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3

[AL创作]辽海孤烟

[复制链接]

44

主题

384

回帖

802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802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一章:南堂秘影**

崇祯十三年秋,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历经数年前髡贼(澳宋)的珠江口大败(1635年),朝廷虽惊惧于其船坚炮利,却也换来了表面上的“相安无事”。南堂在汤若望神父主持下,成为京师西学中心。堂内新收留的葡裔杂役**马塞洛**(Marcelo),年约二十许,手脚麻利,沉默寡言,负责打理药剂室和器皿。他十指纤细却布满不易察觉的细微灼痕,整理硝石、硫磺等物时,手法精准得异乎寻常。

钦天监监事**李天经**(徐光启门生)常来南堂向汤若望请教历算,亦是少数对“泰西奇器”着迷的官员。这日,他正与汤若望讨论一种测量器械,目光却被药剂室角落一支待修的燧发短铳(耶稣会士防身用)吸引。他拿起一枚替换用的**火帽**,好奇问道:“神父,此小小铜盂,竟能替代火石火镰?”

汤若望笑道:“此乃Percussion Cap,内藏秘药,一击即发,风雨无碍。然此物澳宋管控极严,教会亦难得稳定供给,时常短缺。” 他未留意到,一旁擦拭器皿的马塞洛,眼角余光飞快地扫过那枚火帽,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专注。

数日后,李天经的心腹**王徵**(中书舍人)在清理一批“髡贼杂物”(实为缴获或流入的澳宋次品)时,发现一支枪机损坏但火帽完好的“南洋式步枪”残件。他秘密携至南堂,希望能借汤若望的工具修复。汤若望摇头表示无能为力。王徵无奈,随手将那枚完好的火帽取下研究,不慎遗落在药剂室角落。

深夜,马塞洛独自在药剂室。昏黄油灯下,他捡起那枚被遗忘的火帽,用小刀极其熟练地将其撬开,刮下内里微量灰色药剂于瓷碟中。他加入几滴自配的溶剂,药剂溶解,他蘸取一点滴在铜片上,用铁钳轻夹灼烧。

“嗤——啪!”一声微弱却清晰的爆响!

马塞洛眼中燃起狂热,低语着晦涩的拉丁词汇:“Fulminatum Hydrargyrum... 纯度尚可,但配方粗陋……” 他将残渣小心包好藏入怀中。这一切,无人知晓。

---

### **第二章:意外之才**

李天经对修复南洋铳已不抱希望,转而专注于更现实的方案:**利用南堂的关系,获取更多燧发枪机,尝试改造明军现有的精良火绳枪——鲁密铳,使其更可靠。** 他请求汤若望提供一些替换零件和指导。

汤若望派马塞洛协助。在钦天监下属的简陋工坊内,马塞洛展现出惊人的机械天赋。他不仅快速修复了损坏的燧发枪机,更针对鲁密铳的结构,提出了几处改进建议:**优化燧石夹持角度、增强主弹簧力度、简化药池盖联动机构**,使击发成功率显著提高。

李天经与王徵大喜过望,视马塞洛为难得的人才。“马塞洛,你于此道天赋异禀!可愿留下专司此事?本官必厚待于你。”李天经许诺。

马塞洛垂首,用生硬的官话回道:“谢大人。小的……只会摆弄这些铁器。” 他接受了,但依旧沉默寡言,只在无人时,才会对着那些燧发机构件和偶尔得到的废弃火帽残片,陷入长久的沉思。

一日,工坊在测试新改装的燧发鲁密铳时,突降大雨。雨水渗入药池,燧石打火屡屡失败。王徵气恼道:“若能有那‘自发火’之帽,何惧风雨!”

