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0|回复: 0

两朝髡事录1——闽海丹忠

[复制链接]

1292

主题

167

回帖

4896

积分

时空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96

1637股灾纪念章第三次反围剿纪念章南洋船票

发表于 2019-6-26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两朝髡事录1——闽海丹忠》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作者

生化体


原帖

贴吧:


临高同人-《两朝髡事录1——闽海丹忠》



状态

未完结,待转正。
开 始  时 间:2014-03-17
最近更新时间:2014-03-17


正文

两朝髡事录1——闽海丹忠


已是华灯初上之时,沈府大院里也开始挂出澳洲气灯。这灯特别亮,几个仆人忙完以后府中竟然比黄昏时还更加亮堂些。
福州城中的有心人都发现沈家总是透着蹊跷,就拿沈家老先生来说吧,年过半百还精神的很,平时一身读书人的打扮,却很少于城中那些自以为风雅的文人来往。相反,逢年过节,还有不少武官打扮的登门拜访。没听说过沈家有什么产业,却过的十分殷实。
沈老先生为人十分和善,不但对待家中奴仆不错,甚至街面上的贩夫走卒也时常笑脸问好。还经常叫到府中虚汗紊乱一番以后,给顿饱饭,心情好了还赏几个碎银子。这样的大善人可不多见。可是遇到修桥铺路,立学祭祀,这样的场面却又好像很吝啬一样,既不出席也不出钱。
这不,今天又一个幸运的小贩被招呼到府里去了。
沈家书房极大,几乎占到宅院一半,里面分了很多隔间,前厅用来接待客人,内室则不许下人随意进入。沈老先生这会儿坐在书房的前厅里,他的长子陪坐在下首,对面坐的竟然是那个小贩,这可让小贩手足无措了好久。沈老爷虽然一直很精神,但是今天却偶感风寒,虽然身体不适,但是仍然兴趣盎然的听着小贩的讲述。沈老是几年前从北方搬过来的,还不怎么能听的懂福州方言,所以以前找小贩闲聊总是叫上长子充当翻译。不过今天这小贩说的是一口粤语,显然是从广东来的。“一船,接着一船啊,到底多少就实在不知道了”儿子一边翻译,一边还很认真的抄写了下来。沈老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我虽年老,还是很喜欢这些海外奇闻的,你辛苦了,去伙房边吃个够,今天有肉。完了还有一份心意送你,以后再去临高有什么奇事,趣事,来福州时还要告诉老朽啊。”小贩千恩万谢的退了出去。
沈老换了一副脸色,“儿啊,都记下来了吗?记下来了就归档,要养成习惯。不然乱了就不好推敲了。”儿子赶紧应是,转身来到后室,打开一个抽屉,将文稿仔细放入。这一面柜子上满满都是抽屉,每个抽屉都按照天地玄黄,甲乙丙丁,编着号。柜子的最高处赫然写着三个字
“伐东机”
儿子关上抽屉一抬头正好看见这三个字,不由的笑道“髡贼的黑话真怪,明明是去北面掳掠,叫什么伐东?”
沈老不满儿子的大意,冷冷说道“不管他伐东,伐北,这次又掳走了我大明多少赤子,不知多少佳人被逼从贼。儿啊,布置给你本月的课,就是算出来,伐东机到底伐了多少人口去临高”
儿子暗想,苦也,苦也。正在做苦脸摇头状。沈老又说到“髡贼不同于东虏,他们经营颇为得法,粮食储存颇多,定会开仓卖粮,平易粮价,所以你别偷懒只从粮价涨幅来推,要多方验证。多方验证这可是祖训”
儿子应了一声,飞也似的逃离了书房。
沈老摇摇头,瘫坐在书桌前。“文得四,误。文德嗣,正。马牵猪,误。马千瞩,正”随手写完这个小条。又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两朝髡事录》!这就是儿子再为缇骑,重振沈家,中兴大明的敲门砖。

