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16

【原创】 辽东行(更新) 第二章 工作 2025-7-13

[复制链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iter 于 2025-7-13 21:16 编辑

第一章 15号仓库
临高角附近一片不起眼的工业区边缘,矗立着一座外表颇为陈旧、甚至有些破败的仓库,白漆剥落的门牌上模糊地印着15号”。若非知情人,绝难想象这毫不起眼的建筑,便是元老院内部讳莫如深却又不可或缺的“15号仓库”所在地。它的诞生源于一场争论,以及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遭遇。创始人伍枫岳元老与其夫人阳璐元老,这两位在旧时空曾服务于某个隐秘基金会(伍枫岳更是担任过高级研究员)的穿越者,深知他们所来自的世界并非表面那般简单。然而,向笃信无神论、一切追求“科学”与“实利”的元老院推销一个专门应对“异常”的部门,其难度不亚于再造一艘圣船。元老们最初的普遍反应是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旧时代神秘主义的残余,纯属浪费宝贵资源。转机发生在1632年,多艘元老院的货船在南海深处发回了语焉不详、充满惊恐的最后通讯,报告中反复提及遭遇了“无法理解的巨大海怪”。这则消息像冰水浇进了元老院滚烫的蒸汽机,瞬间让争论的天平倾斜——无论多么不可置信,当威胁可能真实存在并危及自身时,元老们务实(或者说怕死)的本性便占据了上风。于是,15号仓库的建立申请,在一种微妙的恐惧与实用主义交织的氛围中,终于获得了批准。
经费是充足够用的,毕竟没有元老愿意自己或同僚死得不明不白,但编制却异常精简。伍枫岳凭借其旧时空的口才,四处游说,才从少数对“超自然”同样抱有隐秘好奇或警惕的元老那里,争取到了定制特殊收容设施所需的资源——这些复杂装置远超元老院常规工业设计范畴,需要专门定制。不过,大部分元老对这个部门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穿越是为了享受新世界的权力与生活,而非在“异常”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极度危险的领域拼命。因此,15号仓库的核心力量,长期仅由伍枫岳和阳璐夫妇二人支撑。他们的孩子,穿越时年仅十岁的伍思齐和九岁的伍语涵,如今已成长为十九岁与十八岁的年轻元老。在父母严格的、近乎封闭式的单独教导下,他们深入研习了生物学理论,为可能的“异常”分析打下基础。然而,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也使得两位小元老在外界几乎毫无存在感,如同仓库本身一样,被低调地隐藏起来。
推开15号仓库那扇不起眼的大门,内部景象与破败的外表截然不同。通道整洁明亮,墙壁是易于清洁的坚固材料,功能区划分明确,一切都井井有条,严格遵循着高效与安全的准则。元老院要求它必须保密,其存在本身、以及它所处理的事务,都是可能动摇民众认知、引发恐慌的“认知危害”。为了确保这一点,阳璐元老运用其在旧时空的“专业”技能——一种能有效抹除或修改特定短期记忆的手段(实际是在药剂以及催眠的混合使用),成为了处理收容事件后“清理现场”、封锁消息的关键工具。
整个仓库的人员编制被严格控制在大约五十人。其中四十人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反应小队。他们装备的并非制式米尼枪,而是特殊定制的重型转轮步枪——追求在遭遇“异常实体”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倾泻出最大火力,以期快速压制或摧毁目标。剩下的十人,则负责文职、档案、通讯以及后勤支持。在机动力量上,仓库获批拥有一艘经过内部加固和加装特殊通讯设备的三角纵帆巡逻船,代号“26”,用于执行沿海或近海的紧急响应任务。
情报是15号仓库的命脉。它与元老院麾下几个强力部门——国家警察、对外情报局、尤其是以对内监控著称的政保局——保持着定期但高度保密的情报交换渠道。同时,为了扩大监控网,15号仓库会在元老院重要的海外据点和贸易站长期派驻一名低调的观察员,他们的报告往往成为预警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正如政保局那无孔不入的监控让元老们私下忌惮,担忧其窥探自身秘密一样,15号仓库所掌握的那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东西”,也难免引起部分元老的猜疑:伍枫岳夫妇是否会把持着某些危险的“异常项目”,作为潜在的威胁或筹码?这种猜忌,如同仓库角落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彻底打消这种疑虑,也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失控风险(至少在元老们看来),伍枫岳在部门运作中确立了一条铁律,迥异于他旧时空的工作模式:所有成功收容的“异常物品”或实体,在完成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记录和分析后,必须被彻底销毁。没有长期收容研究,没有试图利用其特性,只有干净利落的物理毁灭。每一次收容行动后的清点,最终指向的都是焚化炉、粉碎机或深海抛掷点。这是15号仓库在元老院生存的代价,也是它对元老们疑虑的无声回应——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清除那些不该存在的东西,而非掌控它们。

