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5|回复: 0

澳宋经济体系的详细规划

[复制链接]

1292

主题

167

回帖

4896

积分

时空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96

1637股灾纪念章第三次反围剿纪念章南洋船票

发表于 2019-6-26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高启明》同人作品《澳宋经济体系的详细规划》版权归《临高启明》版权方和同人作者所有; 为方便阅读,WIKI编辑仅进行必要的区分章节。


澳宋经济体系的详细规划作者ID北朝论坛
逍遥清风同人重要信息涉及方面
澳宋经济体系内容关键字
规划架构转正状态
待转正发布帖北朝原帖
卷土重来,澳宋经济体系的详细规划(完成第六章)同人写作情况完结情况
未完结首次发布
2013-12-8最近更新
2013-12-9字数统计 (千字)
8.4






  

上次就这个话题和诸位网友进行了讨论,下来综合各位的意见,重新整理了一下,重新贴出来,请大家斧正。

  

一、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生产关系中的核心要素。一方面,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发育的最为完善,明末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开始资本主义的萌芽。另一方面,现代五百多人携带大量现代化物资穿越回去,事先没有任何的政治动员,明显不是为了某些崇高的理想而穿越,最多能够扯到民族主义身上。因此,最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适应穿越众需求的体制就是私有制,以保障穿越众在未来的庞大利益。
尤其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是庞大的工人阶级,现在澳宋的工人阶级才是刚刚萌芽,还很弱小。其次,元老院绝大多数都不是工人阶级,将来更是没有工人阶级,所以投票的话估计私有制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因此需要在《穿越宪章》中明确规定:


第 一 条、澳宋国是在元老院领导下、全体元老和规划民(以下称公民)组成的国家政权。
第 二 条、澳宋国实行私有制,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财产;允许元老院在战争、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临时征用私人财产,事后需要给予补偿。



二、政治体制改革


当明确了所有制之后,现有的“元老院-执委会”二元体制的定位就存在着尴尬情况:元老院到底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政治组织?从人人平等、票决动议等来看,这是一个政治组织;从出发前的股份制,到包装箱上印刷的“元老院财产”来看,这是一个经济组织。执委会到底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政治组织?从职能上来看,很像政治组织,有地方首脑、有警察、有税务、有民政;但是还有一块像经济组织:有企业、有农场;还有和归化民合资的企业!刚到临高的时候,原来所有的技术、资金、人员都是元老的,执委会负责具体实施;当所有企业、机构、军队也都是元老院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私有制的确定,现有的二元体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现状,元老院和执委会都是既有政治权力,又有经济利益,互相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形成处处掣肘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元老之间的差别没有得到体现:元老们虽然说起来人人平等,但是人和人之间的贡献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初始贡献上来说:文总是“虫洞”的发现者,穿越公司的前期积累都是来源于文总、肖子山等,有些穿越者是贡献了家产来的,而有些是白手来的,兰度后来补买了“船票”,但是明家四口没有。到了新时代,有战斗专长的人员保卫了新生的澳宋政权;有管理专长的人员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有技术专长的开始重建工业体系;这些人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仅仅靠工资来补偿明显是不太合适的。元老院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内部追求人人平等没有问题。但是当元老院同时又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又不能追求平等。
2、元老与归化民之间的差别没有得到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归化民进入到澳宋体制内,有的与元老联姻、有的附属于元老、有的参与行政工作、有的与元老合伙办企业、有的独立在境内经营,甚至还有为新生的澳宋政权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人的私人财产既需要和元老们分开,也需要得到承认和保护。虽然元老院携带了大量的现代知识,但是这些知识转化成生产力还是需要每一个元老的努力,包括将来的归化民。因此,需要在制度上保护所有公民的个人利益。
3、钱权交易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管理需要政府,政府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行政权力。虽然经过“女仆革命”,执委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钱权交易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行使权力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很难获取到权力,不管如何进行组织人事方面的改进,也改变不了少数人把持政府权力的状况;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魔力太大,行政权力可以移山填海,化腐朽为神奇,致富破家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行政权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依靠行政权力都获取了巨大的财富,只拥有财富而没有权力将变成他人眼中的肥羊,私人财产可以被强权随意掠夺,财富必须和强权结合才能保住。这些官僚通过联姻、同窗、同门等各种关系组成联盟,形成了所谓“权贵”阶层,甚至在明末形成“党争”,试图与皇权争夺利益,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来源!因此,在封建社会的这种生产关系之下,所有人考虑的目标只能是权力,只有拥有权力的人才有机会去创造,没有权力的人没有创造的动力,这种情况会极大的压抑社会的创新能力。


