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第三章 会议,新时空的时间与地点
秦小苏的广播讲完了。指挥决策小组4人也各自在潜艇上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指挥部的小会议桌前。这次,林秀轩还带来了随艇专家小组的组长,武永乐教授。 武教授似乎还是第一次走进潜艇的决策部门。“哟呵,这么狭小啊?”武教授惊讶的目光到处乱扫,“没什么对我保密的吧,那我就随便看看了?” 艇长程大洋大校作了个“请随意”的手势,把武教授让到了同相小巧的座位上。 “武教授,能不能透露一下,这次我们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我也就随便一问,如果保密就算了。”副艇长褚艾云还是想趁机的刨个根,多问一句。 小会议室的确很狭小,都进来之后,特战队长林秀轩见座位被武教授占了,他只好站着听大家讨论。褚艾云发现林大校没地方坐,便把自己的座位让了出来,可林大校又把褚副艇长按回了座位。 “我们的任务,……”武永乐教授看了在场的四人小组,“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这次就是实地验证一下,利用海底重力梯度异常区域,激发虫洞的可能性。——很显然,方法是可行的。” “那么,——”褚艾云副艇长试着问,“我们可以回去了?” “不能。暂时恐怕不行。”艇长程大洋翻看着刚才的巡检结果,“机电长舒平和损管维修组的同志们检查之后发现,虽然艇上各大系统都没有损坏,但因为缺少一种关键的保险丝,我们的核反应堆暂时无法提供动力。而且——暂时无法维修。因为备件也离奇地坏掉了。而没有核反应堆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无法激活虫洞。” “还好。至少比你那本《残阳帝国》里的419潜艇情况要好得多。”特战队长林秀轩大校双手扶着副艇长褚艾云中校的椅子,半调侃地说。“那本书里,我们可是跑上海滩找造船厂、抢黄金、……” “你还别说。”艇长程大洋大校还在翻看手里的笔记。“机电长舒平说,那种关键的保险丝,大部分结构是高纯度的黄金。——说不定我们真得出去找点黄金回来。” “这个时代的上海有造船厂吗?”政委潘春华上校突然问道,“我们能确定现在是什么位置、什么时代吗?”潘政委的目光扫过大家,之后停在武教授身上。 武教授似乎有点慌乱,“我让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检测了,现在只能说,各种物理参数与在地球上一致,现在只能确定,我们还在地球上。” “我们都是海军,测定位置坐标,是基本功,大家应该都会吧? “测定经度需要精确的航海时间,而高精度航海钟,在穿越虫洞那一刻起,它显示的时间,已经没有了意义……”政委低着头,似乎在思考。 艇长敲了敲耳机,打开通讯模块,“我是艇长程大洋,呼叫领航员陶建设!”一会儿,通讯接通之后,艇长向负责导航的领航员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领航员陶建设在低头思索几分钟之后,从程大洋的耳机里传来了他的回复,“没问题。我们可以观测月球、各大行星的运动,进而确定时间,有了准确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测定准确的经伟度了。 “——事实上,刚才上浮时,我和导航组的同志已经初步观测过了。现在天还没有黑,能看清的只有月亮,木星和金星勉强能看见,观测误差有点大。 “以现有的观测数据,结合潜艇上的高精度天文数据库,经分析测算,得到的时空定位精度是,时间误差不小于10分钟、位置误差在南北方向不小于10海里、东西方向不小于30海里。甚至有可能达到上百海里的误差。 “——若需进一步提高精度,需要入夜后,仔细观测月球、木星、金星和其余几颗行星的位置和状态。最终精度能到时间误差十秒级、位置误差不超过一海里。” “这也行?”武永乐教授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声音,“那就是说,现在可以确定我们穿越的年月了?不会有不同的年份拥有相同的星象吧?” “不会。事实上,18世纪的水手,就熟练地观察月相来确定船只在海上的位置了。”耳机里陶建设的声音平静地解释,“以我们出发前的时间为基准,至少前推一万年、后推一万年,天象不会重复的概率是99.99%。一万年之外,以现有的天文观测精度,各种天体对大行星的影响积累越来越多,误差越来越大,时间再长就不好说了。” “你就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年份、位置在哪儿吧。” “163X年,位置仍然在南海,不过,离我们出发的位置稍微有点儿远。而且误差有数十海里。”领航员陶建设很确定地说。“——我们可以尽量准确测定月球的位置和月相、还要多观测几颗行星,这样才能提高测算精度。” “果然是明朝末年。”林秀轩和武永乐教授对视一眼,“前期调查,这个海南临高的穿越公司,曾在网上发贴说,找到了一个通向明朝末年的虫洞!”