5

主题

39

回帖

133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3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8

回帖

239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发表于 前天 0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的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5

回帖

1165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165
发表于 前天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不错,有点《异形庇护所》的味道了,不过装备的武器为啥浪费人力物力去定制转轮步枪这种一般元老都不认为靠谱的玩意儿呢,元老院手里又不是没有半自动和自动火器,虽然不多但是拨出三四十只SKS或者FAL来还是没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5

回帖

1063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063
发表于 前天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是要开新坑搞SCP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30

回帖

474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发表于 前天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子睿 于 2025-7-13 15:59 编辑

元老院发现异常的范围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比如红毛人所谓的神迹、舰队西太平洋巡航遇到的奇怪事件、东南亚雨林里的神秘生物、西南地区的巫术傩舞,还可以和之前的巫蛊大案联系起来。其实这个部门还可以和我之前那篇幽灵船联动一下,提一嘴里面的情节应该是没问题的。元老院收容应对异常的武器其实不用太超模,基本碳基生物旧时空带来的自动武器、轰炸和火炮就能解决。过于超模的可能就要借助某些神秘学仪式了。最好写成低武低魔的状态,不然不太好搞定数值设定。至于故事模式可以搞一个部门的串珠式,以一个新人的视角介绍不断发生并且参与的事情,过程中还可以联动工业口新技术新材料的投入啥的以及宗教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iter 于 2025-7-13 16:27 编辑
保鲜教育 发表于 2025-7-13 10:44
想法不错,有点《异形庇护所》的味道了,不过装备的武器为啥浪费人力物力去定制转轮步枪这种一般元老都不认 ...

但是主要是觉得,元老院要保持代差的话拨付半自动武器有点悬,所以考虑再三还是用转轮(主要是觉得小规模装配还是有戏的)
再者,15号仓库实际面对需要武力介入的也比较少(毕竟世界更多是正常,只不过在偶尔一些地方会有一些异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子睿 发表于 2025-7-13 15:50
元老院发现异常的范围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比如红毛人所谓的神迹、舰队西太平洋巡航遇到的奇怪事件、东南亚雨 ...

其实这一篇更多是临运3215的延伸(还是聚焦病毒的后续),而至于15号仓库的日常则是会有另外一篇提及(PS:还没写,不过里面涉及元素的会很多)
而且对于15号仓库的设定更多是会展现以工业社会的力量对抗超出常理的未知,因此15号仓库的火力设定基本就是元老院的火力设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j 发表于 2025-7-13 12:23
你这是要开新坑搞SCP啊

有点类似,但不多,这篇主要讲的还是15号仓库的后续对病毒的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30

回帖

474

积分

归化民干部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发表于 前天 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iter 发表于 2025-7-13 16:31
其实这一篇更多是临运3215的延伸(还是聚焦病毒的后续),而至于15号仓库的日常则是会有另外一篇提及(PS ...

设定时间估计要往后多沿一点吧,1632年左右元老院的民用技术估计还没有到有无线电通用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子睿 发表于 2025-7-13 16:54
设定时间估计要往后多沿一点吧,1632年左右元老院的民用技术估计还没有到有无线电通用的程度  ...

改一下,改成幸存的船员或许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83

回帖

801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801
发表于 前天 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iter 发表于 2025-7-13 17:12
改一下,改成幸存的船员或许好一些

你该不会要写异时空的海爬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登 发表于 2025-7-13 17:24
你该不会要写异时空的海爬吗?

