有什么区别!!!
我想今天没有得到其他几位的关注可能是因为大家在想明天马督工来听取汇报的事了。我需要在明天向马督工汇报的时候把这个思路讲出来。马督工最讨厌昏天黑地打嘴炮的了,我还是从发动机计划上来开始吧,马督工天纵英才,举一反十,有他在执委会上提议,那么这件事情起码在这两年会是一个重大议题,而不是现在光我一个在这里打嘴炮还连个响声都没有了。
汇报的提纲:
1.发动机计划的WBS(工作分解结构)和OBS(组织分解结构)
2.几个主要WBS之间的接口设置
3.对延期完成任务的部门的处罚和对提前完成任务的部门的奖励提议。
4.建议组织几次分阶段的演练,获取计划需要的数据。
5.让督工搞个行政发文,要求各部门对企划院计划工作的配合。”
当时发动机计划在元老院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虽然之前元老院已经在南下和北进之间选择了北进战略,但是在这个战略中,在各个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的争论数不胜数。甚至当年五月初的时候,企划院还没有就签署认可发动机行动的具体步骤。
当时我哥哥做出的第一版计划大概是:
首先在夏季台风季节来临之前,假途灭虢,联合郑芝龙击灭刘香的同时剿灭郑芝龙部,确保郑刘二部无外洋攻击能力。同时派遣特遣舰队,首先在高雄和上海设立桥头堡,补充杭州局的人员和物资,勘测胶东半岛和济州岛沿岸的水文资料,最好借口大风在济州岛建立前哨站。同时,如果条件许可,特遣队应该继续向北,勘测辽东半岛的实况,派出辽东先遣队,与明东江镇及朝鲜政府建立联系,甚至可以远赴海参崴建立前哨站。
之后,在高雄桥头堡建设完毕和郑刘覆灭的同时,派遣大舰队带领民政和建筑骨干扩充高雄堡,开辟临高-高雄-杭州-上海的定期航线。视情况以高雄或者上海为攻击济州岛的前进基地。随后在89月份之间攻占济州岛。在12月来临之前,济州岛应建立一万人以上的检疫营,并囤储相应的物资。
这个是高雄的一个小计划,按照前期探索分队先期登陆建立前哨基地,随后大部队大规模登陆的模式。
(钱六石日记节选,影印版)
Jun 1, 圣 3 阴
尼玛你们搞毛啊,老子四月初做好的计划,到现在还没批准,尼玛要老子改多少遍!!!
老子不干了!!!
尼玛现在都六月份了,快台风季了,广州讨伐战役结束七个月了!!!尼玛海军这半年在干什么!!!!你们他妈吃屎也能吃到台湾去了!!!明天我要向议会提交对海军的弹劾折子。我操,海军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对改组为海岸警卫队和独立海军的命令阴奉阳违,故意拖拉,事实上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绑架了整个元老院。
照这个样子下去,海陆军将来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军阀和军头,这些人作为军队利益集团的代表,将会在未来绑架整个国家,甚至中间会出现新的永远健康!而执委会将军队后勤系统的扩大,会让这个系统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国家,像藤蔓一样从这个组织吸取血液,并且永远不可能剪除。军队,应当仅仅是组织的爪牙和鹰犬而已,决不能本末倒置,而在军队系统中充斥着元老是危险的,所谓的海陆之争完全是无厘头的,我们应当把海陆军中基层的元老全部抽调出来,仅仅维持一个战时的参谋部和司令部已经足够了,另外预谋建立的装备部和后勤部绝对不能向过去一样无所不包,他们应当只负责联络沟通的作用,而真正的装备制造和后勤服务应该由民政部门领导,海陆军作为业主委托实施,国防部作为监督监理检验机构。真他妈受不了这帮傻比了,你说一帮什么都不懂的人非得充大头去当什么军队首长,草,这玩意儿要他们天赋,天赋懂不懂啊,不是光会打嘴炮就能有的。看看狗屁澄迈会战怎么打的!!!希望他们事后组织所有人员学习了的,最他妈狗血的事情就是通过错误的方法获得了胜利,还一直要把这个经验保留下去。老天保佑这帮人关于此事还是清醒的。
md,改计划,改计划,改你妹啊!!!