综合以上原因,建议对“元老院-执委会”的二元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实施彻底的“政经分离”。首先将所有的经济利益从元老院和执委会中剥离出来,政治层面变成“元老院-政务院”的二元体制。元老院负责制定国家发展目标和法律法规、监督政务院的工作;政务院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包括区域和道路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医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国内安全保卫等。
剥离出来的所有经济利益中,将原来归属于穿越公司的利益独立出来,成立“元老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元资委),统一管理穿越带来的资产和技术。
元资委负责科技进步规划、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投资规划等,下辖多个行业发展投资委员会,负责具体行业的发展投资规划,包括能源、冶金、化工、军工、轻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医药卫生等,分行业提出发展建议,单独或者几个投资委员会联合建议元资委投资建立专项企业。早期可以实行技术制造合一的模式,以后可以逐步过渡到厂所分离,最后形成独立的技术研究院。其中,可以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归化民展开适度的合作,引入民间资本,加速工业化进程。
元资委相当于一个投资集团公司,元老们根据出发前确定的个人贡献在元资委中分配股份,由元资委统一负责对各个行业企业的投资行为,获取的利益在根据元老的股份进行分配。与元老院的席位不同,元资委的股份可以继承、可以分解,元老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将股份分给各个子女还是集中到某个子女手上,没有子女就牺牲的元老的股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成立专项基金会,用于特定方向的资助或者奖励。
对于元老院投资的各个企业,可以给予参与其中的元老个人部分股权,甚至在将来给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归化民部分股权,只要保证元老院在企业中的绝对控股即可。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元老既有元资委的原始股份,同时也享有所在企业的员工股份,绝对的酱油元老凭借原始股份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利益,做出贡献的元老也可以通过员工股份获得更多的利益,某些归化民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员工股来融入这个集体。
通过以上改革,形成“元老院-政务院-元资委”的三元体制,这种体系有“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激励各位元老为自己的将来的幸福努力工作。考虑到愿意穿越的人员当中,一般都是在现实社会中混的不太如意的,这些人真正的行政经验不会太多,反而工业党、技术人员占大多数。因此,用政务院的形式将政治职责单独剥离出来,置于元老院的监督体系之下,就可以在政务院中大量的、放心的使用规划民。采用这种设计方案,可以让归化民尽快的纳入澳宋体系进行发展,为帝国的扩张提供动力。
最后需要注意一点:伏波军的最高指挥权归元老院,政务院不能插手军队事务,政务院是需要对地方治安军提供基本补给。


《穿越宪章》节选




第 N+1 条、由全体元老组成的元老院是澳宋国最高权力机关。
第 N+2 条、政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第 N+3 条、元老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元资委)作为穿越资产的管理者,拥有所有原位面带来的物资和技术专利权;}}








三、机构设置和责任

1、        元老院

元老院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下设:
立法院:负责各类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眼下紧急的是《民法》、《公司法》、《银行法》、《票据法》、《税法》、《税收征管法》、《专利法》等;



2、        政务院

政务院作为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下设:
税务局:根据《税法》设立,按照《公司法》、《税收征管法》的要求负责国家税收相关事宜;包括公司的设立、变革、注销;接受纳税人申报;征缴税款;依法查处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等;
专利局:根据《专利法》设立,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管理专利的申请、审核、发布等事宜;专利采用授权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专利权益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者根据产量支付等多种方法。
警察局:…



3、        元资委

在政务院注册成立的投资集团公司,资产是携带来的穿越资产、历次缴获物资和财产、这些年建设的各类设施等。负责科技进步规划、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投资规划等,下辖多个行业发展投资委员会,负责具体行业的发展投资规划,包括能源、冶金、化工、军工、轻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医药卫生等,分行业提出发展建议,单独或者几个投资委员会联合建议元资委投资建立专项企业。
大图书馆是所有元老的共同财产,所有元老都可以通过查询大图书馆的资料,但是需要实际生产出来才能去申请专利,在申请的专利权益中,元资委占80%,实际落实下来的元老占20%。通过这种办法可以鼓励各位元老去努力攀爬科技树。