这个海怪还是临高时空位面的生物,不会过于离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回帖

18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8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工作
清晨六点半,临高国民公寓区特有的、带着一丝咸腥和煤烟气息的空气尚未完全被喧嚣浸透。陈凡就醒了。他慢悠悠地在属于自己的单间公寓里踱步,准备着简单的早餐——一小碗白粥,加一点咸菜,有时还会煎一个鸡蛋。这间公寓是15号仓库给予的核心福利之一,在归化民群体中堪称凤毛麟角的存在。要知道,即便是买了房的归化民,沉重的十年期房贷也足以压弯脊梁,而陈凡,却是仓库直接全款补贴。这份优渥,加上他那令人捉摸不透的作息,自然成了左邻右舍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在邻居眼中,陈凡是个谜:有时能连续多日优哉游哉,睡到日上三竿,下午还能看到他拎着几件包装精美的、售价不菲的“澳洲糕点”回来(附近的孩子们尤其喜欢这位慷慨的叔叔,总能从他手里讨到一小块甜得令人眩晕的糖果);可有时又像人间蒸发,行色匆匆,一连数日不见踪影。更别提他那阔绰的出手——3.5澳元的基础月薪,加上林林总总的危险津贴、保密补贴,实际月入稳稳超过5澳元,足以让他轻松购买普通归化民望而却步的高价消费品。关于他的身份,邻居们猜测纷纭,从政保局的秘密探员到某个元老的小管家,但谁也说不清。
享用完早餐,陈凡整理好衣装,步履从容地汇入逐渐涌动的人流,走向城铁站。安全考量使得15号仓库的位置颇为偏僻,城铁是每日通勤的必需品。车厢在轨道上规律的摇晃声中,陈凡的思绪也随之飘荡。他回想起1630年,自己投奔“澳洲人”时的光景。一个屡试不第、痴迷于地方志怪与乡野民俗的落魄书生,在澳宋治下,除了识文断字,几乎毫无一技之长,只能在最基层的识字班里混口饭吃。命运的转折点在1632年悄然而至。一位穿着元老便服、气质沉静的人(后来才知道是伍枫岳元老)找到他,只问了一个问题:是否愿意加入一个部门,收入丰厚,代价是终身严守秘密,不得向任何人——包括未来的妻子儿女——透露工作分毫。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机遇和足以彻底改变生活的薪酬,孑然一身的陈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保密?在澳宋,哪个要害部门不需要保密?这几乎是常态。随后,他便踏入了那个外表破败、内部却秩序井然的15号仓库。在那里,他和其他招募来的员工,包括当时年仅14岁的伍思齐和13岁的伍语涵两位小元老(他们显然在父母指导下学得更多、更深),开始了密集而奇特的培训:基础的生物学、解剖学原理,情报分析技巧,侦查与反侦察要领,以及……他原本痴迷却从未系统钻研的民俗学。伍枫岳元老的讲授尤为特别,那些关于如何识别、处置异常现象,以及如何最大限度保全自身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甚至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真实感,仿佛他亲身经历过无数次。如今,陈凡的主要职责便是坐在仓库里,整理每周与其他强力部门(国家警察、对外情报局、政保局)交换来的海量情报,像淘金者一样,从浩如烟海的报告、卷宗中,筛选出那极其稀少、却可能指向“异常”的蛛丝马迹。
然而,15号仓库人手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当情报分析指向某个区域可能存在“问题”,而常规渠道又难以确认时,陈凡这样的文职人员也不得不经常“客串”外勤。他会以国家警察、调查员或其他部门的身份为掩护,深入那些被怀疑笼罩的角落。这使他得以窥见这个看似由蒸汽与钢铁构筑的“科学”新世界之下,潜藏着的、令人不安的另一面。记忆最深的,是某次在琼州腹地阴郁的深山老林里,追踪关于夜间诡异声响的报告。他和搭档在湿冷的雾气中跋涉数日,最终在一个彻底荒废、藤蔓缠绕的古旧戏台上,目睹了令人头皮发麻的一幕:几个残破褪色的木偶,在空无一人的戏台上,伴着无声的韵律,僵硬而诡异地舞动着……
