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11

【短篇同人】洛宾晓夫楼

[复制链接]

60

主题

595

回帖

1269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69
发表于 2025-3-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冶山矿铁 于 2025-3-23 00:04 编辑

洛宾晓夫楼的建设背景,是第二次反围剿之后,面对临高正值人口爆炸性增长,王洛宾的提议,由于和赫鲁晓夫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就把这个计划叫做“洛宾晓夫楼”。


随着澳宋政权工业化进程加速,归化民数量在几年内激增二十倍。百仞滩畔的棚户区如野草般蔓延,三代同挤十平米窝棚的景象比比皆是。原有百仞公社b型民居,建造周期长达半年,而龙豪湾旅馆式的“精英建筑”虽极尽奢华,每平方米造价却抵得上归化民全年工分。住房矛盾逐渐演变为威胁元老院统治根基的社会危机。

百仞公社的B型民居,所有的房子围成四方形的,一共分38户。每户有16平方米见方的二层,房顶另有10平方米的晒台和6平方米的小屋,结构有点象联排别墅。四角的角楼一层设有公用厕所。废水和排泄物用管道通入沼气池。房子中间是400平方米的晒场,中间设公共水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然修筑了三层,而且综合考虑了防卫阳光,但是由于临高本身的水泥预制板质量不过关,三楼的人如果有一桶水倒在了地上,很容易就顺着水泥板的缝隙漏到了二楼,二楼的人如果在家里夫妻吵架,拌嘴闹事,也很容易吵到一楼。这种情况下的邻里关系也不好相处,况且为了修建这样的A型,B型宿舍楼也耗费了很多水泥,可是随着发动机行动,大量人口涌入,住宿条件极端缺乏。

在这种情况下,王洛宾出于关怀临高底层人民的高尚情操,本着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的态度,提出了赫鲁晓夫楼。。。啊,不对,洛宾晓夫楼设想。

相比较洛宾晓夫楼而言,传统临高的房屋楼房的建造成本巨大。临高的建筑,首推龙豪湾旅馆。旅馆为一栋五层楼新古典主义红砖建筑,拥有三间餐厅和四十八间客房。内部装修全为“澳洲式”,地板、自来水、浴室、抽水马桶自不必说,还首次在民用建筑里安装了全电灯照明,安装了人工开行的电梯。门厅为三层挑高的式样,穹顶上绘制有巨幅天顶画《来自大海》,大堂中央的一大两小三盏多层枝形水晶玻璃大吊灯。在电灯的加成下,光华万丈,璀璨夺目。正对旋转大门的,是一座巨型紫檀木雕花屏风,屏风上绘制着巨型山水画《毗耶春晓》:一轮红日正从毗耶山上升起,山上山下林木葱茏,百花齐放,远处文澜江蜿蜒流过。端的是气势磅礴。

只看了几眼,第一次来到临高的吴毅骏便心中暗道:果然有不臣之心!然而他马上又纠正自己,自言自语的赞叹道:此乃开国之气象!

旁边的土著导游陈小兵,不由得感慨,元老们说的没错,只要入关,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是夜雅集,吴毅骏在洒金笺上写下:
《临高夜宴》
万斛鲛珠泻玉京,重楼直上接星衡。
琉璃幻作山河影,铁骨能擎日月明。
欲问仙槎来处路,却闻机杼下方声。
今宵醉卧云台上,始信人间有太清。

席间侍者端来冰镇荔枝露,铜盘里白雾缭绕如仙境。一个广东南海县的举人突然拍案:"诸君可曾留意那些民居?"他展开白日速写的图样,百仞公社的B型号民居联排小楼在羊毫下纤毫毕现:"角楼守望,晒场如棋,这般格局暗合八阵图玄机。更奇的是沼气池竟能化粪为炬,可比诸葛木牛流马。"

吴毅骏踱至露台,望着海滨大道蜿蜒的煤气路灯,忽然想起扬州盐工蜷缩的芦席棚。他摸出怀中的《营造法式》,就着月光在扉页补了首绝句:
《观澳宋民居有感》
青砖垒就小乾坤,十户相连若比邻。
莫道寒门无气象,夜来沼气照书人。