马塞洛在一旁擦拭工具,闻言动作微滞,低声道:“小的……在澳门时,见过神父们用一种‘魔鬼之粉’(Fulminating Powder)点圣火,遇击即燃,不惧水汽……但此物太险,神父严禁触碰,方子也失传了。”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天经与王徵心中巨震,却不敢追问,生怕惊走这线希望。

---

### **第三章:雷火幽生**

李天经不动声色地为马塞洛提供了单独的、守卫森严的工作间,并“恰好”在材料清单中“疏忽”地加入了纯银片、浓硝酸(以“清洗精密零件”名义通过教会渠道购得)、水银和高度酒精。他没有任何指令,只是静观其变。

马塞洛心照不宣。在绝对隔绝的环境下,那个年轻杂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专注、动作精准如机械的“炼金术士”。他用教会药剂室的技巧处理硝酸与银片,在低温下极其谨慎地合成雷酸银结晶。每一次操作都伴随着死亡的风险,他却乐在其中。再将汞置于特制小铜釜中缓缓加热,让蒸气通入雷酸银酒精溶液……整个过程漫长而危险。

数周后,马塞洛将一小瓶灰白色、潮湿的粉末和十几枚粗糙冲压的铜帽交给王徵:“大人要的‘防潮引火药’,填少许入此帽,置于燧发枪药池内,或可……助燃。” 他绝口不提“火帽”和击发机构。

王徵强压激动,立刻取一支**改造好的燧发鲁密铳**,去除燧石与药池盖,**在裸露的药池中央放置一枚填了微量灰粉的铜帽**,然后装填火药弹丸。他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沉重的击锤狠狠砸在铜帽上!
“砰——!”一声远比燧发枪更响亮、更干脆的爆鸣响起!枪口喷出烈焰!

成功了!但这是一种**极度危险且原始的“药池火帽”**,远非澳宋成熟的击发枪机火帽!

李天经闻讯赶来,看着那变形的铜帽和仍在冒烟的枪管,又看向马塞洛平静无波的脸,沉声道:“此物……可能量产?用于军阵?”

马塞洛摇头:“险。十次合成,或炸两次。一日……最多得此粉堪用一二十份。帽亦需手制。” 代价高昂,产量微乎其微。

---

### **第四章:辽东星火**

崇祯十四年(1641年),关外告急!洪承畴率大军出关救援锦州,与清军对峙松山。京师震动,兵力捉襟见肘。

在此背景下,李天经在徐光启竭力斡旋下,将一支约**五百人**、装备了**“特制防潮引火铳”(即改造燧发鲁密铳+危险药池火帽)**的部队,塞入了驰援辽东的序列。这支部队被低调地称为“**神枢快铳队**”,核心是几十名经严格训练、胆大心细的老兵,他们知道那小小铜帽的危险,使用极其谨慎。

临行前,李天经将马塞洛连同他的简易“工坊”也秘密编入队伍。“汝之技艺,关乎此战胜败,更关乎国运!”李天经语重心长,亦是警告。马塞洛默默收拾他那些要命的瓶罐,眼中却闪过一丝对战场“试验场”的渴望。

---

### **第五章:冷凝云的目光**

北京站,“瑞昌祥”颜料铺。**冷凝云**看着近期汇总的情报:

*   “钦天监李天经近月频繁出入南堂,与其葡裔杂役马塞洛过从甚密。”
*   “兵仗局秘密拨付精铜两百斤、水银五十斤、‘强水’(硝酸)十瓶至钦天监名下。”
*   “钦天监西偏院守卫森严,月内有两次不明闷响及烟雾,疑小型爆燃。”
*   **“李天经部精选铳手五百,携大量特制铜质小盂及不明药剂,随援辽大军出京。杂役马塞洛同行。”**
*   **“情报交叉比对:马塞洛,澳门教会收留之孤儿,背景模糊。精于器械,尤善处理危险药剂。疑为黑尔技术网络之末端渗透者(待查证)。”**

冷凝云提笔签注:
*   **“目标:辽东战场。新式火器疑似采用不稳定火帽技术(雷酸汞?),产量极低,工艺高危,实战效能存疑。”**
*   **“核心匠师马塞洛随军,风险极高(自爆或战场暴露)。”**
*   **“建议:**
    *   **1. 通报辽东特侦队,密切关注该部动向及战场表现,收集废火帽样本。**
    *   **2. 无需干预。其技术路线危险低效,于战局无实质影响,反可能自损士气。**
    *   **3. 持续追踪马塞洛,视其战场存活与否决定后续接触或清除。”**