4、澳宋中央银行

在政务院注册成立的特殊的银行,股东现阶段为所有元老个人。央行下设三个子公司:
1)澳宋造币公司:负责纸质澳宋币的印制、保管等工作;澳宋造币公司要接收穿越带来的最好的印刷设备,还需要尽量提高印刷水平,提升印刷产量,因为需要印刷的各类票据太多了。
2)澳宋贵金属交易中心:作为一个贵金属交易平台,为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提供场地;提供贵金属的品质鉴定和保管服务;撮合交易;买入价、卖出价、成交情况记录;代表中央银行买入或者卖出贵金属;为了便于交易,中心下辖贵金属冶炼厂,负责贵金属的提纯、铸锭工作,铸造标准的50克、1000克、5000克等不同规格的纯度为99%的金条、银锭,称为“标准锭”,前面所有买入价、卖出价和成交价都以澳宋标准锭为准。
3)澳宋经济调查统计公司:负责澳宋市场交易情况调查,主要包括粮食、棉花、肉类、食盐、煤炭、生铁等基础物资的价格,按周调查、按月汇总、按年统计。
至此,纸币发行的基本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之所以为了发行纸币需要涉及到那么多、那么深层次的政治体制问题,是因为纸币涉及到的利益太大,达到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团体能够抵御它的诱惑,没有一个相互制约的政治环境,纸币发行就不可能成功,中国从交子到金圆券,都在证明了这一点。封建社会发行货币就是一个笑话,当皇帝发现自己可以用纸片随便换东西时,哪里会管什么抵押物、什么监管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想重蹈前人的覆辙的话,在发行货币之前需要从组织结构、所有制方面进行明确界定,构建一个相互制约、在利益层面向对立的政治结构,这些是成功发行货币的保障。



四、货币体系设计


说到货币发行,大家马上反应到的就是“本位制”,其实金本位制的货币,只是货币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大家都知道,货币发展经过了实物货币、本位制货币和信用货币,但是我们还需要认识货币为什么会这么发展。
货币的本质是用于交换,所以社会需要货币的数量是和社会的交换量密切相关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的交换量大增,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种增加是刚性的,如果货币供应不足,就犹如其他商品一样涨价,货币的涨价对应于商品就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会造成货币的“惜售”,反过来加剧通货紧缩,迫使市场交换回到易货交易的阶段,抑制市场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不管选择什么实物作为货币,只要朝代延续一定的时间,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加之财富的聚集效应,大量的货币被埋在地窖里,必然会造成通货紧缩。
到了本位制货币时代,事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果严格按照货币和实物之间的比例发行货币,那么原有实物货币存在的数量不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是部分解决了贵金属被埋藏的问题。通过引入银行,采用“储蓄-贷款”形式,变相增加了货币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物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
所以为了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所有采用所谓本位制的货币体系后期都在偷偷的增发货币!而且银行家们发现,少量的增发货币不但不会造成货币崩溃,反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大家都在打着本位制的旗号,偷偷的增发货币,直到某一天被揭露出来,造成本位制的崩溃。
在本位制崩溃之后,经济学家们才“猛然”发现货币的真正属性是“交换价值”,货币发行数量需要和社会商品交换总量相匹配。只要找到这个匹配的量并且能够控制住发行量,就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交换的需要,这才是货币的本来面目。
所以本位制的货币本身只是货币发行的一种尝试,通过这种尝试人们才真正认识到货币的根本概念,所以本位制货币属于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坑”,是完全可以跨越的!难道我们还必须把前人走过的坑都走一遍才算是尊重历史规律吗?
或者我们反过来看待这件事情:简单的采用银本位制,直接让德隆银行缴纳白银作为抵押,发行货币,最后的问题就是谁来监督德隆银行呢?如何监督?允许超发货币吗?如果允许的话超发比例如何控制?要知道,计算超发比例的方法就是计算信用货币的发行量。
至于说到对于货币使用者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对于发行货币来说,不管采用本位制货币还是信用货币,都是货币管理者的问题,和货币的使用者无关。对于货币的使用者来说,不管采用什么作为货币,只要能够保持币值相对稳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承载固定的价值就可以了。纸币的使用都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所以,在设计货币体系的时候无需考虑使用者对于货币体系的理解情况。
对于澳宋体制内的人员来说,劳动报酬是用货币支付的,货币可以从德隆粮行购买粮食,从供销社购买各种日用品,用来支付房租,缴纳房贷,支付交通费用。对于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归化民来说,这些就够了,管你怎么发行的纸币,只要能够换来生活必须品,就是有价值的,就可以把老娘接过来养老了。
对于体制外的民众来说,体制内的各种物资采购就是不可抵挡的诱惑,企业大宗采购只能使用澳宋币,供应商也只能接受澳宋币。他可以选择去交易中心获取银子,或者采购食盐、各类工业品,在用银子或者物资去乡里收购物资。但是这样操作造成的麻烦会迫使商贩变成澳宋币的义务宣传员,不断的向民众鼓吹澳宋币的优越性。
对于外商来说,澳宋币只是一个中间交易工具。外商携带商货或者银子来到澳宋,都需要销售或者兑换为澳宋币,然后用澳宋币在市场上采购,剩余的澳宋币在兑换为银子返回。显然,对于商家来说,采购商品返销比单纯的携带银子返回要更加的经济,所以澳宋只要提供充足的工业品供应,基本不需要考虑贵金属储备的减少。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大宗对外采购,如中南半岛的粮食、煤炭采购,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大量出超会消耗贵金属储备,但是会回收现金,只要控制现金的再次流出,还是可以保持币值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伏波军四处打劫物资就是对澳宋国家建设的最大帮助。