沈家祖籍江浙,成组靖难时就立有功劳,世袭锦衣。官虽一直不大,但在锦衣卫系统之中经过300年盘根错节的经营,已经在中层之中埋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锦衣卫,天子亲兵。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锦衣卫的上层从来都是流水一样的换着。每个天子都喜欢父亲留下的江山,却没有人喜欢父亲留下的鹰犬。但是,锦衣卫是一套很需要技术的活,要是每次都彻底清洗,那么手艺都失传了,谁还能为天子做耳目呢?所以清洗只存在于上层。中层的锦衣卫,则靠着祖传的手艺,惟上命是从的忠诚,和互相盘根错节的人脉,在互助之中,逃过每一次的清洗保留了下来。偶尔有个别遭到无妄之灾的,大家也全力庇护,等到风声变了,再扶他,或者他的后人重回原来的位置。
沈老就遭了这么一次无妄之灾。那还是万历年间,还是他就随大军入朝鲜,抗过倭,后来留在东北,建州糜烂后,又流落到山海关,这是,大明不幸的开始,却是他人生的顶点,沈家祖传的手艺,就是收集敌对势力的情报。这里的收集可不同于自己的那些满脑子只要三国里面“蒋干盗书”这段戏码的的同行。在沈家祖传的这套方法之中。情报工作不再是化装以后孤身潜入敌营的英雄故事。而是变成了对海量资料的整理,推算,以及对矛盾信息的互相验证,辨伪存真。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像研究四书五经的老学究。每天要着看似无用的文字堆不断的琢磨和思考。
随着在东北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他可以自信到比那个“野猪皮”更加了解建虏。建虏治下有多少人口,粮食产量如何,有多少战兵脱产。抢劫时可以动员多少包衣。这些老奴哪里会懂?
在他郁郁不得志之时遇到了,人生的恩人——王在晋。
王在晋,干过河工,当过巡抚,在兵部里面,还管点户部的事。所以,精于计算,喜欢料敌于前。临危受命,经略辽东。一到山海关驻地,立刻寻找知道建奴底细的人。很自然就找到了这位老牌情报头子。两人几句一说,互相吃惊不小。竟然立刻忘了上下尊卑。互相引为知己。王经略知道明朝内幕,沈老知道建奴详情。作为理科宅男自然就情不自禁的玩起了,兵器推演。这一推不要紧,发现两件大事。
第一, 短期明朝根本无力出击,因为没有足够兵力可以在野战中形成优势兵力。
第二, 建虏覆灭指日可待,因为建奴的农业根本支持不了他们穷兵黩武的政策。
于是两人一起制定了八里两城的计划。重修山海关,八里内建造两座城,前城用于防御,是死地,后城用于督战。这样建虏如果来了,后城不开门,前城的那帮逃跑,逃出习惯来的“关宁军”就退无可退,如果不弃城,还有生机,而且前后两城,和山海关的地形保证了这样的防御设施是不可能被围困而缺粮的。
本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建虏灭亡了。可是坚固的堡垒都是被内部攻破的。
北京的来前线视察的使者,大破了这坚不可摧的计划。

“孙承宗!可恶的东林党,要出去送死,就自己去啊,凭什么废了双城计,陷害王经略。还在宁远屯那么多粮食。大明就败在东林党手里。”每次想到这里,沈老都恨的牙齿发痒。
东林党可不好惹,先把王在晋弄到南京,然后反复几次后。找了个“张庆臻改敕书”一撸到底。当然他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就更不在话下,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弹劾了一句跋扈。就被被消去的官职。不过这做的过了界。文官斗争怎么能牵扯到天子亲兵呢?在内部百般帮衬下,暂时让沈老去了故交福州千户治下,当个富家翁。以图再起。

本来万念俱灰,打算等死几个皇帝后,再让子孙辈的来重振家业,此时却传来了,髡贼打败官军的噩耗。
髡贼的各种奇怪之举,立刻吸引了这个老锦衣卫的注意。去年,削职为民的王在晋,差人找到他,想让他提供点资料好写个《三朝辽事录》。这给了沈老一记醍醐灌顶。我也来弄个《两朝髡事录》,现在东林势微,如果浙党温大人能为首辅,好歹是个同乡,也能抽空听上一句吧。
想到这里沈老就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朝鲜战场,浑身是劲。一激动又咳嗽起来。他赶紧把关于元老院党派分歧的那一页稿纸收了起来,不能让自己的吐沫污了书稿啊。
“来人啊,把药拿来”是时候吃点伤寒药了。仆人在外面听到老爷的吩咐,立刻去伙房端起热腾腾的汤药,过滤去药渣,然后急匆匆的端着走向书房前厅。
包药的黄纸还摊在灶台上,包装纸上写着“润世堂”三个血红的大字。在此时透出异样的诡异….
(多谢大家捧场,本身是想写个短篇的。高手在民间,明朝出了个BUG式的人物,被500废丧心病狂的毒死了。(润世堂已经被刘三控制,其实是澳洲人的药店)所以没考虑多少后面的事情啊。
如果要写下去就必须要和500废对抗。
大家能不能为明朝的土著支点招,如何才能打击500废?哪怕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式的也可以。如果有比较好的办法,剧情也好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4-9-21 03:15 , Processed in 0.0734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