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iter

【原创】穿越冥河 第七版 欧陆阴云 机遇与风险 2025-10-9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S:各位可以看一下第一板块的图(个人觉得挺适合做背景板的)
有什么想看的场景也可以说出来,我去试着加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高时报》国际新闻版
1689年12月讯
欧洲大陆的战火在这个初冬非但没有显露出平息的迹象,反而随着法王路易十四那永不满足的野心,向着更深远、更残酷的方向蔓延。当时间的指针滑向1689年的11月,战争的焦点再次回到了烽火连天的莱茵河地区。此前,法军主力因西线的沃尔库特决战而短暂东调,如今,在彻底粉碎了荷兰人的野战军团并俘获其统帅威廉三世后,太阳王毫不犹豫地将他的胜利之师重新指向东方,意图一举解决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心腹大患。战争的洪流,裹挟着法兰西的荣耀与毁灭,向着德意志的腹地汹涌扑来。
11月初,经过短暂休整和兵力补充的法军莱茵军团,在几位功勋卓著的元帅指挥下,跨过已是深秋寒意的莱茵河,向神圣罗马帝国的防线发起了新一轮排山倒海般的攻势。然而,与法军高昂士气和严密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帝国军队的抵抗竟出乎意料地软弱无力。在多个战略要点,帝国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曾经在巴登的路德维希·威廉伯爵领导下一度稳住的战线,此刻仿佛冰雪消融般瓦解。要塞的守军在法军炮声隐约可闻时便已军心涣散,野外遭遇战中,帝国线列步兵往往在法军一轮精准的排枪齐射和随之而来的刺刀冲锋下便告崩溃。溃散的士兵填满了通往后方的小道,恐慌的情绪以比法军进军更快的速度在德意志各邦国间传染。这种大规模的溃败,并非源于法军采用了何等新奇战术,其根源更深层次地埋藏于帝国复杂而低效的诸侯联邦体系、长期战争带来的财政枯竭,以及沃尔库特惨败后弥漫在整个同盟上层的失败主义情绪。法军的铁蹄,正轻松地踏过原本被视为天堑的莱茵兰土地,兵锋所向,似乎已无可阻挡之力。
面对欧洲大陆力量平衡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向法国倾斜,远在东方的澳宋帝国元老院,再也无法安坐于单纯的“观察者”席位。在公开声明继续呼吁克制与人道的同时,一套更为积极、也更为复杂的干预组合拳开始悄然打出。首先,在商业与金融层面,澳宋动用其遍布欧洲的贸易网络与深厚的金融影响力,向阿姆斯特丹的商业寡头们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其在荷兰的代理人与商业伙伴,澳宋明确传递了希望荷兰共和国继续抵抗的信息,并暗示任何过早与法国单独媾和的行为,都可能危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庞大利益以及与澳宋的巨额贸易往来。与此同时,类似的外交与商业游说也在马德里宫廷展开,澳宋试图支持摇摇欲坠的西班牙帝国继续留在战争阵营中。然而,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些努力收效甚微。沃尔库特战役的创伤和领袖被俘的打击,已让荷兰寡头们的勇气降至冰点,他们对遥远的贸易承诺兴趣寡淡,更关心的是如何保住眼前的财富与身家性命。西班牙的摇摆也并未因澳宋的鼓励而停止,其衰弱的国力使其难以承受更多的战争负担。
正是在这种外交与经济手段似乎难以立即奏效的情况下,澳宋元老院做出了一个更具威慑力的姿态——展示武力。根据本报从多个海军及航运渠道确认的消息,近半个月来,澳宋帝国海军的一支特混舰队,包括数艘最具威力的、装备有重型线膛炮的蒸汽动力战舰以及若干辅助舰只,已经开始在英吉利海峡的比奇角附近海域进行集结。这些舰只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与皇家海军传统的白色风帆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意图不言而喻。临高军事观察家普遍分析认为,此次舰队集结的核心目的,在于对法国进行直接的武力恐吓。澳宋海军以其蒸汽动力带来的高航速、不受风向制约的机动性以及远超各国海军标准的猛烈炮火,对仍以风帆战舰为主的法国海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比奇角展示肌肉,澳宋是在向凡尔赛宫传递一个清晰无误的信号:倘若法国的军事行动威胁到澳宋的战略底线,帝国海军有能力,也随时准备切断法国与大西洋彼岸殖民地及海上贸易线的联系,这对于严重依赖海外资源的法兰西王国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这一举动,标志着澳宋的欧洲政策已从“幕后运作”升级为“前线威慑”。