报告加密,经保定-济南线发往临高。

---

### **尾声:郭逸的漠然与辽东风雪**

临高,对外情报局(BID)。**郭逸**翻阅着冷凝云的报告,目光在“辽东战场”、“不稳定火帽”、“产量极低”、“自爆风险”等词上稍作停留,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他将报告递给**午木**:“李天经、徐光启,还有那个小修士……把棺材本和身家性命都押到辽东这个火坑里了。”

午木快速浏览:“用这种半吊子的药池火帽?还只有五百人?洪亨九(洪承畴)十几万大军都填不满的坑,这点火星子顶什么用?我看那马塞洛,能活着看到清军骑兵就算命大。”

“正是。”郭逸淡淡地说,“让他们去。让他们在辽东的冰天雪地里,用那点随时可能把自己手指炸飞的‘火帽’,去对抗满洲的铁骑。洪承畴败局已定(注:历史事件松锦大战),多这五百人,不过是给黄台吉(皇太极)的战功簿上多添一笔。我们何必费力气去掐灭这点注定要熄灭的星火?”

他走到巨幅东亚地图前,手指划过辽东,最后重重落在海南岛。“我们的目光,在更南方。珠江口的教训(指1635年明军惨败),足够明朝‘安分’些年了。让他们在北方和满洲人互相消耗吧。明朝流的每一滴血,满洲人费的每一分力,都是在为我们最终北上扫清障碍、节省力气。”

郭逸对秘书下令:“回复冷凝云:**‘已知悉。辽东方向,保持观察记录即可,不做任何主动干预。重点:记录其火帽战场失效及自爆案例,评估对明军士气打击效果。马塞洛生死,战后报备。’”**

窗外,临高的阳光明媚。而遥远的辽东,寒风卷着雪花,扑向那支带着危险火种、奔赴注定结局的“神枢快铳队”。马塞洛蜷缩在运送原料的马车里,抱着他那些致命的瓶罐,听着车外北风的呼号,眼神在恐惧与一种病态的兴奋中闪烁。他们的命运,早已被南方的执棋者冷漠地标注为——“无关紧要的损耗”。
好的,深刻理解您的意图。已进行深度修订:强化明朝中枢对新式火铳的重视;描绘辽东战场初期的战术亮点;揭示马塞洛(黑尔弟子)的真实使命是技术扩散至清廷;保持澳宋的战略冷漠与大局观。续写战场情节如下:

**同人标题:** **《辽海孤焰》** (续写战场篇)

---

### **第六章:松山铳鸣**

崇祯十四年深秋,辽西走廊,松山堡外围。寒风卷着砂砾,抽打在“神枢快铳队”士卒的脸上。他们伏在预设的矮墙后,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五百人,在洪承畴十三万大军中如沧海一粟,却承载着徐光启、李天经乃至崇祯皇帝隐秘的期望——这五百支“特制快铳”,是倾尽资源打造的“奇兵”。

远处烟尘腾起,一队约两百人的满洲正白旗马甲呼啸而来,例行巡哨劫掠,骄横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瞧见了这处小阵地,但明军的龟缩已是常态,他们只当是又一群待宰的羔羊。

“稳住!听我号令!”快铳队把总低声嘶吼,手心全是汗。士兵们紧张地检查着铳机,尤其那枚置于药池中、覆着薄蜡的铜帽。他们深知,这小小的玩意儿,既可能杀敌,也可能在下一刻炸飞自己的手。

清军进入百步!
八十步!
“第一排——放!”把总令旗挥下!

“砰!砰!砰!” 五十支快铳爆发出远比鸟铳齐射更清脆、更集中的轰鸣!浓密的硝烟瞬间腾起!冲在最前的十余骑清军如遭重锤,人仰马翻!战马嘶鸣着栽倒!