城铁到站的汽笛声将陈凡从回忆中拉回。他随着人流走出车站,在站前广场一个约定的角落,几位同样穿着普通归化民服饰的男女已经聚在一起。彼此间熟稔地点点头,气氛轻松,甚至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丝毫看不出即将前往处理“异常”的紧张——或许,这也是一种职业素养。没有元老院的公交车会驶向他们真正的目的地。一辆结实但毫不起眼的货运马车“嘎吱”一声停在面前,这是15号仓库派来接他们的“公车”。陈凡和同事们利落地爬上车厢,马车随即启动,沿着一条愈发偏僻、尘土飞扬的道路,朝着那座在晨曦中更显孤寂与神秘的15号仓库驶去。车站的喧嚣被迅速抛在身后,通往仓库的最后一段路,漫长而沉默。
货运马车在15号仓库那扇不起眼的侧门前停下,扬起的灰尘尚未落定,陈凡和同事们已利落地跳下车,熟门熟路地开一道坚固的小门,步入内部那与外表截然不同的整洁通道。清冷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纸张和油墨的味道,是这里恒常的气息。几乎没有片刻喘息,一位路过的文员便告知:“陈哥,直接去小会议室,晨会。”
推开会议室的门,里面已有七八位同事,或低声交谈,或翻阅着刚拿到手的文件。主持会议的元老尚未到场,一如往常,是伍思齐和伍语涵两位年轻的元老在忙碌。十九岁的伍思齐,正将一叠油印的简报分发给陆续进来的同事。十八岁的伍语涵则踮着脚,在一块固定在墙上的大黑板上用粉笔清晰地书写着今日的议题要点,她的字迹娟秀有力,与略显稚气的脸庞形成微妙反差。两人配合默契,动作麻利,显然对这套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会议室里气氛平和,大家对这两位由仓库创始人亲手培养、外界几乎无人知晓的小元老也习以为常,甚至带着一种对“自己人”的亲近感。陈凡找了个位置坐下,接过伍思齐递来的简报,目光扫过上面罗列的几项例行工作。
当最后一位同事落座,伍语涵放下粉笔,轻声说:“我去请父亲。”她快步走出会议室。片刻之后,伍枫岳元老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合身的常服,步伐沉稳,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微微颔首,在主位坐下。会议正式开始。议程果然如同简报和黑板上所写,波澜不惊:安排人手将几套监测设备送去机械厂进行季度检修;协调巡逻船的维护保养排期;确认下周与政保局情报交换的具体对接人。都是些维持机构运转的常规杂务。伍枫岳的话语简洁清晰,偶尔询问细节,很快便将各项事务安排妥当。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今天晨会就到这里。”伍枫岳做了总结。众人纷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就在此时,他仿佛不经意般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不高,却让原本轻松的氛围凝滞了一瞬:“另外,关于日本那次事件……后续有任何新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线索,务必第一时间报给我。”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元老指的是什么——1637年冬,日本几个偏远村寨爆发的诡异“瘟疫”。染病者口吐鲜血,继而疯狂撕咬他人,如同地狱恶鬼,却又在表现出攻击性后的短短三四天内全部毙命,整场瘟疫如同被无形之手掐灭,随着最后一个村民的死亡彻底消失。15号仓库派驻当地的观察员传回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报告,却没有一张照片佐证。当仓库的应急工作队在一个月后秘密潜入事发地时,等待他们的只有一片彻底消失的空白——村庄、田地、甚至人类活动的痕迹,仿佛被整个从地图上抹去。当地官方的解释是“为彻底杜绝瘟疫而焚毁迁村”,这个说法逻辑上勉强说得通,却无法驱散笼罩在知情者心头那巨大的疑云。此事最终因缺乏任何实质证据和后续迹象而不了了之,但显然,它成了伍枫岳元老心头一根难以拔除的刺。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特别是任何类似‘群体性狂暴’或‘无法解释的村庄消失’的报告,无论来自哪个部门,哪个地区。”众人默默点头,无人应声。这桩悬案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早已平息,但元老显然仍在执着地等待水面下可能浮现的任何异动。