针对此刻极度紧绷的欧洲局势,帝国军事学院的资深分析家们向本报提供了他们的专业评估。他们认为,尽管法军在陆地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其战略态势实则已悄然步入一个高风险的关键节点。“法国现在面临一个严峻的时间窗口问题,”一位要求匿名的分析家指出,“澳宋舰队的集结是一个强烈的外部干预信号。路易十四陛下要么必须赶在澳宋可能进行更实质性武力干涉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摧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继续战争的意志和能力,快速解决陆上战事;要么,他就必须在当前军事胜利的顶峰,为奥格斯堡同盟各国提供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体面的和约。” 分析家们进一步阐述,速战速决意味着法军需要在严冬完全降临前,取得一场甚至超过沃尔库特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迫使维也纳求和。否则,战争一旦拖入1690年,旷日持久的消耗、澳宋可能对同盟提供的军事援助,以及悬于海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都将极大地消耗法国的国力,甚至可能逆转目前的胜势。换言之,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并未赋予法国无限的行动自由,反而为其设置了一个残酷的倒计时。
而在澳宋帝国元老院方面,其公开声明也开始出现微妙但关键的转向。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元老院外交委员会发言人首次明确提到,“帝国正以深切的忧虑关注欧洲战事的发展,尤其担忧持续的冲突可能导致广大平民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发言人继而强调,“基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基本人道原则的立场,澳宋帝国将密切关注局势演变,并保留在必要时采取一切措施以保障上述原则得以维护的权利。” 这份声明,首次将“人道主义危机”这一概念引入欧洲冲突的语境,并为澳宋后续可能采取的、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必要行动”提供了法理与道德上的铺垫。这被广泛解读为元老院在为可能升级的干预行动做舆论准备,一旦法军越过某条未言明的“红线”,例如试图彻底摧毁荷兰共和国或进军帝国核心区域,澳宋的“必要行动”可能将从海峡上的威慑转变为更直接的介入。
通过多方渠道,本报尝试接触了与澳宋外交圈关系密切的匿名人士。该人士透露,元老院内部对于欧洲局势的紧迫性已有高度共识,但在具体干预程度上仍存在分歧。“一部分元老认为,我们的威慑姿态足以让路易十四清醒,迫使他回到谈判桌前。而另一部分则主张,必须做好在来年春季向同盟国家提供直接军事援助,甚至与法国发生有限度海上冲突的准备。比奇角的舰队,既是给法国看的,也是为我们自己可能的后续行动投石问路。”
纵观全局,1689年岁末的欧洲,正站在一个决定未来百年命运的十字路口。法军的军靴踏碎了莱茵河畔的冻土,而澳宋战舰的蒸汽则笼罩着英吉利海峡。一边是陆权霸主的锋芒毕露,一边是海权新贵的威慑警告。是路易十四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在澳宋彻底介入前逼迫欧洲屈服?还是澳宋的威慑与潜在干预能为摇摇欲坠的同盟赢得喘息之机,将战争拖入对法国不利的持久消耗?抑或是各方能在武力均衡的恐怖下,寻找到一份并非完全基于征服的和平?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1690年即将到来的风雪与波涛之中。本报将持续为您发回来自第一线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5