潜艇在通气管深度依靠柴油动力航行,几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声纳上发现的那群可疑船只几十海里外的地方——声纳估计,那是大约8到9条木制船只,其中两条可能有蒸汽动力。但现在仍然没有进入目视距离,仅仅依靠升起的电子桅杆和雷达设备远距离探测——这并不是潜艇的强项。 海面似乎风平浪静,这给声纳和雷达探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对方没有反潜能力的话,林秀轩甚至打算让潜艇上浮水面,然后放飞无人机,近距离侦察。但程大洋觉得暂时还没必要冒这个险。只要他们有只望远镜,就能很容易发现刚起飞不久、尚未升高到足够高度的无人机。 一会儿,声纳室报告,远处的船队似乎隐约分成两队,好像正在对峙。船型基本上可以确定,大概是300到500吨量级的木制风帆船,或许那两艘使用蒸汽机的更大一点,但应该不超过800吨。 潜艇改变潜深,升起了潜望镜,放慢速度,一点点靠过去。风和日丽的洋面上,太阳西斜,似乎距离落日还有那么一段时间。天空中,几颗亮星已经在依然明亮的蓝天中现身,星空的样子初步呈现。 远处的船只慢慢从天海一线出现,一开始只是几根桅杆,从海面上冒了尖,然后,船身也从地球曲线后面显现出来。的确是几艘风帆船,大致是17世纪的样子——除了那两艘超越时代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船只之外。
餐厅被当成临时会议室,艇长程大洋召集几位部门负责人,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同志们。”艇长程大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我们404艇这次出海,就是配合林队长和武教授的研究工作。原本,在证实了海底高压、重力梯度、空间引力与电磁环境微环境下开启虫洞穿越时空的可行性之后,我们就可以返航了。但是,现在出了一些小问题。……舒平同志,你来介绍一下吧。” 负责潜艇动力部分的机电长舒平站起来,翻看自己的随身手册。 “坐。坐下说。”却被艇长程大洋要求坐着讨论。 舒平坐下,然后向各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简单说,我们潜艇没坏,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出问题。就算有一些小问题,我们也有备件,维修组的同志们正在加紧时间更换。可是,有一种关键的保险丝坏掉了,确切地说,在整个电路上,有6个同型号的保险丝一起坏掉了。这种保险丝,功能是调节反应堆输出的电力大小,避免不正常的电量输出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坏。我们也带了备件,可我们带来的24只备件,在零件仓库、包装完好的情况下,也很离奇地坏掉了。……很遗憾,我们维修组的同志研究之后,发现很难修复这种保险丝。” 舒平合上维修手册,“简单说,我们因为损坏了一种关键保险丝,而无法使用反应堆的电力。可没有反应堆提供的强大能源,武教授他们那种仪器就无法启用,总之,我们暂时被困在了这个时代。——我的话完了。”
潜艇放慢了速度,在潜望镜深度,慢慢靠近那几艘风帆船。太阳已经落山,海面上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平静得像个湖泊。夜空中繁星满天,月牙的光亮照在海面上,也照在远处几艘帆船上。
餐厅的会议还在继续。 “机电长同志,你那保险丝……长啥样?能不能让我看看,或许……我可以伪造几个?”说话的是一名特战队员。 “伪造?”副艇长褚艾云听着这词儿有点疑问,“你是说,造个假的?” 特战队长林秀轩插话向大家介绍,“这是我们队的贺明同志,担任无人机操作手,兼装备维修和……伪造物品。——比如为了混进一些地方,伪造点证件、门禁卡、钥匙什么的,这是贺明的专长。” “你行吗?这玩意儿……”机电长舒平从随身的手提袋中取出一件看起来极为复杂精密的零件,“这就是那种保险丝,已经烧毁了。它结构极为复杂,使用了大量高纯度的黄金,可现在……黄金已经烧成了一坨……” 贺明接过保险丝翻看,之后又把它交给了另一名特战队员,通讯员秦小苏,负责通讯、窃听、情报破译什么的,对改装零件也有一些研究。 贺明轻松一笑,“这玩意儿我伪造过。——美国的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攻击核潜艇上有个跟它差不多的东西,闲着没事儿我帮他们换过。” “啥?”褚艾云好像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你说啥?美国,康涅狄格号?前几年撞上海底山峰那艘?你帮他们换过零件?” 贺明一脸坏笑,“对,就那艘,号称撞山了,其实,……”贺明看看队长林秀轩,感觉自己好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林秀轩好像习惯了站着开会,虽然餐厅的座位不少,但林秀轩仍然站在众人身后,“没啥保密的,都是自己同志。——那次趁着它停泊澳大利亚的机会,我们小组摸进去,给它添了几件设备。为了不让他们发现电力输出功率不对,我们贺明同志把这种调节限制电量输出功率的保险丝,给它拆了,然后伪造了个假的装上去。” “不是,你等会儿,”副艇长褚艾云伸手好像要阻止林秀轩讲话,“你们摸进了人家的潜艇,还,伪造了零件装上?这情节,我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贺明仍然一脸坏笑。“我给他们添置的零件可不好找,他们找了几个月才找到,想拆掉我伪造的设备,哪那么容易拆呀,可能他们不小心触发了我留下的一点小陷阱,然后整个潜艇就失稳了呗。” 作战长陆大成这才反应过来,拉长了声音琢磨,“哦——,原来是你们干的。我说呢,那次我们419艇在海底跟它捉迷藏,差点就要逼着他们上浮了,突然发现那潜艇好像喝醉酒了似的,到处打转,之后一个不稳定,就撞到了什么东西。……然后就主动上浮了。我们的捉迷藏游戏也玩不下去了。”
“行了行了,说正事。”艇长程大洋平息了餐厅里欢快的气氛,“那你看看,制作这种保险丝,需要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