散会后,陈凡夹着文件,穿过几条安静明亮的走廊,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一个不大的单间,靠墙立着几个高大的档案柜,一张宽大的木制办公桌占据了主要空间,上面堆放着未处理的卷宗和分类用的文件夹。窗外透进来的光线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他拉过椅子坐下,长长舒了口气。看来今天是个难得的“清闲日”。他拿起桌上最上面一份卷宗,封面上盖着“对外情报局 - 163811- 华南地区商贸舆情汇总”的蓝色戳记。他熟练地翻开,开始进行枯燥却必要的档案分类工作。目光快速扫过一行行关于生丝价格波动、糖业走私动向、地方豪强与元老院代理人摩擦的文字信息。大脑如同精密的筛子,过滤掉大量常规的经济、社会情报,寻找着任何可能与“异常”沾边的字眼——离奇的传说、无法解释的群体癔症、不符合常理的失踪案、或者涉及特定禁忌物品的流言。时间在翻动纸页的沙沙声中流逝。窗外偶尔传来远处武装小队训练场上传来的模糊口令声。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一份又一份卷宗被审阅、归类、放入相应的档案柜格中。正如伍元老在晨会上所暗示的,关于日本,关于任何类似的可怖事件,今日的档案里,依旧是一片令人安心的空白。没有任何东西能触动他那根被训练出来的、专门识别“异常”的神经。
墙上的挂钟指针刚指向十一点半,陈凡的肚子便准时地咕噜了一声。上午的工作接近尾声,想到食堂公告板上特意用红粉笔圈出的“今日特供:土豆炖牛肉”,他精神一振,手下翻阅档案的速度也快了几分。桌上只剩下对外情报局送来的最后一盒卷宗,上面用醒目的标签标注着:“辽东地区 - 163811- 杂项简报(低优先级)”。这类档案通常充斥着边界摩擦、流民动向、小规模走私这类“鸡毛蒜皮”,是情报海洋里的浮沫,筛选起来最是枯燥,却也最不容易有“惊喜”。
陈凡熟练地解开档案盒的系绳,抽出里面薄薄的几份报告。目光快速扫过,大多是些早已见怪不怪的边地琐事。然而,其中一份来自鸭绿江口附近的情报摘要引起了他的注意。报告提到,数日前,一处对外宣称是小型渔村的“无人小岛”(标注显示其长期处于半荒废状态)发生了剧烈的黑火药爆炸。爆炸威力不小,火光和浓烟在海上都能清晰看见。情报来源是对外情报局安插在辽东的眼线,目击了爆炸现场。后续从查获的后金兵部内部流出的消息则解释称:该岛实为秘密硝田(用于收集土硝制造黑火药),此次事故系工人在硝田操作不当引发的意外爆炸。报告末尾还补充道,爆炸发生后,后金方面已派了一小队士兵进驻该岛,名义上是清理现场、防止类似事故,实则可能加强了对该岛的控制。
陈凡的手指在“秘密硝田”和“意外爆炸”的字眼上停顿了一下。后金在偏僻小岛私设硝田,这符合他们一贯偷偷摸摸扩充军备的做法。操作失误引发爆炸,听起来也合情合理,尤其是在缺乏严格安全规程的情况下。至于派兵进驻,更像是为了封锁消息和保住这点可怜的火药来源。逻辑链条似乎完整。他轻轻吁了口气,将这份报告归入“常规军事/经济活动 - 后金”的分类夹中。没有异常能量波动报告,没有离奇失踪或无法解释的现象,没有超出常理的人员伤亡描述(报告只字未提伤亡,更聚焦于爆炸事件本身)。在15号仓库的筛检标准下,这只是一起发生在敌占区的、略显敏感但完全能用常理解释的工业事故。他合上档案盒,将它推进“已处理”区域,心里想着热腾腾的土豆炖牛肉,起身锁好抽屉,快步走向食堂。
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轻微的交谈声。伙食水平在归化民单位中绝对算得上优渥,毕竟要安抚这些处理“特殊事务”的神经。陈凡端着盛满米饭、炖得酥烂的牛肉和清炒莴笋的餐盘,环顾四周,在靠窗的一张小桌旁坐下。刚扒拉两口饭,就听到斜对面传来清晰的讨论声。
“所以说,如果病原体攻击的是神经突触间的特定递质受体,导致信号传递异常放大,理论上确实能解释那种定向的、极端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伍思齐的声音,沉稳中带着思索。
“但难点在于,如何在短短三四天内造成如此广泛的神经系统破坏并导致衰竭死亡?而且还要具备那样强烈的传染性……”伍语涵紧接着回应,语速略快,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两人正对着摊开的一本厚重的病理学图谱和几页笔记,边吃边低声讨论着。显然,下午父亲伍枫岳的抽查内容让他们不敢怠慢。
