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0

澳宋宣传口

[复制链接]

1292

主题

167

回帖

4896

积分

时空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96

1637股灾纪念章第三次反围剿纪念章南洋船票

发表于 2019-6-2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澳宋宣传口》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澳宋宣传口作者ID其他网站
知乎:队长别开枪是我同人重要信息地点
临高内容关键字
宣传政策,老百姓转正状态
待转正发布帖其他
【澳宋宣传口】第一节同人写作情况完结情况
未完结首次发布
2018-09-16最近更新
2018-09-16字数统计 (千字)
2.0








宣传就是要让自己的朋友多多的,对面的敌人少少的。
—— 文德嗣




元老驾驶圣船抵达海南以后,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仅改变了明朝统治下百姓的生活,还改变了百姓的思想。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老百姓们都明白元老是对他们好,但是让他们很快的接受元老的好意还是很困难的。由于双方理念的不同,也经常发生摩擦。一向以德服人的元老们认为,采取宣传的方法,将自己的纲领口传心授给老百姓,并通过宣传口来把政策传达下去,对于维护稳定是有极大好处的。
就在这情况下,大宋广播电台,大宋中央曲艺团,大宋宣传部同一时间成立了,在这紧要关头,临危受命的他们,是否可以完成元老院交给的任务呢?

下面是一段对于当时亲历者的采访:

  
王xx(临高县城市民):当时啊,咱们的元老是刚刚进城,设备条件还不完善,没有现在这样,又是电影,又是春晚,当时都没有。就是几个元老一块,插了几根竹竿子,挂上几个喇叭,用电线接着,这就算是广播。当时的广播,声音也小,也听不清。但是对我们来说啊,就已经很新鲜了。每天晚上七点啊,我们就定时搬着凳子,去院里听元老的广播,基本没有间断过。
冯xx(百仞城市民):那个时候政权刚刚建立,广播里面也没什么节目,就是几个大喇叭在那里宣传政策。但是啊,元老院的宣传很简洁明了,都是大白话,我们能听懂。不像前明皇帝老子的圣旨,文绉绉的,听不懂。
赵xx(酱油元老):早年间我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文学追求,当时元老院内部还批评过我。批评我什么呢?说我比较下流(笑)。但是,我们是愿意扎根在人民群众之间,面向群众进行宣传的。群众们能听懂我们的宣传,也就相信我们的政策,拥护我们的政策。明朝官员的那些文章倒是写的挺好,但有什么用?当时百姓的识字率很低,根本看不懂你的皇榜,和白写有什么区别?
  




如采访者所说,刚建立解放区的元老们并没有过多考虑宣传上遣词造句的问题,相反,他们通过迎合普通群众文化水平来进行宣传工作,结果更加有成效。

  
西元一六二八年十月初三广播节选:各听户注意,各听户注意,明日上午十点,元老院向社会招募工人三百名,有活干,有银子拿,管吃管住,报名从速,报名从速。
  



这条消息是元老院到达海南后第二年的政策宣传。为了更好的兴建工业区,元老们在归化民中广泛募集工人。通过广播宣传,大家都愿意来参加工作。本来工业部以为只能招到二百人,结果来面试的就有五百人,导致最后工业部不得不多录取一批人,这个结局让财政部深感困难。
不过到最后,由于工人充足的原因,工业区比想象中建成的时间还要早一些,工业部自然也超额完成任务。而宣传的能量,自然也被人所熟知。

  
陈xx(工业区工人):我最早呢,是在农村种地的。我家兄弟姐妹多,虽然说分了地吧,但是说实话,几亩地也确实不够一家子吃的。正好,听说元老院招工人,我就去应聘试试。很幸运,工头觉得我有两把力气,让我跟着干干活,学习一下建筑。现在好了,靠着给人盖厂房,我赚的钱都给自己家盖套大瓦房了。你说说,要是当时我没听到消息,现在可能还在土里刨食吃呢。
王洛宾(元老):那时候我们打算建一个玻璃厂,经费的问题报上去以后啊,他们不批准。我就想个办法,让宣传部的人天天宣传玻璃的用处。这些人民群众知道玻璃好以后啊,都自发来帮我们建玻璃厂,好些个人啊,还把孩子送来当学徒,本来当学徒的那些孩子啊,不满情绪也就压下去了(笑)这经费问题也就解决了。
  




《临高启明》对于学徒的描写:这些工作全部是由学徒们进行的。从广州收容来的孩子中间,年龄较大,不适合读书培养的孩子编入学徒总队,采用徒工制教育。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有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对穿越集团的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根据展无涯等人的估计,3~6个月之后,工业部门多数简单工种都可以由本地的徒工来担任了,拥有高级技能的穿越众可以把精力放在更复杂、更精密的工作中去。
自此开始,宣传部便成了香饽饽,无论什么部门都主动来和宣传部搞好关系,希望可以在宣传政策时帮衬一下自己。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广播稿中可见一二。
西元一六三三年十一月初八广播节选:经统计,农业部今年超额完成指标,每亩水稻产量突破千斤!经过元老院讨论,米价下调百分之三十,希望大家过一个吃饱喝足的新年!
西元一六三五年二月十四广播节选:同志们,战友们,伟大的伏波军就要登陆广东,向北方腐败的明朝廷发起进攻了!让我们祝福他们,为勇敢的战士们祈祷,祝他们披荆斩棘,敢于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后世看来,这些宣传稿或许过于幼稚,甚至天方夜谭,云山雾罩。但是不可否认,当时的元老院,正是靠着这些宣传,让大宋政权顺利的度过冬天,进入春天。
当元老院稳定下来以后,工业部已经将广播做了进一步改进。基站可以更长距离发射信号,广播喇叭传播的也更远。而小型收音机的量产,也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了广播这种新东西。
恰恰此时,伏波军在广东打了一个胜仗,在这情况下,广播团的一场演出,让宣传部门的地位,更上了一层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4-9-20 06:54 , Processed in 0.0652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