回帖

499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499
发表于 昨天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投币,速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iter 于 2025-10-8 22:59 编辑

《临高时报》国际新闻版
1690315

随着春天的气息逐渐笼罩欧陆,一场持续近两年的血腥战争终于在这个季节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与结局。去年岁末,当法军的兵锋在莱茵河畔与荷兰平原上所向披靡之际,澳宋帝国以愈发坚定的姿态从幕后走向台前,最终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这场冲突画上了一个充满争议的休止符。整个和平进程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戏剧,从最初的调停倡议到最终的条约签署,每一步都深刻烙印着澳宋帝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与务实战略考量。
这场和平序曲始于168912月一个寒冷的日子。澳宋帝国元老院经过连日紧张的闭门磋商后,通过其驻欧洲各国使节,向交战各方发出了一份正式照会,首次公开宣布“基于对恢复欧洲和平与稳定的人道主义关切,以及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共同愿望”,帝国愿意“以公正、中立的立场,充当交战各方之间的调停人”。这份措辞严谨的声明,明确要求法国方面“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进攻行动”,为和谈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一举动,并非空穴来风,它紧随澳宋海军在比奇角的威慑性集结之后,是武力恫吓之外的政治延伸。声明一出,立刻在欧洲各国宫廷引发了巨大反响。对于精疲力竭、屡遭败绩的奥格斯堡同盟而言,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而对于志得意满的法兰西,则是一个必须严肃对待的信号——这意味着,任何进一步的军事胜利,都可能面临来自东方帝国的直接政治挑战,甚至潜在的军事干预风险。
令人颇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到了16901月,曾经攻势凌厉的法兰西大军,真的在广袤的战线上逐渐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法军下达了明确的指令,各军团开始转入防御态势,主动巩固其既有的战线,不再寻求与溃退中的联军进行决定性会战。战场上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被一种诡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寂静所取代。这一战略转变的背后,蕴含着凡尔赛宫复杂而无奈的算计。一方面,持续的高强度战争对法国的财政和人力造成了巨大消耗;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是澳宋帝国所展示出的海上绝对优势与干预决心,迫使路易十四及其顾问们必须重新评估战争的成本与收益。在陆地上,法兰西陆军或许无人能敌,但在浩瀚的海洋上,澳宋的蒸汽铁甲舰队足以切断法国的海外生命线,并将其封锁在欧洲之内。继续进攻所能获得的领土收益,可能远远无法抵消与一个新兴全球强权发生直接冲突所带来的战略风险。因此,固守战线、暂停进攻,既是对澳宋调停倡议的一种回应,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旨在为即将到来的外交博弈积累筹码。
在这一相对缓和的氛围下,由澳宋帝国全力促成的和平会议,于16902月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这座古老的欧洲城市,一时之间成为了各方外交官、政治家与军事家云集之地。会议在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中展开。澳宋首席谈判代表、元老院外交委员会资深元老张志峰阁下,以其一贯的冷静与坚定,主导着谈判的进程。会议的焦点,自然而然地集中在领土归属这一核心问题上。出人意料的是,此前气势汹汹、要求吞并大片荷兰与德意志领土的法兰西王国,在谈判桌上却表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克制”。在澳宋代表的持续压力下,法国最终提出的领土要求,被严格限制在了“澳宋介入调停之前,法兰西军队实际有效控制的战线之内”。具体而言,这包括了在莱茵河—普法尔茨以西的广大区域,这部分是法军在1688年至1689年初的攻势中占领的;以及,在决定性的沃尔库特战役后,从荷兰共和国手中夺取的部分边境地区,但远非其最初觊觎的荷兰核心省份。这一要价,与法军全盛时期的军事优势相比,显得颇为“谦逊”。
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和平方案,在凡尔赛宫内部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许多法国贵族与军官视此为一种羞辱,认为胜利的果实被澳宋粗暴地剥夺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宫廷成员在会后向本报记者抱怨道:“我们在战场上赢得了每一场重要的战役,我们的军队站在了敌人首都的门前,然而,我们却要在谈判桌上,像一个战败国一样,放弃我们凭勇气和鲜血换来的土地。这根本不是和平,这是在澳宋枪炮威胁下的投降。” 然而,尽管不满情绪弥漫,理性的声音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法国海军部的秘密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法国海军在面对澳宋以蒸汽动力为核心、装备着重型线膛炮的舰队时,“毫无胜算”。一旦爆发海上冲突,法国不仅将失去其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与贸易航线,甚至本土海岸线也将完全暴露在敌方的炮火之下。为了那些尚未完全消化、且管理成本高昂的领土,去冒与澳宋全面开战的巨大风险,无疑是一场疯狂的赌博。因此,尽管心怀不甘,路易十四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现实,批准了和约草案。
相较于法国的失落,西班牙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则成为了此次和约意料之外的最大赢家。西班牙成功保住了其南尼德兰(今比利时)的大部分核心领土,避免了最可怕的领土肢解命运。而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在莱茵河左岸损失了部分土地,但帝国整体的架构与核心区域的完整得以保全,避免了被法国进一步撕裂的厄运。对于这两个在战争中屡战屡败、一度濒临崩溃的古老帝国而言,这样的结果已堪称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并非他们自身的武力,正是澳宋帝国的外部干预。会议结束后,澳宋代表团旋即向全球发布了公告,高调宣称帝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性力量,成功促成了欧洲和平的回归”,是“和平的缔造者”与“稳定秩序的保障者”。这一叙事迅速通过澳宋控制的各大报刊与通讯社传遍世界。
回到澳宋帝国本土,元老院正不遗余力地将此次外交行动塑造为一场伟大的道德胜利与人道主义救援。在临高举行的盛大庆祝集会上,元老院发言人慷慨陈词:“当欧洲大地被战火蹂躏,当无数平民在硝烟中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之时,是澳宋帝国,秉承着对生命的基本尊重与对和平的坚定信念,毅然挺身而出。我们运用智慧与力量,成功地解救欧洲万千民众于战争阴霾之下,将和平与希望的曙光重新带给了那片饱经沧桑的大陆。” 这一宣传口径,巧妙地将澳宋的战略干预包装成了一种无私的国际主义行为,极大地提升了帝国公民的自豪感,也为元老院的统治合法性增添了新的光辉。
帝国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子轩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元老院此举,实现了一石数鸟的战略目标。首先,它成功阻止了一个过于强大的、可能挑战澳宋全球利益的陆权霸主在欧洲出现,维持了欧陆均势。其次,通过‘拯救’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澳宋在这两个帝国内部赢得了巨大的好感度,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经济渗透与政治合作打开了大门。再者,将自己塑造为和平缔造者,极大地提升了帝国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此举向全世界,包括潜在的对手,清晰地展示了澳宋帝国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在远离其本土万里之外的地方,塑造对其有利的国际秩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霸权体现。”
尽管和平已经降临,但巴黎和约所缔造的,无疑是一个脆弱的和平。法国的不满如同地下的暗火,随时可能复燃;同盟各国虽得以喘息,但内部的裂痕与虚弱并未消除。澳宋帝国虽然赢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但也因此将自己更深地卷入欧洲事务的漩涡之中。未来的欧洲,是在澳宋主导的秩序下走向稳定与发展,还是在积压的矛盾中酝酿着更大的风暴,这一切,都将是历史留给下一个时代的课题。但无论如何,1690年的这个春天,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澳宋的印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678