清军冲击为之一滞!带队牛录额真惊怒交加:“明狗的火铳怎地如此快利?!” 不待他重整队形,“第二排——放!” 第二波齐射又至!铅子如雨点般泼来,又扫倒数骑!

“第三排!放!” 第三波齐射接踵而至!清军前锋彻底崩溃,残余者拨马便逃,留下二十余具尸体和哀嚎的伤兵。

快铳队阵地爆发出压抑的欢呼!李天经在后方望楼上看得真切,激动得浑身颤抖!成了!这“药池火帽”配燧发快铳,在精准指挥下,竟真能在野战中硬撼满洲铁骑!

然而,欢呼很快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   **射速瓶颈:** 三排轮射后,装填速度因复杂的装药、压弹、**尤其要极其小心地重新放置那要命的火帽**,而大幅减慢。
*   **哑火惊魂:** 几支铳在装填后击发时,只传来沉闷的“噗”声或干脆毫无反应——火帽未爆!士兵惊骇地检查药池,冷汗直流,生怕下一秒便自爆。
*   **清军反扑:** 大队清军步甲在弓箭掩护下压上,箭矢如飞蝗般落下。快铳队只能仓促还击,火力密度骤降,伤亡开始出现。

这场小胜,**振奋了局部士气,却未能撼动松山被围困的大局**。洪承畴主力依然被皇太极死死钉住,动弹不得。

---

### **第七章:马塞洛的使命**

夜,快铳队简陋营帐。李天经召见马塞洛,盛赞其功,更急切询问:“能否速制更多‘引火药’与帽?”

马塞洛垂首,用生硬的官话回道:“大人,原料……不足。硝水(硝酸)告罄,水银亦将尽。此地严寒,合成更易……失手。” 他眼中毫无波澜,仿佛白天的胜利与他无关。

李天经心中焦灼,却也无奈,只得催促后方速送原料,同时严令节约使用这要命的火帽。

待李天经离去,马塞洛回到他那辆特制的、宛如移动火药桶的辎重马车。油灯下,他摊开一张极薄的羊皮纸,用炭笔快速书写着晦涩的拉丁文和化学符号。这不是给李天经的配方,而是**记录着今日实战中火帽的哑火率、不同温度下的表现、以及简易雷汞作坊在野战条件下的搭建要点**。

羊皮纸卷好,塞入一个特制的小铜管。他撩开厚重车帘一角,望着漆黑如墨的辽东旷野和远处清军营地的点点篝火,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愚蠢的明人……你们只是载体。”他无声低语,“真正的火焰,要在更坚韧、更野蛮的炉膛中燃烧。只有他们……才有可能真正牵制住元老院那钢铁的洪流。师尊(黑尔)的智慧,岂是尔等能懂?” 他抚摸着怀中一枚用油纸仔细包裹的、**结构更为精巧的击发式火帽样品和一张微型火帽冲压机构草图**——这才是他此行真正要“交付”的“货物”。他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意外”的契机,将这些火种,“送”到满洲人的手中。

---

### **第八章:溃散与火种**

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春,松山大战的终局降临。明军粮道被断,军心崩溃,洪承畴兵败被俘,十三万大军土崩瓦解。

在最后绝望的突围混战中,“神枢快铳队”被汹涌的溃兵冲散。李天经在亲兵护卫下拼死杀出,王徵不知所踪。混乱中,快铳队的辎重马车被一股溃兵裹挟着冲向清军包围圈。

马塞洛非但没有逃离,反而主动留下。当清军骑兵如狼似虎般扑向这辆看似满载“财货”的马车时,他引爆了预先设置好的、**仅能摧毁大部分合成器具和显眼原料**的小型雷酸银装置!