五、货币体系建设


《澳宋银行法》规定:




1、澳宋币是澳宋境内唯一合法货币,澳宋中央银行负责宋元的发行工作;澳宋币的发行采用实物信用体系;
2、政务院内部所有收支均采用澳宋币作为记账标准;所有在澳宋境内的工商企业均采用澳宋币作为会计记账基准;所有澳宋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采用澳宋币计价;
3、经过中央银行批准并缴纳一定的准备金之后,任何个人、团体都可开设商业银行(钱庄),经营澳宋币的储蓄、借贷、汇款、转账等业务;当商业银行不能履约时,由中央银行动用准备金补偿存户的损失。
4、澳宋中央银行负责制订经济政策;决定商业银行催贷款基准利率、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准备金率;允许在银行间买入、卖出政府债;允许在贵金属交易市场买入、卖出贵金属;不得从事其他与澳宋币发行无关的金融行为;




澳宋中央银行账面资产为零,发行货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




1、贵金属交易中心:元资委将现存所有金、银等贵金属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澳宋币结算,贵金属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卖出的澳宋币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注意在中央银行,澳宋币都是负债,而不是资产);以后从贵金属交易中心买入贵金属记为资产增加、负债增加,卖出贵金属记为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2、政务院:政务院以当年税收为抵押向澳宋中央银行借入澳宋币,名为“政府债”,政府债记为中央银行资产,借出澳宋币记为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可以在银行间卖出政府债,记为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政府直接向持有政府债的银行归还借款。政府的债务总额受到元老院的限制,元老院决定政府可以借款的债务上限,在这个限度内,政府可以不断的归还旧债,借入新债。
3、元资委:元资委以手中掌握的所有物资为抵押从中央银行借入澳宋币,名为“元老债”,元老债记为中央银行资产,借出的澳宋币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为了避免给公众造成困惑,“元老债”暂不对外公开发行,完全由中央银行买入。随着元资委商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可以增发“元老债”,随之扩大澳宋币的供应量。