回帖

1280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80
发表于 昨天 2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写完法国就写奥斯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回帖

111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11
发表于 昨天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170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iter 发表于 2025-10-6 18:23
《临高时报》特稿1686年5月15日 发自临高
欧陆烽烟再起:路易十四的扩张野心与澳宋的理性中立
近日,欧洲大 ...

“路易十四以其妻玛丽亚·特蕾莎(西班牙公主)” Maria Theresa  原来有这么多个同名的吗?包括后来路易十五的一个儿媳和后来的神罗的那位统治者都叫这个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默 发表于 2025-10-9 05:51
“路易十四以其妻玛丽亚·特蕾莎(西班牙公主)” Maria Theresa  原来有这么多个同名的吗?包括后来路易 ...

我再确认了一下,就是同名
不过确实,欧洲一些同名的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686

回帖

1270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270

1637股灾纪念章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催更 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92

回帖

447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447
QQ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催更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学习准备下一个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高时报》国际新闻版
1690年4月20日

当欧洲大陆的硝烟在澳宋主导的和平协议下逐渐散去,这个新兴的全球强权并未停止其塑造世界秩序的脚步。在1690年的这个春天,澳宋帝国以其独特而深远的目光,开启了一场超越军事与政治、直指文化与未来影响力的全新征程。一项旨在吸引欧洲年轻一代前往东方学习的前瞻性计划,正以其温和却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悄然改变着欧洲精英阶层的思想图景,与此同时,帝国在复杂的欧洲棋局中,正以令人瞩目的敏捷性调整其战略部署,特别是在依旧深陷内战漩涡的英伦三岛问题上,展现出其务实地缘政治考量。
今年三月,就在巴黎和约的墨迹未干之际,澳宋元老院再次投下了一枚重磅的文化外交炸弹。帝国教育部与外交部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启动“欧洲青年学者交流计划”,核心内容是“澳宋帝国诚挚邀请欧洲各国的适龄青少年,赴澳宋本土的高等学府与技术学院进行长期或短期学习”。公告详细说明,学习领域将涵盖“现代工程学、自然科学、医学、法学、公共行政管理及现代农学”等澳宋占据绝对优势的学科。更引人瞩目的是,元老院宣布,为体现帝国的诚意与对知识传播的责任感,所有的学习费用将由澳宋政府与派遣国政府或学员家庭共同分担,澳宋财政将承担其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这一计划被官方誉为“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为未来世界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领袖人才”的宏伟工程。公告一经发布,便通过澳宋遍布欧洲的情报站与商业网络迅速传遍了各国宫廷与贵族沙龙。
几乎在瞬间,欧洲的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赴澳热潮”。从维也纳到马德里,从柏林到海牙,但凡消息灵通、稍有财力的贵族领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家庭,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子嗣送往遥远而神秘的澳宋接受教育,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与地位象征。一位在巴黎的澳宋商务代表向本报记者描述:“我们的办事处几乎被前来咨询的贵族们踏破了门槛。他们不仅关心课程设置,更急切地想知道临高的生活环境、社交圈以及他们的子女在学成归国后将获得怎样的竞争优势。”这股热潮的背后,是欧洲精英阶层在经过残酷战争后,对澳宋所代表的先进科技、强大国力与高效治理模式的深刻敬畏与盲目追捧。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世界规则将由澳宋制定,让自己的继承人尽早融入这个体系,学习其精髓,不仅是保证家族延续的明智之举,更是在新一轮欧洲内部竞争中占据先机的关键。这些即将启程的年轻学子,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溪流,从欧洲各地汇向东方,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行李,更是欧洲旧大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以及对澳宋模式的无限憧憬。