“轰!” 一声闷响,火光和浓烟吞没了马车前部!扑上来的清军被气浪掀翻!马塞洛也被震倒在地,满脸血污,看似重伤垂死,怀中却紧紧护着那个铜管和油纸包。

混乱中,一名清军拔什库(低级军官)发现了这个“懂火器的洋和尚”和他怀中紧握的东西。他粗暴地扯开马塞洛的手,夺过铜管和油纸包,又看到散落在地的几枚未爆铜帽和扭曲的鲁密铳。

“带回去!献给主子!”拔什库吼道。几个清兵如拖死狗般将奄奄一息的马塞洛拖走。那铜管中的“技术日志”和油纸包里的样品图纸,成为了他献给新主人的“投名状”。

---### **第九章:冷凝云的棋局与沈阳暗流**

北京站,冷凝云收到了辽东特侦队发回的混乱战报:
*   “松山溃败,洪承畴被俘。明军‘神枢快铳队’溃散,疑似全军覆没。”
*   “其辎重车曾发生爆燃,疑为自毁。目击称一洋人(疑马塞洛)重伤被清军俘获。”
*   “战场拾获明军遗弃之特制铜帽若干(已封装送回)。其铳结构确为燧发改造加装药池火帽,工艺粗糙。”

冷凝云提笔签注:
*   **“目标新式火器部队已丧失作战能力,技术载体(马塞洛)被清军俘获。”**
*   **“研判:其原始火帽技术(雷酸汞药池)实战效能低下,后勤脆弱,于战役无实质影响。技术扩散至清廷风险存在,但清廷工业基础远逊明朝,仿制难度更高,短期不足为虑。”**
*   **“建议:对马塞洛及技术扩散保持低优先级监控,重点仍置于南方战略方向。已获样品交科技部归档分析。”**

报告加密发出。在冷凝云和郭逸眼中,辽东的这点技术涟漪,不过是宏大棋局边缘一丝微不足道的杂音。




---

**尾声:黑炉新焰**

盛京(沈阳),汗王宫偏殿。摇曳的牛油烛光下,多尔衮饶有兴致地听着拔什库的汇报,手中把玩着那枚精巧的击发火帽样品和图纸。通译(原明降官)艰难地翻译着马塞洛在严刑拷问下吐露的只言片语:“……雷神之吻……水银……强水……钢铁机器……”

“火帽?机器?”多尔衮眼中闪烁着鹰隼般的光芒。他不在乎马塞洛是谁,更不在乎明廷的挣扎。他只在乎这东西能否让他的巴牙喇(精锐护军)射得更快、更准、更无惧风雨!能否让八旗的铁骑如虎添翼!

“给他治伤,单独关押,严加看守。”多尔衮下令,“再找最好的汉人铁匠、懂炼丹的萨满过来!本王倒要看看,这‘雷神之吻’,能不能为我大清所用!”

数日后,沈阳城西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内,炉火重新燃起。在皮鞭和刀斧的威逼下,汉人匠户和惊恐的萨满,对照着模糊的图纸和残破的样品,在重伤未愈却眼神狂热的马塞洛的“指导”下,开始了充满血腥与爆炸的蹒跚仿制之路。

遥远的临高,科技部某仓库角落里,几枚来自辽东战场的粗糙铜帽被贴上标签“明廷末期仿澳宋劣质火帽样品 - 辽东战场遗存 - 技术价值:低”,归档封存。无人知晓,在辽东的寒风中,一颗由黑尔点燃、经明廷之手意外传递、最终落入清廷熔炉的危险火种,正在艰难地孕育着。它或许微弱,或许扭曲,却注定将在未来的历史中,投下一道充满变数的阴影。

        

0

主题

605

回帖

1165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16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尔的历史看来学的也是半吊子,以为给野猪皮一点科技加成就真能对付相对体系完备的髡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84

回帖

802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802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鲜教育 发表于 2025-7-8 19:49
黑尔的历史看来学的也是半吊子,以为给野猪皮一点科技加成就真能对付相对体系完备的髡贼了 ...

他就是想办法能拖就拖,能在大陆上能给元老院制造比较大的麻烦就是野猪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18

回帖

1748

积分

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1748

1637股灾纪念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新篇,挺好的一个思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7-15 17:47 , Processed in 0.0837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