通过这种复杂的发行体制设计,基本可以避免澳宋币的滥发;其中,最重要的设计包括:发行澳宋币的中央银行无权使用澳宋币,归根结底,澳宋币是澳宋中央银行开出的“借条”,所以必须将中央银行的权力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其次,元资委的财富是实物,滥发货币对于元资委来说并没有意义,特别是货币来源于自身物资产品的抵押,更是对商品价格的一个限制。政务院本来是货币增发的源动力,受到元老院的限制,也不能无视元老院的利益获取更多借款。这样一个各方面受到限制的货币发行方案至少在现阶段看起来是最合理的。
按照这样的发行计划,最极端的情况是外面某方势力搜集到了我们所有发行的澳宋币,除去税收之外,最多把澳宋的所有物资收购走,澳宋还是没有任何违约!但是我们设想一下,用什么办法能够获取所有的澳宋币呢?
物资交换?如果用物资交换,我们手里就有双倍的物资,即使换回来所有的澳宋币,我们没有任何损失!
用劳动获得?如果归化民用劳动从元资委手中换取了所有的澳宋币,那么他们究竟能够给我们创造多少物资出来?创造出来的物资价值一定应该大于劳动价值吧?那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除非这些劳动都浪费掉了,如特种服务行业、劳民伤财的无效工程等。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我们败家,和货币发行还是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其他的战争、灾害等因素就不用考虑了,那些事情和货币发行无关。




六、货币发行


1、澳宋币单位为“元”,简称“宋元”,主币分为一元、二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等五种面值的纸币,辅币为一角、二角、五角、一分、二分、五分等六种面值的纸币,其中元、角、分之间的兑换比为1:10:100。
注:关于辅币有很多讨论,受限于材质和制造成本,辅币还是需要以纸币为主。毕竟以穿越者拥有的铸造技术,使用任何一种金属铸造的硬币都将会成为别人收藏、保存的对象,结果就是不管提供多少都不够用。考虑到印刷成本(携带来的印刷机估计只能用来印刷大面额的纸币),辅币只需要在纸质上稍作区分、单色印刷即可。毕竟辅币的伪造成本较高、流通不便。
2、澳宋币价值初期与白银绑定,兑换比例为每克925白银兑换澳宋币“一元”。原粮食流通券自澳宋币发行之日起停用,德隆粮行负责粮食流通券的兑换工作,兑换标准为每四斤粮食流通券兑换澳宋币一元。 原有各个单位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自澳宋币发行之日起停用,各个发行单位需要提供该证券对澳宋币的兑换业务,具体方法由发行单位自行确定后上报澳宋中央银行。
注1:货币初始价格采用白银计算是为了避免大家产生粮食本位制的印象,如果宣传的话也暂时可以说成是“银本位”。但是在货币发行时肯定不能根据贵金属储备量发行,同时,将来银价需要浮动时又面临一次宣传和动荡!(又一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注2:和粮食流通券的固定兑换是为了接收流通券的部分信用,查到明末的粮食价格变化极大,这里暂时采用每石五钱银子作为标准。每斤0.25元的价格也和本位面上世纪七十年代0.22元每斤的价格相差不大。
3、政务院、元资委及澳宋境内其他经营单位必须在正式发行之日前将会计账务转换为以澳宋币记账。同时,所有商品经营单位必须将商品销售价格转换为澳宋币计价并张榜公布。
注:各单位必须在澳宋币启用之日起采用新的本位币记账,采用与白银比价的方式也便于会计转换。
4、自澳宋币发行之日起三个月内为稳定期,稳定期内冻结市场上粮食、食盐、生铁等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价格,需要元资委下属各个企业准备充足货源,保证市场供应,确保稳定期的平稳过渡。
注:这种稳定实际上也锁定了相对价格,对于元老院占优势的资源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依赖进口的物资是有害的,需要在稳定期严打投机倒把行为。稳定期是必须的,也是避免经济混乱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本位面计划经济期间价格极度稳定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在临高位面还没有成功使用纸币的先例,这次借着流通券的东风,给大家一个适应期即可。毕竟在临高位面,粮食价格用银子计算也是不断波动的,雷州半岛的经历也可以告诉大家银子也会贬值的。




七 货币战争


(站位)

后两章正在撰写中,在这里要感谢那些原来参与讨论的网友,只有观点的碰撞才能让道理越辩越明。当然还有那些给俺鼓励的网友,你们的支持是俺继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来源,希望大家对这版方案继续发表宝贵意见,再次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1-19 16:28 , Processed in 0.1159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