陈凡一边咀嚼着软烂的土豆,一边看着这对年轻的元老兄妹。在仓库大部分员工眼中,伍思齐和伍语涵的关系是极好的。这几乎是废话,他们从小一起在父母身边长大,在旧时空就相依为命,穿越后又共同在这个充满未知危险的15号仓库里成长、学习,更兼有血脉相连的亲兄妹之情。两人之间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心领神会,是多年形影不离的自然沉淀。员工们对他们也相当熟悉和亲近。虽然身份尊贵,但两位小元老从小就在仓库里跑动,承担着分发文件、整理档案、甚至协助基础实验准备等日常工作,毫无架子。更让人心服口服的是他们展现出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无论是复杂的生物学理论,还是冷静分析现场报告的能力,都远超同龄人,甚至让许多老员工暗自佩服。这些都是长期在伍枫岳和阳璐两位元老身边耳濡目染、接受严格系统训练的结果。陈凡就曾和他们一起出过一次外勤,去调查一个废弃矿井的“鬼火”传闻。结果证明只是磷矿渗水和沼气混合的自然现象。那次任务虽然虚惊一场,但两位小元老在野外表现出的细致观察力和沉稳心态,给陈凡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看着两人此刻专注讨论学术问题的侧影,觉得他们更像是两个为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勤奋学生,而非身份特殊的元老。
陈凡收回目光,继续享用他迟来的午餐,食堂里碗筷的轻微碰撞声和伍家兄妹低低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在15号仓库内部才显得格外“日常”的画面。
土豆炖牛肉的咸香在口中弥漫,陈凡满足地又扒了一口饭。食堂里人声渐多,伍思齐和伍语涵关于神经递质受体的讨论也告一段落,两人正安静地吃着饭,偶尔低声交换一个观点。就在这日常的咀嚼声中,陈凡的思绪却像被一根无形的线扯了一下,猛地拽回到上午那份关于辽东小岛爆炸的报告上。
“硝田操作失误……”他咀嚼着这几个字,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这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此刻却像一块没炖烂的牛肉,卡在思维的咽喉处。他突然想起几周前归档的另一份对外情报局简报:一位名叫符桦的资深特工,潜入后金控制下的某处偏远矿场,调查关于后金秘密研制“颠覆性武器”的模糊情报,随后便人间蒸发。对外情报局后续的调查结论是“秘密武器”子虚乌有,符桦特工大概率死于矿场内部的安全事故。当时陈凡也只是将其归为情报工作中的风险,未作深想。
但此刻,这两个事件在脑海中并置——符桦失踪的矿场位置,似乎……距离那个发生爆炸的“无人小岛”并不算远?地图在陈凡脑中快速展开,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让他心头一跳。更关键的是,后金疆域广阔,有无数更隐蔽、更不易被澳宋海上力量窥探的地点设置秘密硝田,为何偏偏选在鸭绿江口附近这个理论上更容易暴露的位置?仅仅是为了靠近水源方便制硝?这解释似乎有些牵强,甚至……有点刻意?
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攫住了他。他三口两口扒完剩下的饭菜,几乎是用跑的冲回了档案室。刚才还觉得“已处理”的卷宗,此刻变得异常重要。他在标着“对外情报局 - 16393- 辽东”的档案柜前停下,凭着记忆快速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份关于符桦失踪的报告。他抽出文件,快步回到自己办公桌前,将两份报告并排摊开。手指在地名、日期、距离上反复比划、确认。没错,符桦失踪的矿场与爆炸小岛的直线距离,绝对在快速机动的覆盖范围内!后金官方对爆炸的解释——硝田事故——此刻再看,就像一层薄薄的、试图掩盖真相的纸。