在四月初的时候,我跟哥哥做的第一版发动机计划由于各个相关单位的反对而遭到了否决。这直接导致整个圣三年所有关于发动机行动的具体计划停留在了纸面上,我们需要一直到十月台风季节过后才能开展整个计划。而那个时候工期就变得极其紧迫,而且事先比较乐观的估计运送至少四十万人出来肯定达不到了。即使十月份之后立即登陆济州岛,然后像三亚一样搞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最后能在孔有德兵变的时候能修成的难民营地容量也不会达到上万。而如何抢运灾民在当时仍然毫无头绪,我哥哥建议在孔有德进入胶东半岛之后,尾随其后和在其前面,将交通方便的村落和城镇的居民全部强制移走。这样到时候明朝官员肯定不会察觉,即使消息走露,也仅仅是孔贼交结髡贼而已。这样在登州-莱州一线离海岸线三十公里内的村落可以全数移走,得到的人口将会在20万-30万之间。显然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建成济州岛前进基地的话,即无法保持充足的运力也无法保持对着三十万人所有的粮食补给。
另外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就是,组织一场更大的登陆活动。
2.关于企业体制改革的最初原因
元老院由于物资准备以及运力短缺等诸多原因,并没有在夏天台风季之前在台湾和济州建立前进基地,我哥一气之下辞掉企划院的工作,加入辽东先遣队,准备去建设他的东北讨虏联军,甚至在出发之前他请裁缝了做了一样的两面六七米长的大旗,上面分别书写:东北讨虏联军和东北奉天讨虏大都督府。他出发的时候伪造的明代关防上用的名字是杨靖宇,他给带的两个归化民用的名字分别是张大帅和张少帅。
在他出发之前,他在临高时报上发表了著名文章:《关于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利用率和扩展人力资源基础的建议》,部分摘录如下:
·····
可以预见,在大陆攻略展开之前的这几年,我们将长期停留在人力资源紧缺的不利状况,为了缓解这个状况,我们又开源和节流两条路能够一起走。
在节流方面,即优化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现在虽然咋一看我们所有的人都很忙,我们所有的归化民也都很忙。但是如我们所熟知,劳力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何况现在远远未达到劳动力百分之百的利用上。
在我们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产业工人,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现在随着我们工业化的扩展和分工的细化,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在这个方面,除了进一步增加机械生产的比例和效率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流水线作业,如果一个人一天只进行一个动作,那么教育他就只需要两分钟。这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用人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且之前的培训周期将极大的降低,对我们的产业迅猛扩张是极其有利的。好吧,关于这方面的废话就不多说了。
我说的重点是在农业和建筑业方面对只具备基本劳动力资格人力的综合利用。我对此的设想是对天地会的结构和临高建筑总公司的结构进行优化,并成立一个新的人力资源中心。如下图所示:
劳务中心属于事业编,下辖净化营,奴隶营,战俘营的所有人力资源,成立一家劳务公司负责招聘和培训劳务人员,并对其进行档案登记和管理,同时为了简化管理,将抽调公社和军队人力资源的统筹管辖权调到人力资源中心。
天地会的组织结构将是一个弱矩阵结构,其中市场部负责调研,开拓市场,寻找客户需求,向客户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与客户签订详实的合同······在此基础上以市场部的负责人为先导,农业研究院做出项目规划,然后项目部向耕种收割各司提出具体要求,之后耕种收割各司再根据自己辖下的任务大小,从人力资源中心雇佣劳力,以及向牲畜中心借调畜力·····
而建筑总公司是一个强矩阵结构,以具体的项目部为主导,根据项目前后期的不同,分为土建,安装,调试等部分,在此基础上,整个建筑公司统筹人力资源的规划。同样向人力资源中心借调人力。
这种变动在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基础上,还能更深地促进市场化的发展和进一步促进各种不同专业的分工。
同时,天地会可以将其市场推广到两广,两浙,南直隶地区,同时劳务公司也可以深入这些地区挖掘劳动力,这些都将促进大陆的市场化发展。
而为了更有效的将这一地区的资金和人力纳入澳宋的辐射范围,我建议在情报处和商业部下成立士绅资产优化增加咨询顾问公司,对大陆的士绅阶层提供最新最高的资产增加优化建议。
·············
'
'
'
3. 电力长征
我哥野心勃勃地准备加入辽东先遣军的想法因为语言,枪械技能以及其他多种原因最终无果而终了。因为在发动机行动期间多次与参与各方发生剧烈冲突,我还记得他在整个行动的调度会议中站起来拍着桌子咆哮:“把殖民部的人全都拉出去突突了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快速发展!”而他对人力资源整合使用的提议不仅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支持,反而在各个部门中间周转了一段时间之后毫无下文。我在这里坦诚这些,并不是想要给我们光荣伟大的共和国抹黑,我是想让大家知道,即使在你们看来高高在上的那些神迹一样的元老,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种冲突和矛盾,甚至严重到无法掩盖的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