当然,装逼遭雷劈,第二天一大早,龙豪湾的宾客都知道,昨夜,那位喝醉的举人,诗兴大发,在旅馆雪白的石灰墙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借着月色,留下一首诗,旁边宾馆服务人员,报警之后,这位举人被处罚款十元,责令重新粉刷墙壁,并进行爱国卫生教育。

粗坯就是粗坯。想要效法宋江题反诗,没想到元老们根本没文化,看不懂这种“押司题壁”的文化人cosplay,直接罚款十元。

除了花费巨大以外,面对广州慈善堂和杭州,济州岛源源不断送来的人口,临高的人口直接面临爆炸。要知道当时文澜河出现了大量的棚户区,有房的普通民众也只能几代人一起挤在“老破小”的房屋中,甚至归化民干部有时也会因争夺住宅大打出手,住房的匮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王洛宾于1630年提出“工人新村”构想,工人新村,本质上是元老院,为了解决归化民,尤其是工人们获得感,幸福感,为了论证元老院制度的伟大光荣正确,尤其是在元老院治下的四个自信,由元老院主席王洛宾亲自关怀,执行的一项民生工程。

对于土著而言,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元老们,总是喜欢把工人新村叫做“洛宾晓夫楼”,至于被人口贩卖到临高的几个东欧斯拉夫大洋马,在文理学院跟着董寒山学了半吊子的汉语,觉得这个“洛宾晓夫”,很熟悉,却不懂得什么意思。

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台湾的国民党老兵,在两岸开放了探亲政策之后,他从台湾回到了大陆,他是一个上海人,他重新来到上海之后,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小时候居住的小巷子,房屋基本没有怎么变过,只不过是木头的棚子变成了砖瓦的房屋,依然是棚户区,他转了一圈,百感交集之后,觉得尿急,又循着自己的记忆,在小巷子里找到了公共厕所,打开大门,发现连尿桶都没有换过,依然是自己小时候那个破破烂烂的大木桶。

从这个角度上说,上海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虽然经济有着长足的发展,但是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居住环境并没有得到全面彻底的提升,元老院之下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考虑到临高建筑总公司从来都是忙的脚打后脑勺,所以如果想要大面积改善临高地区的住宿情况,必然要选择一些工作简单,容易操作,方便上手,甚至可以发动群众一起操作的楼房修筑工艺,这些楼房要求整齐划一,方方正正,也方便规划,方便使用在这种条件下,工人新村开始动工。

工人新村的施工,其核心在于“预制三板法”:屋顶板、墙板、地板均在博铺预制厂批量浇筑。采用火山灰混凝土替代传统三合土,内置交叉竹筋骨架增强抗压性。标准板件长六尺、宽三尺,边缘预留榫卯接口,运输至工地后由六名壮工半日即可拼合成屋。

工人新村位于临高老县城和南宝中间的地方,这个地方耕地面积较少,不怕浪费土地,靠近临高城铁,交通方便,也适于工人们上下班通勤,在清理了这一带的树木杂草之后,平整了土地,临高建筑总公司考虑到海南地区台风暴雨的情况较多,建筑公司索性在打地基之后,运来土方,把整个工人新村地区的地面彻底垫高1m左右。

其次,工人新村的房屋统一设定为长方形,方便使用水泥预制板快速组装。直接使用水泥预制板,考虑到临高暂时没有起重机,所以水泥预制板被划分成了有门的一面,有窗的一面,无门无窗的山墙两面。

在水泥预制件制作好之后,直接运到工人新村,连着打好了地基,如同拼拼图一样,直接把水泥预制件组装好,同时,在两边需要补充受力承重的地方,补上砖头,安上门窗,最后上面再盖上瓦片,这种瓦片也不是常见的传统的小瓦,而是按照八九十年代乡村常见的大型瓦片烧制好的。

平房每排有20间,每排房屋之间的间距很大,对此,王洛宾晓夫的要求是,如果房屋倒塌,依然要留有足够的空隙,可以供救援人或者消防车辆通行,所以房屋的间距也设置的比较大,在工人新村的中间预留下了一个空旷的广场,晚上可以放电影,同时由于分配给每个工人的房间没有预留上下水,也没有灶台,所以在工人新村里面,设置了老虎灶,公共厕所,公共浴室。