一个更令人不安的联想猛地跳了出来:15号仓库最深层区域埋藏的那套终极设施——足以将整个仓库及其内部一切瞬间化为齑粉的高爆炸药系统。那是伍枫岳元老坚持建立的最后防线,只用于收容物(尤其是销毁阶段)彻底失控、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灾难时的最终手段。那个小岛上的剧烈爆炸……是否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为了彻底清除某个……失控的“东西”?这个念头太过异想天开,陈凡自己都觉得荒谬。后金哪来的“收容物”?他们连这个概念都没有!但符桦调查的“颠覆性秘密武器”、离奇失踪、加上位置可疑且解释牵强的剧烈爆炸……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指向的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工业事故或情报损失。
“下午的例会,必须提一下。”陈凡低声自语,将两份报告小心地叠在一起。即使这想法再荒谬,作为情报筛检员,他有责任汇报任何无法彻底排除“异常”可能的疑点。他拿着报告走出档案室,正巧在走廊拐角处遇到了用完餐准备回实验室的伍思齐和伍语涵。
“陈调查员?有事?”伍思齐注意到他手里拿着的文件和略显凝重的神色。
陈凡深吸一口气,简明扼要地说了自己的发现和那个关于“最终清除”的疯狂联想。“……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离谱,后金不可能有我们的概念。但符桦的失踪点太近了,爆炸解释又太刻意,位置也不合理。我总觉得……不对劲。下午例会我打算汇报这个疑点。”
伍思齐和伍语涵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认真起来。伍思齐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关键点,伍语涵则蹙着秀眉思考着。“位置确实蹊跷,”她轻声说,“而且,用爆炸来彻底清除……逻辑上并非完全不通。不过……”她顿了顿,像是随口闲聊般补充道,“那个小岛,孤悬海外,真要做什么秘密勾当,用来隔离什么东西倒是挺合适的,地方够偏,炸起来也方便,都不用担心殃及池鱼。说起来,都能在那建个小型传染病隔离医院了。”
“隔离医院?”伍思齐重复了一句,目光猛地从报告上抬起,看向妹妹。伍语涵似乎也被自己脱口而出的话点醒了什么,兄妹俩的眼神在空中瞬间交汇,碰撞出惊疑的火花。陈凡清晰地看到两人脸上轻松的表情消失了,代之以一种近乎凝固的严肃。
“隔离……”伍思齐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寒意,“爆炸清除……符桦查的‘颠覆性武器’……还有……”他看向陈凡,又看向妹妹,眼神锐利如刀,“一直追查的日本事件……那种瘟疫的特征……”
“——群体性狂暴攻击!快速死亡!”伍语涵紧接着低声接上“而且……黑尔!政保局上个月交换的情报碎片里提过,在日本瘟疫事件发生后不久,有未经证实的迹象显示,黑尔或其代理人曾在事件区域附近活动过!虽然很模糊,但……”
走廊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冻结了。伍语涵一句无心的“传染病医院”,如同投入迷雾中的一道闪电,瞬间将他们各自掌握的零散碎片——位置可疑的爆炸、资深特工的失踪、后金所谓的“秘密武器”、日本那场恐怖而离奇的瘟疫、以及那个阴魂不散的元老院死敌黑尔可能的踪迹——粗暴地、却又令人毛骨悚然地串联了起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30

回帖

1194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194
发表于 昨天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35

回帖

816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816
发表于 昨天 1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61

回帖

842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842

1637股灾纪念章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有点意思,强力资瓷!
不论年龄,种族与贵贱,坟墓是人们最盛大聚会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7-15 11:06 , Processed in 0.097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