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0

元老院钦定课文集锦

[复制链接]

1292

主题

167

回帖

4896

积分

时空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96

1637股灾纪念章第三次反围剿纪念章南洋船票

发表于 2019-6-26 14: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元老院钦定课文集锦》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元老院钦定课文集锦作者ID北朝论坛
翔龙 发起百度贴吧
I是翔龙 发起同人重要信息涉及方面
教育内容关键字
课文转正状态
待转正发布帖北朝原帖
《元老院钦定课文集锦》贴吧原帖
《元老院钦定课文集锦》同人写作情况完结情况
完结首次发布
2016-11-19最近更新
2016-12-12字数统计 (千字)
6.6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国民学校初小一年级课文



广州城外有个临近珠江的村子。文主席在广东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一天,文主席看见一个老伯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阿伯,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
老伯伯回答说:“吃呀!”
文主席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
老伯伯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
文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
老伯伯回答:“从江里挑的。”
文主席请老伯伯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就走到了珠江边上,那里浮萍丛生,江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
文主席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
老伯伯摇摇头,说:“我们村子就是这样呀!去别处挑水要走好几里路。”
文主席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文主席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文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文主席和广州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村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文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之后,村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文主席!”



吴南海叔叔植树
吴南海叔叔植树
      ——国民学校初小一年级课文



圣历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翠岗烈士公墓植树的人群里,农业人民委员吴南海叔叔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吴叔叔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吴叔叔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吴南海叔叔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南海树”成了翠岗烈士公墓一处美丽的风景。



一夜的工作
一夜的工作——国民学校高小三年级课文



马国务卿在第三次全体大会上作了报告。《临高时报》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首长审阅。
这一天,国务卿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央政务院。我走进马首长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马首长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马首长叫你过去。”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首长的办公室。首长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首长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暖呼呼的红茶菌,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首长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红茶菌,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首长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首长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国务卿。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天下说,好像全天下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帝国的国务卿。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国务卿吗?”



温暖


天快亮了,敬爱的萧主任走出办公厅。他为元老院、为人民又工作了整整一夜。
萧主任刚要上车,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元老院和人民感谢你。”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萧主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落下几片黄叶。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萧主任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



一面启明星旗
一面启明星旗——国民学校初小三年级课文


我随北伐部队北上时,决定做一次水上参谋旅行。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启明星旗,便出发了。
筏子顺流而下,到了傍晚,河面变窄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启明星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我想大声呼喊,给自己壮胆鼓劲。还没等喊出口,只觉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客栈。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想吃点东西。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饭,你能给我什么呢?”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启明星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把启明星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启明星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饭。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启明星旗。老板转身拿起一碗饭,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碗饭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启明星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伏波军战地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客栈的老板。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启明星旗。



镇海楼上


作者:Doro
在两广革命艰苦斗争的年代,文主席住在越秀山的镇海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镇海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文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台灯灯头,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文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台灯下,文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最后一课
        ——高小语文课
作者:北楼的孤独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考问论语,可是我连第一篇都背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西江边的草地上,澳洲的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四书五经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书院跑去。
我走过县衙们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朝廷和两广总督的各种政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木匠李三苟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书院的!”
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书院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年节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窗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过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童凌,我们就要开始讲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衣服,他只在祭祀的时候才穿的,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县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明员外,戴着他那圆帽,有从前的巡检,几个老秀才,还有些别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明员外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千字文,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一支毛笔。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临高已经来了命令,广东所有地区以后都要教普通话和白话,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文言文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非常开心。原来韩先生是最后一堂课了,他要失业了,怪不得今天那么温柔。
学完这最后一次文言文课,再也不用学了,想起来真是开心。我看看周边的同窗们,几乎都是和我一样,眼里闪烁着快乐和希望。
看到韩先生,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想起了他给我的惩罚,想起了我挨的戒尺。他要失业了,可怜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是在默默地抵抗元老院的统治吗。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先生在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论语倒背如流,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一想到这,我非常难受,感到被羞辱,然后逐渐愤怒,最后一冲动,脱口而出:“够了,韩先生,我非常感谢你教我知书达理,但是,你教的内容已经落后了,这四书五经学来有什么用,你总是说大明如何如何,可是不到两年,整个广东就被髦贼占领。这大明要完了,现在是元老院的天下。紧跟元老院,学习元老院才是正道。”
因为我的一番话,其他同窗开始议论起来,整个课堂都乱了。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大声喊起来:“打倒伪明封建主义,元老院万岁”其他人纷纷效仿,不断地喊口号。“打倒卫道士”“坚决不学四书五经”“元老院万岁”“捉拿韩先生”听到这一句,人们一拥而上,把韩先生,还有后面的几个老头全部捉起来。然后浩浩荡荡地穿街过巷,把这几个押送到县衙门(现在是叫县政府)。



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
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

——国民学校高小三年级课文

   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


  

《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是文德嗣主席于1628年在李十三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李十三同志出生于福建,于1628年加入伏波军的前身——新军。在一次投掷演练时,李十三同志壮烈牺牲。他牺牲之后,成为了翠岗烈士公墓首位予以厚葬的烈士。文主席在演讲中,号召向全军、全体人民向李十三同志致敬。