就在欧洲贵族纷纷将子弟送往东方的同时,澳宋帝国在西欧的另一场战略博弈中也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向——英国问题。自从澳宋在早些时候的英国内战中支持国王派并导致其胜利后,英国政局并未如预期般稳定。当前议会党麾下成员约翰·兰伯特发动“第二次革命”后,英国再次陷入了国王与议会派的激烈内斗。而此刻,澳宋元老院经过审慎评估,作出了一个令欧洲观察家们颇为惊讶的决定:开始在外交和物资上悄然倒向议会派。这一战略转变在临高的外交圈内并非秘密。一位接近元老院外交决策层的匿名人士向本报透露:“此前对国王派的支持,是基于当时遏制共和国思潮、维持传统君主制联盟的考量。然而,情报显示,现任国王在稳固权力后,出于对澳宋势力扩张的担忧以及对欧陆均势的误判,正在秘密与法国波旁王室进行接触,探讨缔结更紧密联盟的可能性。这是元老院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一解读得到了帝国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陈明远的认同,他在采访中分析道:“一个与法国结盟的英国,将直接威胁澳宋在大西洋的海上航线,甚至可能使我们在欧洲的租界和商业利益面临东西夹击的风险。支持议会派,旨在英国制造一个与王室长期抗衡的力量,防止英国政权完全倒向凡尔赛宫。这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制衡策略,核心目的是确保欧洲大陆,特别是海峡对岸,不会形成一个反澳宋的坚固同盟。”
面对澳宋在英国问题上的突然转向,法兰西王国无疑感到了极大的战略压力。据传,路易十四的宫廷内部确实曾就是否直接派遣军队登陆英国进行干预,以支持岌岌可危的英王进行了激烈辩论。一些激进的法国将领认为,这是将法国影响力拓展至不列颠群岛,从而在另一条战线上对抗澳宋的绝佳时机。然而,这个看似诱人的想法,最终在理智的考量下被宫廷内部多数否决。一位常驻凡尔赛宫的德意志外交官在发回国内的密信中写道:“法国人非常清楚,在澳宋帝国海军已经完全掌控英吉利海峡制海权的情况下,任何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计划都无异于自杀。澳宋的蒸汽舰队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快速机动,他们的重型火炮射程远超我国。法国战舰甚至连保护运输船队安全横渡海峡的机会都没有。” 法国的无奈选择,从侧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澳宋海上霸权的绝对威慑力。军事评论员赵毅指出:“制海权不仅是赢得海战的能力,更是剥夺对手利用海洋权力的能力。在澳宋海军的阴影下,法国实质上是一个被封锁的大陆国家,其力量投送范围被严格限制在了欧洲大陆。”
纵观近期的这一系列事件,澳宋帝国展现出了一套极其娴熟且多层次的全球战略组合拳。帝国大学陈明远教授在其分析中总结道:“邀请欧洲年轻人留学,是一种‘攻心为上’的长期投资。这些在澳宋文化、科技和价值观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欧洲未来领袖,很可能在潜意识里形成对澳宋的亲近感与认同感,这将为帝国在未来数十年间赢得难以估量的软实力和影响力。而在英国问题上的果断转向,则体现了元老院外交政策的极度务实与敏捷,其所有行动的最终归旨,无一不是为了维护和扩大澳宋的全球核心利益,防止任何可能挑战其霸权地位的联盟出现。” 他认为,澳宋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世界:一方面通过文化与教育进行温和的渗透与引导,另一方面则通过精准的地缘政治干预和强大的军事威慑来扫清障碍。欧洲,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如今正面临着其文明与未来被重新定义的更深层次挑战。这股涌向东方的留学潮与英伦三岛上空的战略阴云,共同构成了1690年春天最为引人深思的国际图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iter 于 2025-10-9 13:03 编辑

话说元老院会主动去阿富汗吗(应该不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92

回帖

447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447
QQ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iter 发表于 2025-10-9 13:02
话说元老院会主动去阿富汗吗(应该不会吧)

应该不会,感觉阿富汗对元老院没什么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

回帖

348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34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的设想是元老院占据东亚,东南亚,半接管南亚,殖民澳大利亚,北美,南美,遥控欧洲,西亚,北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72

回帖

1050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050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催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10-9 20:19 , Processed in 0.1162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