洛宾晓夫楼严格遵循《1631年工人新村营造则例》:
标准户型:  
甲型:二十四平米(一卧一厅)  
乙型:三十六平米(两卧一厅)  
丙型:四十八平米(三卧一厅,限三级以上技工申请)
结构参数:墙板厚三寸,内置双层竹编网;屋顶板设瓦楞状导水槽;地板下预留几根管道,方便后期设置上下水,沼气,电路

工人新村,中间设置若干个井台,同时修筑水塔,给公共食堂,公共浴室提供自来水。在井台的井栏,都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宣传语,后来,澳宋小学收录了一篇课文,名字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王主席亲自过问下,单栋丙型住宅(48平米)建造耗时六个工作日,而千人规模社区(200栋)完工周期则需要二十七个日 。为加快进度,甚至动用蒸汽起重机吊装屋顶板,引得围观归化民高呼“铁龙降世”。

赫鲁晓夫在担任莫斯科书记期间,就着手搞了赫鲁晓夫楼的早期型号。首批住户入住月余即暴露出诸多问题,在临高位面,洛宾晓夫楼,也面临着一模一样的困扰。

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筒子楼,就有噪音问题。赫鲁晓夫楼的早期型号k-7,就存在噪音问题。同时,使用水泥预制板,雨季时板间缝隙渗水,这些问题都在早期临高存在。

虽然有缺陷,1633年的满意度调查显示,87%的归化民认为“较原窝棚有天地之别”。到1635年,临高境内已建成“晓夫楼”社区四十七处,容纳人口超十万。

《临高快报》社论如是评价:“当紫檀屏风上的雕花还诉说着旧时代的审美执念,洛宾楼里整齐排列的沼气灯,已照亮了人类居住史的新纪元。”  

除了王主席,马督工对此也是一路放行,大开绿灯。由于工人在临高工人新村集中居住,在临高第一波婴儿潮之后,绝大多数孩子或者需要上幼托班,或者需要上小学。马逆觉得自己的社会化抚养的计划,终于可以付诸现实了。在马督工的游说下,工人新村小学,工人新村幼儿园,工人新村托儿所,也开始提上计划。

这倒是个迫在眉睫的现实,毕竟工人自己出去上班,总不能带着孩子吧,绝大部分在发动机行动中,从大陆裹挟来的难民,很少有全家齐齐整整的到海南来的。这些难民或是遭遇天灾,或是遭遇兵火,冰天雪地里,老弱妇孺很难抵达元老院设置的补给点。只有青壮年,九死一生的情况下才能抵达临高。

21世纪大家带孩子的时候习惯性的指望老人,马督工认为这种行为简直是一种病态,社会化抚养,不应该把抚养孩子的权利委托给每个家庭,而应该集中起来,由政府出面,所以围绕着工人新村的几个学校快速的建立起来,当然对于执委会来说这是让临高的群众增强获得感,增强了幸福感,增强元老院作为世界人民的大爸爸责任感的好机会,所以执委会没有人反对,反正工人新村小学只需要归化民教师去扫盲,元老教师时不时的去指点一下就可以了。

随着工人新村二期,三期,四期如火如荼的扩建,在临高城铁的另一侧,临高很多商馆店铺,也在这里设置了自己的物流点,临高城里寸土寸金,百仞城更是不用说,十年前髡贼们刚刚开始搞百仞城,这一带的土地就开始价格逐年上涨,所以把门店设置在东门市,把仓储设置在远离老县城的地方,是很多商家开始采取的措施。

工人新村周围,地区价格便宜,方便运输,同时又靠近工人新村,方便通勤。家里的老弱妇孺白天带带孩子,晚上可以到仓库里兼职打包打工,就好像21世纪,小区家楼下,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小超市,小超市里面总是那么一两户人,或是老人,或是妇女,一边给超市上货,一边带孩子。


临高女仆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中心
              首席检定员
        文理学院门房秦大爷

3

主题

91

回帖

19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5-3-23 02: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写的很好,就是感觉有点混了,看到一半都没太搞懂到底是同人还是设定讨论,而且我觉得可以稍微扩一点加进去点元老院经典类犬搞笑情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95

回帖

1269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69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7: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ACR 发表于 2025-3-23 02:19
好好好写的很好,就是感觉有点混了,看到一半都没太搞懂到底是同人还是设定讨论,而且我觉得可以稍微扩一点 ...