  

我们所领导的新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元老院和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李十三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元老院和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反动政权和贼寇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李十三同志是为元老院和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为我们是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元老院和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元老院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元老院和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天下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一支不小的革命队伍,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天下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元老院和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元老院和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元老院和人民团结起来。




文主席济州植树
真实的故事:《文主席济州植树》



圣历4年的冬春之交,伏波军在元老院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下解放了济州岛。文德嗣主席亲自来到济州进行考察工作。
济州岛上在大力进行标准村的建设工作。文主席走遍了不少标准村宅基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选为标准村宅基地的地方附近没有树林。济州岛的山区尽管山林茂密,但是标准村基本都坐落在牧场和已开发的土地上,周边很少有成片的山林。
“这样怎么行!”对山林饱含热爱的文主席皱紧了眉头,“没有树林村民怎么生活?烧柴怎么办?农具怎么办?修理房屋、篱笆怎么办?都去砍伐山林的话宝贵的林木资源就会被白白的浪费。我们要植树造林!”
文主席在冯宗泽元老的陪同下来到一座小山丘,济州的人民群众簇拥在四周。两位元老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文主席挖好了坑,小心翼翼地将一棵茁壮的小竹柳树苗植入坑中,开始培土,浇水。四周满是掌声和“满赛”的呼声。
文主席眼见自己种下的树苗在微风中摇曳,四面绿草如茵,生机盎然。当下吟哦道:
“我来为植种,我去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冯元老面带微笑地一个劲地鼓掌,连声说好。随即又吩咐人赶紧用笔墨将这首诗录下来,准备镌刻成种树石碑。
“这个就不要了,有违我们的本意嘛。小冯同志,这样有个人崇拜的嫌疑,我们要强调集体领导。”文主席很谦虚地说道。
“您说得很对。”冯元老连连点头,“但不把首诗裱起来留个纪念,怎么充分体现出元老院对我们济州的关怀和爱护呢?”
树林很快茁壮成长起来。文主席种的树苗在后来被村民们当圣物一样悉心看护,插上牌子每年供奉。济州岛上的第一棵竹柳就这样永远生机勃勃的生长着,庇护着元老院的人民。



文主席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在审核时被枪毙的课文】

《文主席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安熙/诗


百仞城上星旗扬,
文主席画像挂墙上,
亿万人民齐声唱文主席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寿无疆!
文主席呀文主席,
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一则


作者:何处轻尘
广州光复前,王洛宾为了躲避伪明爪牙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番禹的小地方。
番禹四周都是巍峨的高山。一天早晨,王洛宾请革命者作向导,上山顶去看日出,但是出发晚了点儿。
“有没有到山顶的近路呢?”王洛宾问高青。
“有是有。就是……”
“什么?”
“路太窄,又太危险,要经过深渊边上。”
“您走过这条小路吗?”
“走过几次……”
“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小路跟前。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您看看,是这样的路。”高青说,“您不能从这儿过。”
“那么您呢?您能过去吗?”王洛宾问。
“当然能。不信,我走给您看看。”
高青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走过了最险的地方,高青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王洛宾。这一看,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
王洛宾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王洛宾头昏目眩了。
“往回走!”高青大声喊。
王洛宾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远处蔚蓝色的湖水开始反射出耀眼的亮光。
山顶上的雪刹那间变成了粉红色,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开始往回走。
“回去不用着急了,”高青说,“我们不必走那条险路了。”
“可是我,”王洛宾说,“我打算仍旧走那条小路。”
“为什么?”
“很愿意解释一下,但是必须在走过那条小路之后才行。”
于是,他们又来到靠近深渊的那条小路。
“这一次我先走。”王洛宾说完,就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高青也顺利地走了过来。王洛宾握着他的手,说:“感谢您陪伴我,这次野游非常有趣。”
“现在请您告诉我吧,”高青说,“您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王洛宾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一则


作者:何处轻尘
席亚洲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席亚洲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席亚洲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席亚洲记”四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席亚洲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十里长街送督公


作者:泰兰德之蕉
天灰蒙蒙的,又燥又热。东门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马督公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队骑兵过去以后,督公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挽幛,上面装饰着启明星,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珍贵的教科书


作者:ID密码丢失无数
1630年夏天,我们澄迈第一小学还在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一天下午,老师张元老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文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元老院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伪明匪军的骚扰,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个伪明匪军从东北方向走来,在村子旁逡巡着,嘶叫着。突然一个土匪嚎叫着向我们这边冲来,扔过来一个土炸弹。
“快躲开……”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土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过桥


作者:金牌ACE杀手
文督工小时候上学,要走过一座小桥。
有一天下大雨,文督工和几个小同学们一起去上学,他们一起走到了桥边,看见河水漫过了小桥。
文督工说:“来,我把你们背过去。”
文督工把小同学一个一个背过去桥,放学的时候,他又把小同学们一个一个背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4-9-20 16:35 , Processed in 0.0738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