因为龙豪湾和b型民居本来就是抄的原文,所以会有点文风混淆
临高女仆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中心
              首席检定员
        文理学院门房秦大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95

回帖

1269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69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7: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水不忘挖井人》

清晨的阳光洒在工人新村第三社区,王小满提着木桶蹦蹦跳跳来到中央水井。六角形的青石井栏上,七个工整的大字在露水里泛着光——吃水不忘挖井人。

"爷爷,这字是什么意思呀?"小满踮脚摸着冰凉的刻痕。正在打水的张大爷放下辘水桶,布满老茧的手掌抚过井台:"这得从五年前说起......"

井水在晨光里晃出一圈圈金波。张大爷说,当初这里还是片芦苇荡,新来的归化民们要走上二里地,到文澜江边挑浑水喝。"那时候啊,元老院派来穿蓝布衫的技术员,扛着铁管子满滩涂转悠。有天晌午,突然听见轰隆一声——"

小满睁大眼睛,看着爷爷模仿当年情景:二十多个工人喊着号子,用铁锤把三丈长的铁管夯进地底。铁管接成长龙,汩汩清泉从第八节管口喷涌而出。技术员的手掌被麻绳磨得鲜血淋漓。

"现在咱们新村十二口井,都是元老带人用'冲击钻井法'打出来的。"张大爷掬起一捧井水,水里游着细碎的阳光,"你看这井栏石料,是机械厂用蒸汽锤凿的;铁皮水桶,是五金车间冲压的;就连井绳......"

小满突然发现,水桶上缠着的不是普通麻绳,而是造船厂特制的三股绞缆。井台四周的水沟里,陶管正把溢出的井水引向公共菜地。

"明天上学,记得给技术员王叔叔敬个礼。"爷爷把盛满的水桶递给小满,"就像咱们喝的每口水,都带着挖井人的汗珠子。"

傍晚的扫盲班上,李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同心圆:"同学们,井水滋养我们的身体,挖井人的精神滋养我们的心。你们看——"粉笔圈出沼气站、扫盲学堂、公共食堂,"这些全都是新时代的'井'啊!"

月光爬上井台时,小满把新学的字写在沙地上。七个歪歪扭扭的字迹闪着微光,像七颗浸在水里的星星。

(本文收录于《澳宋国民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配有插图:穿背带裤的归化民工人正在操作蒸汽动力钻井机,背景是排队取水的妇女儿童)
临高女仆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中心
              首席检定员
        文理学院门房秦大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

回帖

10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08
QQ
发表于 2025-3-23 1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要叫“晓夫”?归化民问起来怎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95

回帖

1269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69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正康 发表于 2025-3-23 15:04
为啥要叫“晓夫”?归化民问起来怎么解释?

因为这种楼房,就叫赫鲁晓夫楼
临高女仆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中心
              首席检定员
        文理学院门房秦大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

回帖

10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08
QQ
发表于 2025-3-23 18: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冶山矿铁 发表于 2025-3-23 18:27
因为这种楼房,就叫赫鲁晓夫楼

这个我知道,问题是要怎么和土著们解释?澳宋时空没有赫鲁晓夫这个人,元老中也没有谁叫“晓夫”的。
为什么不直接叫“王洛宾楼”或者“洛宾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回帖

94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3-24 08:4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破烂尿桶的事怎么如此熟悉?是不是马逆点知乎回答提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回帖

133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33
发表于 2025-3-24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正康 发表于 2025-3-23 18:57
这个我知道,问题是要怎么和土著们解释?澳宋时空没有赫鲁晓夫这个人,元老中也没有谁叫“晓夫”的。
为什 ...

晓夫字面意思就是光明的劳动者,象征元老院像太阳一样照亮劳动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8

回帖

2007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2007
发表于 2025-3-24 10: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新坑,然后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5

回帖

101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01
发表于 2025-3-24 17: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谨和SchiSan 发表于 2025-3-24 09:23
晓夫字面意思就是光明的劳动者,象征元老院像太阳一样照亮劳动者

这个解释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回帖

110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0
发表于 2025-3-24 18:5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4-4 05:24 , Processed in 0.0958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